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尽管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学术不端行为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但国内外的现有规定却难以为学术不端行为确立明确的法律规制范围.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范围的确立不仅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学术道德准则,而且应在尊重学术自由与学术团体自治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兼顾不端行为惩戒与学术环境净化的效果.因而,法律视野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的范围应是在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分别从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的角度确立其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2.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在我国愈演愈烈,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主要在于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就要通过制度安排来提高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使其成本大于收益。就目前我国学术不端治理现状而言,建立学术不端举报奖励制度是亟需之举。  相似文献   

3.
制度缺陷是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发,道德诚信约束的局限性尽显,法律法规应作为规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手段。我国规制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立法存在着立法层级较低、相关规范存在冲突和立法空白、规定过于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应建立健全规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体系,制定《科研诚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术不端行为的违法成本,完善学术诚信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序,保障我国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10余年来,抄袭剽窃、数据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和滥用权力、不当得利等学术腐败现象在我国大面积爆发,高频进入公众视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至为迫切,刻不容缓。本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作了六点剖析,并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使之不愿为;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使之不必为;推进法制规范建设,使之不能为;加大惩戒处置力度,使之不敢为等四条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在人文社科类学报领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有研究者自身素质不高、学报编辑综合素质不高、学报管理失范等内部因素,也有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等外部因素。要防范人文社科类学报的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加强教育,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完善法律制度,着力构建学术监督机制和惩罚制度。  相似文献   

6.
学术不端:基于高校教师认知的测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校教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程度及其假设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并通过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师学术素养”和“高校学术环境”进行剖析,从中透视当前高校管理与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术不端行为规制涉及重要的个人基本权利。美国法院运用正当程序条款,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案件确立了司法审查标准,防止任意的和错误的剥夺个人自由和财产。该司法标准强调程序性正当程序的适用,不仅保护了个人的基本权利,也规范了学术机构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时的程序,促进了学术自由和学术繁荣,为我国规范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科研不端行为已成为我国高校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美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科研诚信的宣导教育、监管模式、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先进的经验.我国的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应借鉴美国做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校的科研诚信建设,一是通过多媒体联合的形式宣导科研诚信,二是建立独立的长期的具有监管职能的科研诚信管理机构,三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联盟机制,四是加强科学研究过程的监督和学术问责.由此,我国才能形成完善的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试论科学不端行为的犯罪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不端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从犯罪理论和社会实践来看,我国循序渐进地建立科学不端行为犯罪化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刑法典框架下,通过完善资格刑等措施,建立我国的科学不端行为刑事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创造与学术建设方面学术腐败现象严重,学术造假、学术抄袭、学术剽窃等学术失范的不端行为时常发生,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不断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研究、加强与完善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对于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成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声明     
本刊恪守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之校训,崇尚学术求真,致力于传播科学文明。目前已启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本刊来稿均需上传至该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请广大作者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学报作者在投稿中屡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这些无视学术道德与操守的不端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而且给编辑工作造成极大困扰,损害了学报的学术声誉,  相似文献   

13.
声明     
正为遏制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净化学术环境,我刊已加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如果来稿达不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标准,我刊将不予采用。请作者注意文章的原创性以及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4.
声明     
<正>为遏制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净化学术环境,我刊已加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如果来稿达不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标准,我刊将不予采用。请作者注意文章的原创性以及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15.
学风是高校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工作也因此成为高校诸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从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和学生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端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术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保持和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行政学皖学报》系江西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为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反对学术腐败,促进学术诚信,提高审稿效率,现启事如下:一、自2014年9月起,《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启用电子投稿,电子邮箱为xuebaotougao3124@vip.126.com二、自2014年9月起,《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本刊仅刊发原创性论文,对于涉嫌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7.
学术论著中的引文行为有法律依据,是在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但有一定的限制。为进一步规范学术研究中的引文行为,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期明确学术论著引文的量和质的限定;完善学术论著的审稿标准,并实行学术不端行为的问责制。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学报作者在投稿中屡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这些无视学术道德与操守的不端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而且给编辑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损害了学报的学术声誉,严重败坏了学风,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读者、作者:《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现已正式启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凡向本刊投稿均要通过该系统检测是否存在“引用过当、抄袭、剽窃、伪造、一稿多投、篡改、不正当署名、一个成果多篇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引用雷同超过30%则视为学术不端,拒收该稿;如果引用雷同在30%以内则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从众论、相对论、利己论、目的论和义务论五种学术职业价值观对学术行为取向的影响,发现义务论价值观在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受质疑的研究行为以及学术不端行为中均得到显著性的验证;从众论价值观在负责任的学术行为中得到验证。研究结论印证了对学术行为的义务责任可能存在认知误区,但可借此对学术行为的义务性价值取向的认知,厘清学术组织的规范责任,注重学术共同体价值观与个体学术行为目标的分层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