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同诈骗罪是修订后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犯罪罪名 ,也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现行刑法虽然为惩治合同诈骗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如何正确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中的民事欺诈行为 ,是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合同诈骗罪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罪。尤其是近几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一犯罪更为猖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合同订立过程中产生了中介人阶层 ,出现了居间合同的形式 ,使得合同关系更显复杂。对于居间人合同诈骗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 ,文章认为 ,在诈骗合同① 和居间合同并存的情况下 ,司法人员对合同诈骗罪骗局角色② 的认识不应仅仅局限于过去的诈骗人③ 和被害人一对一的模式 ,因为诈骗人和居间人可能共同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自然居间人就应当纳入刑事责任评价的范畴 ,这样刑法才能更好地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3.
科研人员采用不正当手段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存在罪名适用的争议,司法实践中,首先应该解决科研合同的定性问题。科研合同属于典型的行政合同,兼具"公"与"私"两个面向。行为客体方面,纵向科研项目的科研资金属于国有财产,不能认定为科研人员的劳务费;行为主体方面,科研人员不能认为是国家工作人员,其承担科研项目所从事的科研行为不能认定为是公务行为,故不存在职务便利的问题;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虽不构成贪污罪,但可以诈骗罪论处。  相似文献   

4.
根据刑法教义学,利用合同实施网络诈骗犯罪,应当定性为合同诈骗罪.然而,司法实践却突破教义学的框架限制,将网络合同诈骗行为认定为诈骗罪.这一突破教义的现象,源于司法者对惩治电信网络诈骗"从严从快"刑事政策的误读."从严从快"刑事政策仅针对利用电信网络技术的普通诈骗罪,不能扩张适用于网络合同诈骗.在互联网场域中,利用合同实施网络诈骗行为的定性必须立基于刑法教义学的规范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当前房屋居间的行业规范不完善、居间合同的具体性规范缺乏,房屋居间合同案件在司法审判中遇到诸多问题和难点,主要集中在管辖问题、回避问题、格式条款的效力问题、"跳单"行为的认定、居间报酬的支付。通过对居间合同的基本理论知识的阐释,结合司法审判实践,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统一认识,为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提出一套具体的审判思路和方法,为司法裁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民法典时代,刑民交叉案件更为引人注目,而"两头骗"因其独特外观牵涉诸多刑民问题,其以事实上"定量"交叉与规范上"定性"竞合最为典型,是当前研究刑民交叉案件的最佳样本.刑民交叉视角下,应先对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予以内部限缩性勘定与外部耦合性界分;继而对担保借款型"两头骗"的前行为之"目的性"与后行为之"工具性"进行一体性教义学厘清,应仅认定前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而后行为应当出罪;基于此,再对不同场景下的"两头骗"行为予以类型化分析,根据缠附民事行为的不同,依次按实质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予以处理.据此,可对司法实践中类案异判的乖缪予以纠偏,避免司法判决莫衷一是,提高民法典时代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行政合同区别于一般的行政行为,它兼具行政与合同的双重特点,故对行政合同案件进行审理时,应对其合法性、合理性、违约性相结合,进行多层次的司法审查,以符合依法行政的需要,切合现代行政审判的发展要求,并最大程度地彰显行政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8.
合同解除制度主要是通过赋予守约一方的单方解除权来保障合同目的能够尽量快速地实现,从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的高效与活力,避免合同义务由于被违约方长期拖延履行导致设定的合同目的难以实现,进而导致整个经济活动运行受到消极影响。但合同解除制度存在有明显的逻辑缺陷,基于该缺陷的单方行为给合同相对方以及相关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主要表现是部分合同主体滥用合同的解除制度,随意解除合同关系,从而导致合同相对方陷入损失困境并且由此形成一系列的程序对抗。所以,应当对合同解除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合同诈骗罪是97年刑法确定的新罪名。本文对该罪犯罪构成、表现形式和此罪与他罪的界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司法实践对该罪的数额、行为、界限等问题提出了看法,旨在对司法实践中认定该罪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矿业权物权变动与行政审批之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司法实践有关案例所提出的法律难题的法理分析,来发掘和探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矿业权转让行政审批与登记效力的区分.矿业权转让是典型的市场行为,但合法的矿业权转让合同却要经过申请、审批、登记、发证等多个行政法律环节.不同的法律行为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确界定骗取贷款和贷款诈骗犯罪这两类案件,对于有力打击经济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以及限制刑事司法权的盲目扩张、保护民事主体的经济自主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司法实践的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对骗取贷款和贷款诈骗两类犯罪的形式区分,深入到实质界定,并结合损失数额的厘定,最终归纳界定这两类犯罪的明确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是通过被害方与加害方缔结协议来解决刑事纠纷的新模式。契约性是其本质属性,自由、平等的契约精神贯穿其中。刑事和解体现的契约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被害人与加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正义,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主要以侵犯国家秘密类犯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但是在"试题及答案的定密、以渎职罪名评价作弊行为、保密期限的确定、情节严重的认定、‘枪手’答案的性质"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已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准确、有效地依法打击考试作弊,应尽快出台考试法,并在刑法分则中单独设立"妨害考试罪",规制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4.
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分别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传统制度 ,但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而维护交易秩序方面 ,可谓殊途同归 ,但毕竟根植于不同法系 ,从逻辑构建到制度设计都有所差异。我国合同法对两个制度的引进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对我国司法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先后出现了“银广夏”、“麦科特”、“中科创”等一系列欺诈案件,引起股市的巨大动荡。接连出现的这几个大案都表明证券欺诈犯罪已经以更新的特点出现在刑法领域中,对此我们不能不予以密切关注。以麦科特欺诈上市案为例,分析证券发行阶段的欺诈行为的骗局要素、骗局特征和骗局类型,可以增强对这类欺诈案件的骗局机理的理解,把握其中的规律,并进而提出立法和司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司法实践中,可以通过对行为人侵犯的权利和违反的义务,对合同标的履行态度,签订和履行合同时的资格以及行为人主观目的的比较来界定行为的属性。  相似文献   

17.
线人协议是明确线人与侦查机关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由于我国对线人的管理与使用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多.线人与侦查机关实际上可能形成三种合同关系:悬赏合同、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在线人协议的内容确定上,线人的刑事责任豁免能否写入协议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对线人与侦查机关违约行为及其救济,追究违约责任的方式与一般的协议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合同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合同既是行政权力广泛干预经济社会的产物 ,又是运用契约形式控制政府权力的手段。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相悖形成了包括行政单向与双向合意之间、行政优先与契约平等之间、依法行政与意思自治之间、合行政目的性与利益交换原则之间的价值冲突。要调解价值冲突就必须加强法律控制 ,强化程序规范 ,加强制度创建 ,适当扩展契约自由的空间 ,平衡经济利益 ,建立行政契约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试论后合同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法》将合同关系作为动态发展过程予以调整,将诚实信用适用于合同关系的各个阶段,科学地规定了后合同义务。此义务有告知或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忠实义务。但《合同法》没有规定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