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警察行政救济制度是国家行政救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警察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国家行政救济,是指公民、组织因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处分,使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蒙受损害,请求国家行政机关予以补救的方法,称“国家行政救济”;规定行政救济补救方法的法律规范,称“国家行政救济法”。警察行政救济是国家行政救济的一种,它是指公民、组织因警察机关的违法或不当的警察行政行为,使其合法权益遭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救济制度是指行政机关依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解决行政争议而建立的制度。这里所说的救济,是法学用语,是指因行政行为造成损害而采取的补救制度。行政机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天做出的行政行为不计其数,其中难免会发生侵犯公民权益的事情,因此,必须有一个解决的渠道与制度,使某些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得到制止和纠正,弥补和挽回因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给公民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行政复议就是这样一种制度。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3.
毛尉 《求索》2012,(7):232-234
现代法治国家为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违法行政,都设立了种种监督机制。然而行政主体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出现违法或不当的行为,都不同程度地侵害法律所保护的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且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行政相对人并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因此需要运用有效手段予以救济。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权利救济制度的研究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和缺陷,在比照分析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提出完善我国行政救济机制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依法由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所授的损失予以补救的制度。它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本文以宪法修正案为背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试对行政补偿制度加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告知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应当将有关事项依法告知行政相对人,以利于行政相对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行政告知制度的法理基础是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所处的主体性法律地位,而行政相对人获得这种主体性法律地位直接导源于现代宪法中国家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和保护的理念。行政告知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互相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取得行政相对人认可行政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汪应明  李清伟 《求索》2011,(9):174-176
我国的行政执法实践表明,行政事实行为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完善行政行为理论体系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法律规制的范畴,强调行政事实行为的主体依法行政,并允许相对人申请合理的法律救济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进行着经常的、大量的、范围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由于行政权最终要由具体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来行使,某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难以避免,这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会对相对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一定的权利救济途径。现代法制国家是通过建立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为相对人提供救济的。在我国,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一种司法救济,是行政系统外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形式。行政复议则是与行政诉讼相结合的行政救济制度。它是动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由上级  相似文献   

8.
预防性行政诉讼是指,为了避免即将实施的行政活动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无法弥补之损害,允许行政相对人在该行政活动作出之前或付诸实施之前请求法院阻止其作出或实际执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以事后救济为中心,尚无关于事前救济的规定,无法避免即将作成的行政活动对原告造成的重大损害,不能有效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为弥补该缺憾,应早日确立预防性行政诉讼,为公民提供实效性救济.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救济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行政救济程序界定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权利所造成的权利缺损所实施的救济的方式、方法、步骤以及时间延续性的总和[1] 。基于这样的界定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制度主要有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完善的行政救济程序应具备这样几个要素 :全面 (即所谓完整之意 )、效率、公正与协调。全面应是完善的行政救济程序之首位要素 ,进入行政救济程序的权利范围应当尽可能广泛 ,应使公民拥有的各种权利都有救济之途径。效率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而言都是极具意义的因素 ,对于权利受到损害的寻求行政救济的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方…  相似文献   

10.
行政程序是指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和时间、顺序所构成的行为过程。现代社会,行政程序法制化是世界各国民主法治发展的标志和必然趋势。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防止行政主体滥用权力、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一套法定的、科学的程序规则。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法行政主要是依法定程序行政。违反法定程序,也是一种违法行政行为。从广义上讲,行政程序违法的主体既包括行政主体,又包括行政相对人。现代行政法治一方面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规则,另一方面也要求行政相对人无论是在享有法定权利,还是在…  相似文献   

11.
论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盈菊 《前沿》2006,(12):146-150
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是指当具体行政行为涉及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时,行政主体应当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的制度。听取陈述和申辩制度是从西方法律制度中移植过来的,但在我国也有宪法依据。陈述和申辩制度的实现,有赖于行政主体沟通能力的提高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如行政告知内容增加“证据、自由裁量的主要因素和拟定的具体法律责任”等内容;允许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案件处理人陈述和申辩,也可以向处理案件的行政机关法制部门陈述和申辩。  相似文献   

12.
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由上一级公安机关或同级政府依照专门程序对该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进行审理、裁决的活动.可见,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解决公安机关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和争议的行政救济手段,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程序进行救济,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既然是涉及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矛盾和争议,若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李战 《求索》2013,(12):177-179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性侵权行为无处不在.由此引发的群体纠纷大量发生.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及诉讼程序法律制度的缺失.这类经济侵权行为未能得到及时制止.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缺乏有效的救济渠道。而集团诉讼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恰恰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制度性契合,集团诉讼不仅能够有效地遏制强势经济主体的侵权行为。而且也能够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完善集团诉讼制度在我国市场经济领域的适用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警察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我们将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为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救济行为统称为警察救济。警察救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到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或不当损害进行赔偿,进而达到对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规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昂 《重庆行政》2019,20(1):39-40
一、问题的提出2015年5月1日,行政诉讼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修订并正式施行。该修订决定将行政协议纳入了行政诉讼的范围,即行政相对人面对行政主体侵犯合法权利时拥有了更多的救济方式。然而,法律条文并没有规定如果行政相对人违约时,行政机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行政主体的合法权益。在现有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规定基础上,通过分析探讨行政机关的司法救济途径成为行政协议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行政征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征用制度作为国家强制力有偿获得相对人财产的一种行政行为 ,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如何完善 ,如何用法律规范行政征用制度 ,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 ,文章认为应当从法律上规范行政征用制度 ,避免行政主体滥用行政征用权力  相似文献   

17.
对行政许可性质定位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林 《前沿》2003,(7):89-92
行政许可首先是一种法律制度 ,考察行政许可的性质应该立足于行政许可制度的整体 ,行政许可不是对公民原本没有的权利进行赋予或设定 ,也不是行政主体享有的特权或实惠 ,它是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行使权利的资格或实施法律行为的确认或限制 ,是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复议与信访作为行政救济制度,均为行政主体内部自我纠错的方式。其中行政复议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提供便捷、廉价解决行政纠纷的形式,在行政救济法律制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访则是中国特有的解决行政纠纷的机制,具有非程序性、不确定性和浓厚的人治色彩,缺乏法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对公安行政行为的范围、方式、手段、内容未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公安行政主体基于法律、法规的明示授权或消极默许,根据自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斟酌选择后自行作出决定的权力。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利于公安行政主体灵活、快速地处理公安行政事务,提高工作效率,它适应了现代行政的要求,但也带来了因自由裁量不当而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法律的严肃性等问题。多年来,公安理论界对自由裁  相似文献   

20.
行政相对人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或行为与行政主体形成利害关系,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相对人和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受益性行政相对人和受限性行政相对人;普通行政相对人和特定行政相对人等类型。行政相对人有如下特点:第一,除部分受益性行政相对人不受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外,其他的行政相对人特别是受限性行政相对人必须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都依赖于行政行为的作出;第三,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管理对象;第四,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