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鲍申 《瞭望》2002,(41)
美国总统布什10月7日在 辛辛那提举行的一个集会 上就伊拉克问题发表了态 度十分强硬的电视讲话。布什讲话 的目的是为了打消美国公众对可能 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疑虑。他 称,虽然美国并非马上就要对伊发 动军事行动,战争也并非不可避 免,但如果伊拉克不销毁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美国将率领盟国“解除 伊拉克的武装”。布什是在国会即 将讨论伊拉克问题之际和美国内 对可能对伊拉克动武颇有争议 国际社会对此也表示普遍反对的 情况下发表上述讲话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英国传统上最密切和最强有力的盟友。从冷战到反恐,再到伊拉克战争,美国均得到了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前,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重建进程受阻,国际社会对美英将如何走出伊拉克的困境颇为关注。在此背景下,美国总统布什于本月18日至21日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关于美国要军事打击伊拉克一事,国际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国际社会为什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种反对是否会阻止美国“倒萨”的军事行动,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战略企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以来 ,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战备紧锣密鼓 ,为了寻求对伊战争的国际支持和合法性依据 ,美国曾经进行一连串的外交努力 ,争取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不过 ,美国已经表示 ,即使得不到联合国授权 ,他也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果然 ,海湾地区又一次战争终于在 3月 2 0日打响了。这场战争成为全球目光的聚焦点。对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的后果 ,全球观察家纷纷发表评论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文也试对这次战争的深层原因和战争的性质及其后果问题作一个分析。一、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深层原因虽然国际社会曾经为避免新的海湾战…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20日,就在美国总统布什发出最后通牒的期限还差40分钟之际,美国军队发射的巡航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炸响,美英对伊作战的“斩首行动”开始,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在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下,美国为什么又一次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普遍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声中,美国的反应特别强烈。美国为维护自身和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从军事、经济直至心理上对伊拉克施加强大压力,在海湾地区进行了布什总统称之为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大的联合军事力量部署二一”。  相似文献   

7.
美英战机 2月 16日突袭巴格达,这是自 1998年 12月以来美英首次袭击“禁飞区”以外地区,也是美国新总统布什上台以来对伊拉克采取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美英对伊拉克的这次军事打击是在伊拉克逐步加大反“禁飞区”和反制裁力度,国内国际形势趋于好转,以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即将访问中东的背景下发生的。美英此刻袭击伊拉克,目的就是要表明美国新政府的强硬立场,打击伊拉克的“气焰”,并试图通过这次军事打击来警告那些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   布什上台还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对伊拉克“禁飞区”以外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健 《瞭望》2003,(17)
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之前,总统布什就称,伊拉克的新政权将为这个地区其他国家的自由树立榜样,并举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为例推论伊拉克。美国为什么要把伊拉克作为自由榜样的培养对象呢? 正如布什所讲,伊拉克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度,在中东国家中又有油又有水,可谓得天独厚。另外,  相似文献   

9.
《瞭望》2010,(36)
<正> 虽然付出惨痛代价,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非一无所获,应该说是得的有限,失的更多 "今夜,我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已经结束。‘伊拉克自由’行动结束了,现在伊拉克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安全负有主要责任。"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了这番对于伊拉克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1)
本刊驻巴格达记者王波报道: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已进行了一个多月,但到现在还没发现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有力证据。美国有些坐不住了,因为距离核查结束还剩下不到一个月,如果等到1月27日核查人员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再要对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近日在国会陈述伊拉克问题时说,“伊拉克战争能够重整中东秩序,使之符合美国的利益”。中东的报刊认为,鲍威尔的论调是一个信号,美国不仅要借攻伊推翻萨达姆政权,还要按照美国的战略设想,描绘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版图。美国认为,无论从能源供应还是从地缘政治来讲,中东都是美国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其中东战略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伊拉克则是美国实施其中东新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调整能走多远及效果如何,仍面临不少变数近来伊拉克问题急剧升温,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备受高度关注。这是因为,一是共和党输掉了中期选举,表明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公决”失败。拉姆斯菲尔德和博尔顿两个“鹰派”头面人物随后被解职,代表两党的“伊拉克研究小组”12月6日提交政策建议报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对美国说“不”万成才在举世瞩目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过程中,俄罗斯自始至终采取了异常坚决和强硬的立场,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立场,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外交活动。俄罗斯为何如此坚定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首先,俄罗斯主张多极世界是它对美国说...  相似文献   

14.
反战民意     
1月18日、19日,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反对 战争、呼唤和平的大规模游行示威。这是自 美国决意军事打击伊拉克以来,全世界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反战示威。 在美国,大约10万名美国人18日在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布什政府加紧准备对伊拉克动武,要求通过联合国来解决伊拉克问题。一些示威者表示,虽然布什政府正在海湾地区加紧军事集结,但他们仍然希望来自美国绝大多数公众的压力能够迫使布什政府在最后关头放弃打击伊拉克的计划。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后,联合国安理会就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进行了数天的紧急磋商。但由于安理会成员国在有关问题上分歧严重,对伊磋商陷入僵局。安理会的分歧主要反映在:联合国如何对美英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霸权...  相似文献   

16.
刘楚  雅菲 《瞭望》1990,(4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引起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在,整个海湾局势呈现紧张而又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 一、美国加紧进行针对伊拉克的进攻性军事部署,并大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严重威胁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及中东地区内石油、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在带头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刚一结束,就有消息说,布什政府打算对它的拉美政策班子进行调整。舆论认为,虽然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与拉美关系有了裂痕,但美国的这一行动表明美国又重新将目光投向拉美,美国与拉美关系仍会恢复到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张刚 《瞭望》2006,(13)
伊拉克战争已爆发3周年,而伊拉克离美国最初宣扬的建立中东国家“民主样板”的目标却仍相去甚远 3月20日当天,伊拉克境内的暴力袭击事件造成十多人死伤。这在伊拉克3 年来已是平常事,因此也就没有丝毫“纪念日”的气氛。反倒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民众连日来不断举行游行示威,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要求外国军队立即撤出伊拉克。阿拉维,这位伊拉克前临时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9.
美情报机构寻找战争借口的做法,酷似伊拉克战前情形的再现美国和伊朗围绕伊拉克乱局和伊朗核问题的唇枪舌剑愈演愈烈,双方的备战工作也在加紧进行。美国是否会在短期内对伊朗动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海湾地区再次战云密布,美伊之战似乎又逼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伊拉克采取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巴以关系,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美国和叙利亚的关系。美国能否经营好伊拉克关系到美国能否经营好整个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