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蔡其矫(1918年12月11日—2007年1月3日),当代中国著名归侨诗人,籍贯福建晋江。其父蔡钟泗是印尼著名侨商,上世纪50年代归国,为第一届全国侨联常委。著作有《祈求》《双虹》《福建集》《蔡其矫诗选》《蔡其矫抒情诗》和《蔡其矫诗歌回廊》(八册)等。著名诗评家谢冕评价"他造出了中国诗歌史天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是一个奇迹。"海上歌声别具格调1953年秋天,蔡其矫第一次接触海军,到东海舰队的舟山基地、温州水警区、福州水警区、厦  相似文献   

2.
案头有华侨诗人王一桃的六本诗文集:《我心中的诗》、《王一桃诗歌艺术》、《香港——文学之桥》、《王一桃香港诗辑》和新近出版的《王一桃热带诗抄》、《诗与诗论》,都十分精美。 王一桃先生,原名黄寿延,1934年生于英属马来亚丁加奴州。7岁那年,便过上斑斑血泪的悲惨生活。 少年时代,他除了阅读家中藏书和向学校借阅儿童读物外,经常到当地两大会馆去看陈列的《南洋  相似文献   

3.
正海的梦境,一直在蔡其矫的脑海里盘旋、翔舞。一有机会,他就让梦境再现于诗中。1986年,他写了近百行的《海神》,并被放在《蔡其矫诗歌回廊之二·海洋系列醉海》的首篇。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内容包罗万象,把海的雄奇深邃,人与海的关系、中国的历史与对外关系,以及海神诞生和意义,糅合其中,传递了"用女性的柔情把世间温暖/深邃一如大海的梦"。在诗中,诗人不止是写林默娘营救一次又一次的海难,  相似文献   

4.
朱小平 《海内与海外》2012,(9):12-14,32
1925年3月,诗人闻一多在美国纽约留学期间创作组诗《七子之歌》,将被西方列强掠夺的七处"失地"喻为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澳门、香港、台湾(含琉球、钓鱼列岛)、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九龙、大连,拟人化哭诉"七子"受尽欺凌、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七子之歌·台湾》中有如下沉痛之句:"琉球是我的群弟……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相似文献   

5.
林舜玲(AgnesLam)博士,新加坡籍香港人,学者兼诗人,用英语写诗的女诗人。近十年里,不断有诗发表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的英文报刊上。1997年出版个人诗集《女人的心声》(《WomantoWoman》),四个月间,诗集再版发行。林舜玲的第一身份是学者,专业是语言学,现任香港大学英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在别人看来,她现有的英文水平用来教书,绰绰有余还带拐弯。因为她从小在香港学的是英文,19岁离家去新加坡求学学的还是英文。1984年林舜玲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主攻方向是如何教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学英语,此后一直在教…  相似文献   

6.
福康 《海内与海外》2008,(10):74-75
上海昆剧院将晋京演出全本《牡丹亭》,久已仰慕,届时必往一观。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闽南风俗:做虚不做实,今春应是施老八十大寿,笔者谨以此文为之祝寿。祝愿他老人家健康快乐笔更俏。施老是读书人、办报人、译诗人、撰稿人、编书人,是位典型的书生,一身一书香,一家书香,一屋书_?》香。家父也是读书人、办学人、诗人,也是一身书香,一家书香,~屋书香。他俩结成挚友,全在一个“书”字。作为下辈的我,除了书还是书,写此文也缘于书。施老赠我书、报和资料,我为之评、为之序、为之编书,如今为之画、为之寿、为之推介,顺里成章也。施老有三子三女,其子女皆在家父早年创办的华侨曙光学校毕业。施家一门才俊…  相似文献   

8.
激情戴方戴方,香港社会活动家、作家商家。二、三十个头衔中,最夺目的是:香港福建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筹委会委员、香港福建各界庆祝国庆常设委员会委员、福建旅港戴氏宗亲会会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早春二月,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举行新春团拜。那天,戴方激情满怀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紫荆花朵朵娇艳》。在五星红旗、紫荆花区旗的映衬下,诗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在他放声讴歌中得到尽情的宣泄。其后,诗作配上五线谱,香港回归祖国同胞们的喜悦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那歌也由此传唱开来。时隔不久,福建旅港戴氏宗亲会庆祝新春。那…  相似文献   

9.
《国际安全研究》1996,(1):28-28
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来访1995年12月6日晚,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光临我院,作了讲座并赠书捐款。陈玉书先生给我院学生作了题为《大中华文化与东西方合作》的讲演。全场爆满,气氛活跃。他的讲演和讲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诙谐幽默,赢得了同...  相似文献   

10.
崖丽娟没想到自己会被称为“诗人崖丽娟”,没想到自己会出版诗集《未竟之旅》,更没想到,诗集《无尽之河》又列入出版计划。读崖丽娟的诗集,她的诗句明澈,饱含真诚,正如诗集序言中赵丽宏老师所说的:“她是一个诗坛新人,却不是稚嫩的习作者。”——我很好奇,她是怎么突然开始写诗?于是有了这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11.
吴岸诗歌研讨会于1998年6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著名诗人邵燕祥、牛汉、谢冕、叶延滨等六十多位来宾出席了会议。吴岸祖籍中国广东澄海,出生在马来西亚沙捞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热爱祖籍国优美、灿烂的文化,更热爱拉让江和沙捞越的山山水水,这些不仅给予他生命和精神的滋养,还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四十年来,他从一个尝试诗歌创作的中学生,成长为马来西亚的艺术之子,被推举为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协会主席、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秘书长。他在工作之余共出版了《盾上的诗篇》、《达邦树礼赞》、《我何曾睡着》、《旅者》、《榴赋…  相似文献   

