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七月七———节日风俗钩沉之八□辛夷“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天河隔,喜鹊架桥梯。”农历七月七称“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少女节”、“女节”,是我国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起源于汉代,魏晋南北朝以后,民间广泛流传。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  相似文献   

2.
李德生 《协商论坛》2007,(10):54-54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各国对于国庆节的庆贺方式,由于传统和习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各国国庆节的名称有所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目”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傣家关门节     
7月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关门节。关门节,傣语叫“毫瓦萨”,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12月26日,加拿大人称之为“打包日”,也有人叫“盒子节” 为答谢顾客,推销剩余商品 最热闹的地方是电脑商店、电器商店、家具商店,其次是书店、音响用品商店 华人较多的大城市,商场老板为争取更多的华裔顾客,用毛笔写出“圣诞快乐,新年发财”  相似文献   

5.
苏轼冰 《今日民族》2008,(10):26-29
在外界,[石咢]嘉除了以山水奇秀著称于世外,名声更大的还是“七月十五节”。 [石咢]嘉地处楚雄州双柏县,每年传统的“七月十五节”在当地又叫做“七月十五街”,有人还叫“祭祖节”、“中元节”,近几年外界又称为“哀牢山情人节”、“东方情人节”等,还有专家学者建议叫“母亲节”,说这是一种母性图腾、一种母性崇拜。此外,外界私下还有一些十分不雅的叫法,但都为当地群众所不齿。  相似文献   

6.
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人的“情人节”。时下中国人特别“崇洋”,把外国人的节日拿来当作自己的节日,这叫时尚。于是乎民族文化的捍卫者疾呼:其实,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中国不是也有个表达爱情的节日吗:它是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又称叫“七夕节”。可是,时尚无情,作为社会主流的年轻人偏偏不把牛郎织女当回事。临近“情人节”或到了“情人节”,马路上也好,商场里也好,写字楼中也好,到处可见年轻人“躁动不安”的身影。向心仪的女孩献上一束玫瑰、一盒巧克力或一瓶香水,成了追逐爱情的男孩们的“必修课”。那些“狡黠”的商人们,也抓住机遇试图大发“爱情财”:春节还未过去时,就蠢蠢欲动地炒作起“情人节”题材了。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人的“情人节”。时下中国人特别“崇洋”,把外国人的节日拿来当作自己的节日.这叫时尚。于是乎民族文化的捍卫者疾呼:其实,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中国不是也有个表达爱情的节日吗:它是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又称“七夕节”。可是,时尚无情。作为社会主流的年轻人偏偏不把牛郎织女当回事。临近“情人节”或到了“情人节”,马路上也好,商场里也好,写字楼中也好,到处可见年轻人“躁动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西山的彝族同胞,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咪枯骷”祭祀活动。“咪枯骷”是彝语,意为“叫地脉魂”,因为整个活动不准女性参加,今人给它取了个时尚的名称——“男人节”。如今,“咪枯骷”活动保留最完整的地方要数弥渡县石甲彝族村委会的石佛哨村。  相似文献   

9.
玛格乐节“玛格乐”系克木人语言,意思为“丰收”,“玛格乐”节即丰收节,是克木人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每年公历十二月至第二年一月举行节日活动,各村活动时间前后不一。克木人认为,人、动物、植物、生产工具等世间万物都有灵魂。到年底的时候,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收回归仓,为了纪念祖先,不让祖先和故人的亡灵回到村寨伤害人类;同时,为了把稻谷、玉米、蔬菜等的灵魂和镰刀、锄头等生产工具和田地的灵魂叫回来,期待来年生产获得丰收。所以克木人普遍地举办“玛格乐”节节庆活动。每到“玛格乐”节到来,克木人身着节日…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但是在世界各地,除了“三八” 以外,还有许多专属女性的节日,而且几乎是每个月都有。 掌权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妇女掌 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 算,男人统统“闭幕”。 求爱日 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英国旧俗中的“妇女 求爱日”。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 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 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 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少女节 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  相似文献   

