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妇女干部,她们动员和领导广大农村妇女争取妇女解放,积极投身红色政权,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矗立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在革命年代里,特殊时期的工作目标与利益决定了这些妇女本身具有显著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共产竞领导下的优抚工作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的优抚工作包括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改善士兵生活、优待伤病员等基本内容.它既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正规化的优抚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涤非 《湘潮》2010,(7):46-46
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江西省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省的酃县(今炎陵)、茶陵6县。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茶陵拥有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我党从事农村调查研究的开拓者.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领导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井冈山道路,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形成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踏上井冈山,与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农民武装联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部胜利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来成为井冈山斗争时期赫赫有名的“朱毛红军”。对于朱毛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中共中央当时曾通过各种渠道,设想以“太平军编制”对其进行改编,但终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而搁浅。笔者通过相关史料查证,期望就这一史实秘闻的来龙去称作些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红色永新     
《理论导报》2013,(1):65-F0003
永新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土地革命时期,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创建时期的重要区域,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毛泽东曾“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重要”,并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确定了“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两年多的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挽救岌岌可危的革命颓势,这是历史的奇观。中共革命在危难关头选择落脚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袖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以袁文才、王佐为首的绿林势力配合协助的结果,是井冈山地区民众支持拥护的结果。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中充分调动各类人物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共产国际根据苏俄革命的经验为中国设计了两个并行的革命战略,即城市战略和农村战略.对于其中的"农村战略",毛泽东不仅较早地给予了深入的思考,而且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形下,为加强军队党、地方党的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成果不但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过程起到了领导中枢的作用,而且对于其后中央苏区的建立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旭宽 《党史文苑》2005,(11):14-16
在领导创立和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坚决贯彻中央土地革命思想的总方针,深入开展根据地土地革命,初步提出了一条基本上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为其他革命根据地及后来中央苏区大规模的土地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们党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中国红军第四军是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正式红军.中国红军从井冈山开始创建,发展到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到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它的建军原则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旨、性质、特点、任务等,大部分是在井冈山时期确立的.所以,井冈山的红四军已经形成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井冈山是真正的红军故乡.  相似文献   

12.
<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改造国民党军俘虏是红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中创造的宽待和改造俘虏的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瓦解敌军的目的,而且壮大了人民军队,为解放战争时期大规模改造国民党起义和投诚部队  相似文献   

13.
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孕育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后来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井冈山斗争的成功,是与党和红军结合实际实行一系列成功的政策分不开的,其中,党对干部和红军开展各种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为革命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强硬的红军队伍,对革命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在井冈山上消息闭塞。要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形势,只能通过敌人的报纸。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何长工在毛泽东领导下,为朱毛会师"架桥梁"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海鲁德 《世纪桥》2011,(2):33-33
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在井冈山上消息闭塞。要了解国内外声与大事和形努,只能通过敌人的报纸。  相似文献   

17.
刍议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土客籍的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方寿 《党史文苑》2007,(5):34-35,43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湘赣边界党,领导建立了土客籍民众的革命统一战线,对于调动两籍民众投身于武装割据的积极性,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离开了井冈山后,边界特委的继任领导人,缺乏应有的统战认识,在处理土客籍争端中以感情代替政策,将客籍的民众领袖视为革命的对立面,做出了亲痛仇快的事情,终于使土客籍的统一战线破裂.本文所论述的正是这方面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肖小华 《世纪桥》2007,(10):28-29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和广大官兵的特点,采取了说理引导、榜样示范、渗透、制度保障、比较鉴别等方法对广大军民进行了革命形势、理想信念、民主思想和革命纪律教育。井冈山斗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其做法,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贡献:一是成功地推动和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二是探索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三是初步建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0.
肖小华 《党史文苑》2007,1(3):19-20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军队的创建与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对工农红军加强了红军宗旨和任务、革命理想和信念、民主思想和革命纪律教育,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