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住在河南伏牛山区深处的小学教师,其事迹被鲁迅写成碑文,其名字被毛泽东提及,其子则成为中国文坛著名的翻译家,他成就了一段中国文化的隽永佳话——在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编》中,有一篇《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此前,鲁迅还曾为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写过一篇碑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据说这是鲁迅一生写下的唯一碑文。从1934年至1936年,鲁迅接连为河南卢氏的曹氏父子写下两篇锦绣文章,这是为何?料峭春寒二月天,笔者来到豫西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的曹氏父子故居。现今,曹植甫先生的孙子曹长龄一家就住在里边…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三年四月,周木斋在《涛声》第二卷第十四期上,发表《第四种人》一文,对鲁迅先生以“何家干”笔名发表的《文人无文》提出自己的看法,鲁迅先生予以答复,还就木斋说的“听说‘何家干’就是鲁迅先生的笔名”,指出“这回是王平陵先生告发于前,周木斋先生揭露于后”①,以说明当时文坛的风气。显然,这里不是将人——王平陵和周木斋并论,而是将事——两个人都说“何家干”就是鲁迅的化名这件事并论。在我看来,这一点很有区别,不应该随随便便地拉扯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逝世一个月以后,《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译文》月刊,全出版了。这三个刊物不独是鲁迅先生生前所支持的,而且在本期全刊有鲁迅先生逝世时的各种照片和纪念文章。我把这三份刊物带到了万国公墓鲁迅先生坟前当场焚化了。尽管我这种感情是浅薄的‘、幼稚的,甚而至于“迷信”的,……但由于自己被当时悲痛的心情所激荡,竟是“明知故犯”地这样做了。在今天看起来,我认为也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g想不到当时竟被张春桥一伙中的什么人看见了,作为“材料”,接着就在他们所办的小报上刊载了一篇文…  相似文献   

4.
在整理萧老遗稿的过程中,一篇《“祖国之恋”放歌》是他写好后未曾示人的原作。看着那最普通、粗糙并有些泛黄的七页白纸上熟悉的笔迹,和铿锵作响的真情诗句,一股热流,在我的胸中涌动。  说到萧军,凡年纪稍长些的人,不知道他“大名”的大概不多。在中国的“文坛”,他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了——他是鲁迅先生的学生,鲁迅器重他,光给他写的信就有五十几封;还亲自为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作“序”,适时地将这部“于‘心的征服’有碍”的小说介绍到国际;鲁迅先生以《三月的租界》为题的一篇檄文,痛斥了“狄克”之流对这部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读到《同舟共进》2008年第12期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金春明先生的《一点补充和思考——读〈毛泽东江青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一篇是郭汾阳先生的《也谈“约法三章”及其他》,非常高兴。这两篇文章都是由我发表在2008年第8期《同舟共进》上那篇关干“约法三章”的文章引起的,我有一种“抛砖引玉”的兴奋——这不是客套话,确确实实是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宣传全盘西化,所以主张根本不读中国书,要读外国书。”这种观点是否符合鲁迅本人的实际情况,很有澄清的必要。 鲁迅关于“不读中国书”的主张出自他所写的《青年必读书》一文。该文是应北京《京报副刊》之约,对该刊“征求青年必读书十部”专栏的一篇复文。鲁迅在“青年必读书”栏内故意未  相似文献   

7.
新胡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小型街道叫做胡同,有东西走向的,也有南北走向的。上海的小型街道称作里弄,方向就不好说了,什么方向都有,甚至弧形的也有。天津呢,仿佛居其中———老城区和北京差不多,至于后来在外围新建的,就有点像上海的里弄了。胡同和里弄的最大不同还不在方向上。关于这,北京专门出了一本《北京的胡同》的书,其中介绍了各式各样胡同的由来,很受读者欢迎。汪曾祺先生也写过一篇题为《胡同文化》的文章,讲述了胡同内部的“小生产”和“自给自足”的原则。前不久,浙江电视台记者来北京访问了我,要我说说对胡同的感觉。我脑子一“机灵”,忽然想到前…  相似文献   

8.
良心几块钱一斤□牟丕志笔者的一位邻居靠坑蒙拐骗起家,成了大款,生活得很滋润。有人半真半假同他开玩笑:你这样不讲良心发财,于心何忍。他却回答得很干脆:“良心几块钱一斤”。记得在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中,有“公德几块钱一斤”一语,那是鲁迅讽谏一些人不讲社会公...  相似文献   

9.
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阐明了“怎样正确对待外国文化”这一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的否定决不是简单地拋弃,而是在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表现在“对待外国文化”上,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盲目排外。在《拿来主义》第八段中,鲁迅先生用“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作比,巧妙地批判了对待外国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放一把火烧光,”这是否定一切,“欣欣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这是肯定一  相似文献   