11.
阿噜汉子的米酒,会醉人。阿噜姑娘的狂欢,更迷人。早就听说在云南省金平县老集寨乡彝族支系———阿噜人保留着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叫“阿卑节”,汉语意为“姑娘节”。当我第一次走进阿噜山寨,置身“阿卑”狂欢夜,品尝阿噜人醇香的米酒和“阿卑茶”时,便被这里的神秘深深吸引。相传很久以前,阿噜山寨的人们为了躲避灾难而分居各地,男人们纷纷外出,只有女人们在家劳作,为感谢女人载歌载舞,共庆阿卑节们一年四季的辛劳和无私奉献,老人们便选择了春节后的第一个“牛日”,来奖励她们,让她们尽享欢乐,从此,这一个属牛日便被定作阿噜人独特的“阿卑…  相似文献   

12.
知识纵横     
清明节史话请问节是大门民间的共此节间,义是在石工专。?九之一。耐用节,也叫“不会节”、“江车节”,且今已改共】两千多年。迫在来么时代,大间疾的人民此用生表到量间形的方法,文出来分、夏五、积分和冬亚。个?气,到了公元百二百年的计长时代,人确立了二十0个...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节日     
《传承》2006,(3)
除了国际妇女节以外,其它国家还有许多专属女性的节日,而且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掌权日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特别“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幕”。求爱日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英国旧俗中的“妇女求爱日”。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少女节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日本人认为,这时正值红桃报春,…  相似文献   

14.
近日阅读《北京青年报》,看到一篇一位警察的妻子写的文章,题目叫《非警不嫁》。文中写道:“一直都盼望着能为警察设立个‘警察节’”。由于“盼望”心切,这位妻子把“警察开放日”都看成了“我们所期待的警察的节日”。笔者由此联想到今年8月参加澳门“司法警察日”庆祝活动时的所见所闻。“司法警察日”是澳门司法警察(类似于内地的刑事警察)一年一度的节日。澳门“司法警察日”的庆祝活动隆重热烈,安排了全体司法警察欢聚一堂的庆祝晚宴和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举行了为司法警察界“功臣”授予证书的隆重仪式,并举办了有内地及港…  相似文献   

15.
“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于11月7日至8日举行。中央电视台戏苑百家“唱响嵊州”中国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新越剧艺术学院奠基及“科技创新月”活动等活动成为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付群刚 《世纪行》2007,(7):17-17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07年11月5日至20日在湖北举办。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省人们盼望已久的“八艺节”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八艺节”各项筹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八艺节”即将呈现出文华奖与群星奖争奇斗艳、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布依族首届“牛王节”于2004年农历4月8日(公历5月26日)在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老董下寨(布依村)隆重举行。夏历四月八日的布依族“牛王节”,是农耕、稻作民族的节日,是“牛王”的生日,自古以来布依族是以“牛为伴”、“牛为友”而兴旺发达起来的民族。关于牛王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据史料记载:古时候,在一次布依族与侵略者激战时,一头大犊牛怒冲敌阵,用牛角将敌人挑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布依族队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为布依族战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天正是农历四月八日,又是这头大犊牛的生日,所以,布依族把这头…  相似文献   

18.
“绅士节”质疑马国征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节”多得令人目不暇给。在这种“节日”林立的情况下,北京某广告公司又别出心裁,准备隆重推出一个什么“绅士节”,后因故宣告流产。1994年5月14日,《中华工商时报》发表《京城“绅士节”流产始末》一文,报道了“...  相似文献   

19.
说五月五     
说五月五辛夷“五月里正端阳,采艾蒿插在房,屈原投汨罗江,吃粽子饮雄黄。”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岁时杂记》:“京师市廛人(商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端,“始”、“初”之意,“午”与...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句歇后语叫: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事有借光生辉之嫌。借光生辉,即借助别人(当然是名人)的名望为自己增色,也算是一种时髦。譬如,现在国内到处这“节”那“节”,都喜欢请几个名人歌星或笑星来装点门面,抑或是在介绍某人身份时,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