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起巴东,就使人记起神农溪。到过神农溪的人,一定忘不了那用溪水酿成的“三峡佳酿”。 “三峡佳酿”由三峡酒厂出品。1998年,全国白酒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在长江巫峡谷地深处突然杀出一支新军——巴东中国三峡酒厂,竟掀起了白酒市场的阵阵波涛。经过几番较量,它生产的“三峡”牌系列白酒,  相似文献   

2.
巫峡云雾奇观□陈洪春在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长江三峡中,巫峡以其秀丽的景色和神奇的云雾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到过巫峡的诗人、画家无不赞赏巫峡云雾的美,他们以巫峡云雾为题,写下一首首绚丽诗篇,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巫峡山高谷深,湿气蒸郁不散,易成云雾...  相似文献   

3.
《时代潮》1994,(8)
常言道,长江三峡堪称四百里天然画廊。也有一说,是“二百里三峡”。那么,三峡究竟有多长呢?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瞿塘峡悬岩壁立,雄伟险峻,自白帝城至大溪,长8公里。巫峡姿态秀丽,妩媚动人,自大宁河至官渡口,长44公里。西陵峡滩多水急,迂回曲折,自香溪至南津关,长76公里。  相似文献   

4.
世界十大奇谜之—─—长江三峡古人类之谜已初步揭晓,三峡成了震惊世界的人类祖先的发祥地之一,这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延伸了半个世纪的“猴娃之谜”也随看三峡古人类之谜的初步揭晓,将被破译。1939年野花怒放之春,“猴娃”诞生在神女故乡巫峡北边巫山县当阳乡白马村(现叫玉灵村)一农家,男性,姓涂取名远宝,身上长有又细又长的毛,脸型上宽下窄像猴,一年四季赤身裸体,爱吃生冷食物,形貌、生活习惯与“野人”、“山猴”酷肖,故名“报娃”。“猴娃”的血缘有各种传闻,猴娃的父亲是“野人”乃传闻之一,这可能否?笔者就此作…  相似文献   

5.
骆越之“骆”义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族是我国先秦和秦汉时期活动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一个古老族群,因其部落众多,故史有“百越”之谓。 骆越是越族一支,分布在“今广西西部和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部。”其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和桓宽《盐铁论·地广篇》,但都只称“骆”而不及“越”。到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始称“骆越”。这说明“骆”是骆越的前称之名。  相似文献   

6.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别解——兼论《伐檀》的主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魏风·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但诗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句,诸家解说各异。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一是认为“不素餐兮”是反问句或反语。二是认为“素餐”为“素食”,“不素餐”即“不吃素食”。这两种说法不甚妥贴。现略述管见如下。 《诗经》中类似“不素餐兮”的句子凡十二例,均为否定性的陈述句,而非反言句式。如“不我活兮”,“不我信兮”(《邶风·击鼓》)《毛传》“不与我生活也”,《郑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中国”一词只是具有地域、文化的概念。据考古学家于省吾考证:“中国”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西周武王时期。古时“中国”二字有狭义和广义之别。就狭义而言,“中国”有京师、都城的意思,因为“国”字的古训从“邑”,即“城邑”。如《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就广义而言,“中国”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如《诗·小雅·六月序》曰“《小雅 》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因华夏族、汉族多居于黄河两岸,因此,“中国”有与“中土”、“中州”、“中原”、“中华”相同的含义。清代…  相似文献   

8.
虚证辨     
应证者乃正气受损也。实春乃邪气盛也。(索问·评热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体正气而言,气自阳。(索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明·张景岳日:“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获.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索问·生气通无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论述:人得气则生,气损刚伤,气绝则亡。正气乃享受于先天之真气,又得后天之精气滋养和补充化生而成。又(灵枢·刺书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就…  相似文献   

9.
小三峡     
在驰名中外的长江三峡中还有一个景色奇秀的“小三峡”,过去少为人所知.它位于流经四川省巫山县城、全长二百五十公里的长江支流大宁河下游.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绵延近二百公里,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全长仅三十三公里,但这里有多姿多彩的峻岭奇峰,变幻无穷的急流险滩,状如白练的飞瀑清泉,色彩斑斓的鹅卵石滩,还有叶绿果黄的成片桔林,神密莫测的悬崖古洞.可说是长江三峡的一个缩影,又别具一番风味. 游小三峡,需由大宁河入江处乘船,沿河逆水行舟,经过四十分钟,就进入长三公里的龙门峡.峡口两岸绝壁相对,形如大门,清澈湍急的河水,像一条青龙直奔大门而出,龙门峡因此而得名.峡内有顺着峭壁  相似文献   

