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国时期燕国与中山国的文化存在诸多共性。在器物形制方面,两国出土的青铜器鼎、豆、匿多有相似;陶稿则是两国特有的日用炊具,中山国的陶精应是受燕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在铜器纹饰方面,两国青铜器上的图像纹都具有突出的狩猎主题,狩猎纹饰部分面积大、内容丰富、形式写实。在货币文化方面,燕国的明刀币和中山国的尖首刀币都存在随葬现象。两国文化中的这些共性符号是北方民族文化的共同烙印。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的骆越和巴蜀地区都存在有相似的玉石礼器,通过对两地存在相似的青铜器、石墓、船棺葬等文化因素的观察,可以证明,当时岭南的骆越先民和四川盆地的巴蜀先民已经存在着持续的文化经贸交往和互动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铜器在发展过程中,有两大高峰。第一高峰是在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第二高峰是在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楚国的青铜铸造技术,是第二高峰中的高峰。本文认为楚国社会需要的剧增、审美意识的巨变、“兼容并蓄”的精神是楚国青铜铸造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4.
骆越工艺文化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玉器、银器、滑石器、竹木器等产品及其制作工艺,涉及原材料的开发、深加工、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制作工艺等复杂的工序,是骆越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间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对后骆越时代民族工艺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云南不仅有全球闻名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还有非常厚重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云南省倾力发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强省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繁荣局面和繁荣特色。但是,云南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之在云南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中充分发挥作用方面,还明显比较薄弱,除了古滇国青铜器、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关于商青铜器上“虎食人卣”(此名在学术界尚有争议,暂不究)的纹样,学术界已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即对前人大家的观点进行一些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整合,与此同时,笔者通过自身观察与思考后,试图借用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中提出的“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人的时代”来作出自己的新的见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7.
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记录了有关事件、赏物及颁赏的礼仪,反映了贵族地位变化的情况,见证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历史.由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发现,西方人种及其文化的东渐是逐渐减弱的.黄河流域以北地区的北蒙古种族最先与之接触,然后商周王朝又从这些北方戎狄手中接受了那些经过过滤的文明.商周文化通过与分布在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文化的接触,进而将其影响扩散至更为遥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曾提出过“节用”的主张或设想。其中,以墨子的“俭政”、“节用”的思想最为深刻、全面、系统。在全国人民正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伟大历史阶段,深入探究墨子“节用”思想并努力形成启发性思考是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一、墨子“节用”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段,在这一时段里社会生产力由于生产工具的时代性变革,出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盛况。在生产工具方面,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以此…  相似文献   

9.
公文是文学大家庭的一员。现在通用的“公文”这个总称 ,大约出现在秦汉之后。《三国志·赵俨传》中有“公文下郡 ,绵绢悉以还民”的说法。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绵延四五千余年 ,从有文字记载起就有公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政府公文数量浩如烟海 ,十分巨大。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生活的变化 ,公文的形成和类别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秦统一中国前 ,殷商王朝的卜辞写刻在龟甲兽骨上 ,商周的铭文铸刻在青铜器上 ,而到秦汉统一后 ,使用最多的是竹简、缣帛 ,有时政府的公文还刻在山崖上或建筑的石柱上。汉以后有了纸张 ,公文书写逐…  相似文献   