10.
数读天下     
《小康》2016,(24)
正4.4亿今日头条日前联合鲁迅文化基金会推出了"据"说鲁迅——2016鲁迅文学大数据解读报告。该报告显示,尽管过去了80年,鲁迅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0月1日这一年中,今日头条上与鲁迅相关的文章有6万多篇,阅读量高达4.4亿,相当于全国30%的人都曾阅读过1次。88%据UBS最近的一项研究和Glassdoor数据显示,尽管裁员数千人并且有争议的决定影响了微软的一些顶级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鲁迅一生反对思想禁锢和阅读强迫,但他死后却被竖立成一个“牌坊”。这是鲁迅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无奈。还原鲁迅不仅要把“神”还原为人,还要正视后人的争论:“鲁迅是黑暗的吗?鲁迅是否已经过时?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其实音迅从没要求不朽,相反,他盼望速朽。但显然,我们的世界依然存在先生所愤恨的“瞒”和“骗”。——题记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即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三月号的《同舟共进》杂志“新观察”栏目刊登了沈存步先生的文章——《从鲁迅学历说到干部学历》,阅后感慨良多,忍不住摸笔冥思,自取续貂之讥。沈文是续一月号有关鲁迅学历  相似文献   

13.
唐弢同志在《思想战线》1981年第4期上发表的《鲁迅和周木斋——四十多年前文坛上的一桩公案》,公正地评价了周木斋以及他和鲁迅的关系,批评了那种硬把周木斋打成“反动文人”的不符事实的臆造,读罢令人有舒一口气的快感。诚然,鲁迅与周木斋之间有过笔墨交锋,鲁迅对他有过批评,这是事实。而且,周木斋文中的一些观点,特别是挖苦鲁迅“不失为中国金钢钻招牌的文人”的说法,也是不对的。但是,鲁迅和周木斋本人在生前怎么会预料到,就因为这么一点“笔墨官司”,竟会使一个进步的贫困一生的知识分子成了一个“反动文人”的呢? 这样随随便便可以断人以莫大罪名而不  相似文献   

14.
鲁迅,曾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然近年来,鲁迅作为一个偶像,引发了学术、文化界诸多争鸣。如今,围绕绍兴市准备拆除“鲁迅纪念馆”,也许又将爆发一场争论。本期编发的文章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已超越了这一事件的本身意义,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周保巍华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在家门口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群小学生叼着烟卷,聚在一起闲聊,他们吸烟的神态都很自然,让人一看便知个个是“老”烟民,这种“烟民”低龄化现象实在令人忧虑。吸烟危害健康,这一事实,几乎被所有的人所承认,但为什么会出现青少年吸烟现象呢?据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总觉得很多成年人都吸烟,身体照样健康;二是很多青少年认为吸烟有“派”,具有男子汉风度;三是“小烟民”慷慨赠烟,总抽“伸手牌”不免寒碜,于是自己也买烟,赠给别人,一来二去,烟瘾渐深,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烟民”。青少年吸烟,不仅…  相似文献   

16.
以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而蜚声海内外的襄樊,是一座具有280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她的历史与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相映成辉,为了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展示三国的魅力.今年七月,襄樊市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上三国”网站。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最精彩、最动人心魄的时代之一。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学的材料。”因此,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演义》,从话本戏曲到传说故事,人们对它说不尽,道不够。有关三国的历史遗迹、遗址、纪念性建筑物…  相似文献   

17.
现在“拥胡抑鲁”很热闹,于是就想,不仅要读鲁迅,读胡适,还应多读点80年来对鲁迅的各种批评,即指出鲁迅的优缺点,评论他的好坏。近日读的是曾聚仁先生的《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选自曹聚仁《鲁迅评传》)。尽管鲁迅先生在世时与曾多有书信往来(1981年版《鲁迅全集》有致曹聚仁的信22封),关系显得较亲近,可据我看来,曹先生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25日和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45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文化伟人,特发表张国光同志这篇文章,文中提出鲁迅对孔子一褒一贬的观点,对于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毛泽东酷爱哲学,对哲学有过精深的研究,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然而,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有过极为密切的关系,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却鲜为人提及。我们说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湖湘文化关系密切,理由如次。首先,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从古代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栻,到近代湖湘文化的继承者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整个湖南乃至全国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能不波及列酷爱哲学的青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正>地处"吴根越角"的苏州市吴江区,文化基因无疑为"吴风越韵"。无山,是吴江的缺憾;多水,则是吴江的优势。吴江文化的浓墨重彩当在做好一篇风生水起的"水文章"。这水是贯通古今的,这文章是融为一体的。地缘上,有东太湖;历史上,有大运河;文化渊源上,有吴淞江。吴江这方"水土"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泽国、鱼米之乡。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集居吴江,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吴江始终得天独厚,一脉相承,得太湖、长江氤氲滋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