10.
<正> “二南”在《诗经》中的地位及其价值观从“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到周天子“命太师陈诗以观民俗”(《礼记·王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与青铜时代同时成熟的文字,由记事、祀神,而进入了言志、咏怀的高级表述层次。于是,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北山》)那一派对奴隶主的颂歌声中,和“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那奴隶们的痛苦呼号中,中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的歌谣总集——《诗经》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页罗豪才······……纪念江主席重要讲话发表八周年 积极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业2003一l罗紊才······……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努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003--2胡锦涛······……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梁肃戎······……创造历史契机完成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十五周年贺电辛旗······……民间协商是尽快推动 实现”两岸直航”的最佳途径李道湘······……威胁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因素一,文化台独”周铁农···…  相似文献   

12.
潮起三峡写风流王洪刚,杜华山,向值满展宏图,恰逢新时代,万丈潮头。──摘录李鹏总理“沁园春·大江曲”公元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的西陵峡中堡岛,一个跨世纪超级工程,在这望向全世界宣布正式开工。三峡工程建在宜昌,由此引发的投资热...  相似文献   

13.
在三峡说“三国”唐书彪长江流过四川盆地以后,像一把利斧横切了巫山山脉,形成了壮丽险峻的长江三峡。这段长达193公里,从四川奉节到湖北宜昌的峡区,一向以自然风光之奇异享誉世间,引得历代文人墨客舞文弄墨几千年,众口一辞地赞颂不已。前不久,笔者有机会重游三...  相似文献   

14.
(括号内前为期号,后为页码)政治从“战略竞争者”到“利益相关者”:美国对华战略定位转变与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李鹏(1·1)民进党急速衰敝的政治发展脉络——岛内“二次政党轮替”的民意逐渐浮现范晓军(2·1)试析台湾政治运作中的女性因素——兼论“立法院”性别政治生态林小芳苏玲清(2·10)绝对获益、相对获益与美国“维持现状”的台海政策——以美台围绕“废统”的博弈为例李鹏(2·16)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与台湾问题上的“双轨政策”——以里根时代为例严波(2·24)两岸命运共同体与两岸公共生活的建构——以两岸民众的沟通为…  相似文献   

15.
长江船工     
在壮丽的长江三峡巫峡口江段,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艘单桅木制小帆船在激流中乘风破浪,为三峡如画的风光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目前三峡江段惟一的一艘帆船,它的主人便是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89岁的老船翁谭邦武。 官渡口镇,水陆交汇,是历代川鄂大道和古驿路在巴东境内的一个交会点,也是长江巫峡和西陵峡的分界线,位置十分重要。世世代代以三峡为生的船工,在宫渡口镇有很多。他们大多生在水上,也死在水上,一辈子穿行在峡江的风浪中,挂着小帆的渔船就是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湖湘论坛》2006,19(5):F0004-F0004
芷江,位于湖南西部,因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佳句”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为全国仅有的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全县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5镇23乡,人口36.5万,侗族人口古52.4%。2003年、2005年,芷江分别成功举办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首届、第二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逐渐成为海内外共知的国际和平名城。“十五”期间,芷江按照“一个总体目标、四个加速推进”(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总体目标,加速推…  相似文献   

17.
谌彦辉 《台声》2004,(5):44-46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近十年来投资两岸,在石化、电厂、医院等多个领域砸下6000亿台币,却一直未能打开大陆医疗业。“3·20”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微妙,王永庆能否踢爆冷门到大陆设独资医院,各方为之关注。  相似文献   

18.
《楚辞》楚语札释十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素称难懂,前人号之曰“恢奇奥衍”、“语意杳冥”,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好用楚语”,即用楚方言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择取十字以“楚声”、“楚地”、楚物”试加诠释,以求教于大方。 一、新考证的古楚语词——櫋、青、吴 (1)櫋 《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王逸注以“櫋屋”释櫋。櫋亦可写作。《说文·木部》:“,屋联也。”“楣,秦名屋联也……楚谓之相。”《释名·释宫室》:“(木 吕)……或谓之櫋。櫋,緜也,緜连榱头使齐平也。”可见櫋是屋檐上连接椽皮端的构件,即封檐板。这是个秦方言词,在楚方言中,它被称为相。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24,(2):41-42
<正>长江之滨,两岸企业家峰会永久会址——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犹如一叶巨帆,御风而立。11月14日至15日,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此隆重举行,近千名两岸企业家共商产业合作,共叙融合发展。从南京扬子江畔到宝岛日月潭,宁台合作之舟正劈浪远航。两地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了融合发展新篇章。以通促融,宁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南京与台湾,人脉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宁台交流有着深厚渊源——南京参与见证2005年江丙坤“破冰之旅”和连战“和平之旅”。2008年,南京与新北签署城市交流协议,这是两岸城市间首个交流协议。2009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南京举行会谈,签署3项协议;南京与新北举办“双城论坛”,  相似文献   

20.
从《长江诗意画》看屈义林□陈兵长江三峡是一幅壮丽画卷,历代文人墨客赋诗作画,讴歌三峡的壮美,借以抒爱国情怀。近闻徐悲鸿大师的得意门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有“屈天马”之称的著名艺术家屈义林先生,应加拿大隐珠出版社的约稿,以历代描写长江三峡的诗词为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