10.
柏树·小河     
老昆明,让人最怀念的,不是晚清的牌坊和民国的街道.而是城东的柏树和城西的小河.那时,城里还没有这么多人.路上也闻不到汽车的尾气.金汁河堤上,排列着两行浓郁苍老的柏树,延绵婉转,就像一条从天而降的苍龙卧在城东的大地上.走进河堤,每一棵树,盘旋弯曲,姿态万千,很是好看.那是元朝的"老省长"赛典赤·瞻思丁留给我们的遗物.六七百年了,它阅历了元明清三朝的沧桑,又目睹了民国的风云.它老了,然而身子骨却依然硬朗.树干是灰褐色的,灰褐色中有斑斑驳驳的青苔.柏叶是墨绿的,墨绿中又罩着一层灰褐.整个树干树枝浑然一体.刮风了,它并不摇摆,也听不到风树相和的涛声.总之,凝重,安静,古老得像一群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盗窃对象的演变及刑法规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可支配的动产属性,可以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虽具有智力性、虚拟性的特点,但与现实生活中盗窃一般财产行为的本质相同;盗窃虚拟财产具有社会危害性,可以盗窃行为定性,应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予以现实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盗窃罪的标准,学界提出了"秘密窃取说"和"平和取财说"。"秘密窃取说"坚守概念类型但对概念类型的偏向存在疑问以及易造成处罚的漏洞,"平和窃取说"强调处罚公正以及区分标准客观化却忽视对概念类型及立法现实的把握。"修正的平和窃取说"结合了两种学说的优势与劣势,以取财方式作为划分标准,以区分盗窃罪、抢夺罪和抢劫罪。"修正的平和窃取说"在概念类型的坚持、处罚的公正、立法现实的契合性以及标准的明确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当前扒窃案件的特点及反扒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各类刑事案件中,扒窃案件发案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了公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因而,公安机关在当前的反扒窃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深入分析各种扒窃案件的作案特点,认真查找反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打击扒窃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于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标准,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以秘密性和公然性作为区别盗窃罪和抢夺罪的关键,而有学者提出的平和窃取说则主张以行为是否暴力性作为区分之标准。以解释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盗窃和抢夺两词进行文理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和比较解释,应当坚持传统观点,反对平和盗窃说,将秘密窃取作为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盗窃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盗窃行为具有秘密性,抢夺行为具有公然性,对于行为人误认为未被财物所有人和保管人发现的情况,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盗窃他人有效地信用卡但并不使用的行为,并不能认定为盗窃罪既遂也不成立盗窃未遂。只有盗窃并使用了信用卡,才能成立盗窃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与单纯盗窃行为危害性相当,所以对这种行为以盗窃罪论处,具备法律拟制的实质理由。  相似文献   

16.
现场分析是现场勘验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全部现场勘查过程的一个总结。现场分析中对作案人特点、特征的分析又是全部分析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案件现场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看似具有或然性的"异象"需从另一角度来观察并分析此情形出现的原因。由于聋哑人盗窃在全部的入室盗窃案中数量较少,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他们的存在。从而影响破案进度。据统计显示,我国现有聋哑人约二千零二十五万人,近年来聋哑人犯罪屡有增加且发案绝对数呈跳跃上升之势。作案形式也趋向多样,本文试从聋哑人入室盗窃现场的表现分析其特点及成因。  相似文献   

17.
亲属相盗属于亲属间财产侵害行为的一种,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传统刑法和现代刑法中都有关于亲属相盗减免处罚的特别规定。为此,应修改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把亲属相盗行为设定为自诉罪,并对之减轻或免除处罚。  相似文献   

18.
志愿反扒在我国的存在已有时日,但人们对它的议论和质疑从未停止过。其不明确的法律属性、较高的职业风险以及困难的经费保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志愿反扒的合法属性无庸质疑,在当前情况下走志愿组织的路子是其发展的合理途径,建立以公安部门领导的保障体系是其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性质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于:职务侵占罪除了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产之外,还存在对"信赖利益的破坏",即对社会诚信的践踏。只要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盗窃罪的客观表现是一般主体秘密窃取公私财产,彼此之间没有交集性质的"信赖"。  相似文献   

20.
盛唐之季,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们审美需求很高,尤其妇女,普遍喜爱修饰打扮,因而铜镜盛行。人们不仅注意铜镜的实用价值,而且追求其审美价值。铜镜上的工艺美术,反映了唐人企望吉祥和瑞的生活追求、多样统一的审美理想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