12.
一篇通讯惹来的被捕西贡《南亚日报》1949年1月创刊时 ,我就在该报任地方版编辑兼外勤记者。6月5日我写了一篇通讯交给香港《大公报》 ,6月21日香港《大公报》的《各地通讯》版头条发表了这篇通讯 :《祖国解放·薄海欢欣·越南华侨申述希望·一致认为海外侨胞的苦难应该结束了·独立强盛的新中国会保护他们》。侦探楼(即中央警察局)看到了6月21日《大公报》发表的那篇署名南英的越南通讯 ,非常恼火 ,认定是西贡《南亚日报》的编辑张英所写 ,决定追查我。接着 ,法国驻印支最高专员公署即下达两道通令 :一道是从即日起禁止香港…  相似文献   

13.
回眸庐山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望庐山瀑布》一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诱人的奇景。还有毛泽东的诗《仙人洞》之“乱云飞渡仍从容”句,也着实引人想往。今年四月我去庐山一游,一帧帧灵秀山水在明媚春光中神奇地鲜活起来。庐山云海庐山两日,难忘的首先是它的云雾缥缈,其  相似文献   

14.
嘱为诗话 三载乃成 在港期间,有一天我与曹越先生及香港中国通讯社郭招金社长侍坐于南师寓所。南师赠我《金粟轩纪年诗初集》一部,当时匆匆翻阅,见南师诗作格律谨严,文词雅驯,声调铿锵,且意境深邃,颇具古人韵味,  相似文献   

15.
袁咏仪小姐在四川乐山拍《笑傲江湖》时,笔者采访了她。袁咏仪喜欢吃四川麻辣火锅,虽然四川的辣度超过香港好几倍,但这里的气候潮湿,袁小姐丝毫没有上火攻心的感觉。 《笑傲江湖》是袁咏仪回祖国大陆拍的第二部电视剧。在《笑》剧中,袁咏仪与陈德容、任贤齐共同演绎浪漫的三角情爱。在乐山大佛旁看袁咏仪与任贤齐一起对战,对中,令狐冲(任贤齐饰)发现自己非常尊敬的“婆婆”竟是貌若天仙的女子任盈盈(袁咏仪饰)。镜头前的袁咏仪蓝裙飘飘,发髻高耸,如同素描中的仙女,令人神往。 袁咏仪,两届香港金像奖影后,一届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还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之星”评选大赛的评委。 然而,生活中的袁咏仪又是怎样一道风景呢?  相似文献   

16.
“大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中国早期博彩开奖盛况的描述。民国二十年(1931年)上海出版的《辞海》对“彩票”的定义是“以平均一定之价格,发行大多数之券票,而以极不平均之巨额,用抽签法,给予最少数之购票人。其当签者,渭之中彩。赌博之一端也”。  相似文献   

17.
31岁的张邦梅,第一本著作《幼仪与志摩》,写出徐志摩的发妻,一个最爱志摩的女人的故事。张邦梅认为,这本书是为了让她的姑奶奶:张幼仪,也有一个讲话的机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中国现代伟大的浪漫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充满生命力的隽永之作,在他逝世50年后,依然广为诗歌爱好者们吟诵。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春节,我又收到邮寄的新一期《香港文学报》。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编印精致,是香港目前唯一的一张纯文学报纸,创刊已十四个年头。主编张诗剑和副主编陈娟是一对作家夫妇,也是香港文坛的双星。诗剑是著名诗人,诗作屡获大奖,他的《流火醉花》等诗集好评如潮,现为香港市政局文学艺术顾问、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陈娟是小说家,其长篇小说《昙花梦》、《玫瑰泪》均产生轰动效应。他们同列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等海内外十多部名人辞典。笔者有幸在香港结识诗剑和陈娟,以后成为时常联系的朋友。知道笔者是南京人,陈娟高兴地与笔者认了老…  相似文献   

19.
海内外短波     
孤之旅近日,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隆重推出旅美作家、诗人王性初先生又一部诗集《孤之旅》,在海内外诗坛引起关注。王性初先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福建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他高中时就开始写诗,念大学时及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和诗歌评论。其诗歌与儿童文学作品曾分别获得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出版过诗集《独木舟》、《月亮的青春期》、《王性初短诗选(中英对照)》,以及散文集《蝶殇》。他旅居美国旧金山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继续发表了许多诗作。除写诗外,他还先后在美国华文报纸及香港和大陆等地数家报纸辟有专栏,曾…  相似文献   

20.
我是如此感佩那些梦中才可见到的诗人,我是如此迷恋着那些在我生命里让我刻骨铭心的诗句。尤其喜欢古人写的悼亡词,情真意切,"人生有情泪沾臆"我读得直落泪。我欣赏的有苏东坡的《江城子》,还有纳兰的《浣溪沙》和《蝶恋花》。古往今来的人世间,我最喜欢的古人就是苏东坡了,他的才气、他的豁达、他的随遇而安、他的以苦为乐都让我动容。他的《江城子》更是已经刻在了心里。他和王弗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