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拥有利益表达的"话语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与重要表征.但当前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农民话语权在制度内缺失的某种回应.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农民话语权缺失的根源,并提出对策性思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探索者、参与者、实践者,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受益者、评判者、拥护者。尊重与发展农民话语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当前农民话语权利存在着缺失或残缺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正确地认识与有效引领农民的话语权:一是克服基于对农民旧的偏见产生的话语歧视与话语傲慢;二是在理解农民中尊重农民特有话语方式;三是引领农民话语权以提高农民话语的社会正能量,从而在尊重农民话语权中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特色与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3.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财产之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当前,农村宅基地能否流转和抵押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农民在农村宅基地立法中的话语权应成为当前民主立法中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飞 《思考与运用》2006,(11):4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否能真正突出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笔者在对我区示范村和部分推进村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从农民主体地位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农民话语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但就目前来说,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从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这种话语权的缺失是与现代公共行政中隐含的强烈的精英意识、权威性的“专家理论”、集权主义倾向和强制性的统一标准分不开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在对既有公共行政模式的批判和审视下,提倡开放性的民主氛围和文化共享,倡导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共攻策对话机制,它为创建一个相对多元化的话语格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农民话语权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同票同权视阈下的农民话语权实现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票同权"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参政权利的尊重,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舞台和渠道,有助于增强农民话语权。但是从形式上的增加分量到农民群体真正融入国家政治生活,并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不仅因为造成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还因为在"同票同权"的时代下,农民话语权的实现还有赖于许多因素:有赖于"同票同权"从官样文章走向现实操作层面;有赖于"同票同权"成为强势群体的共识;有赖于"同票同权"成为农民的主体性意识;有赖于农村政治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人的存在是由个体、群体和类主体所构成,由此出发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主体,它具有个体虚拟话语权、群体虚拟话语权和类虚拟话语权三种存在形式。其中,个体虚拟话语权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群体虚拟话语权处于个体虚拟话语权和类虚拟话语权的中介地位,类虚拟话语权则是虚拟话语权的理想形式。它们之间通过个体虚拟话语权与群体虚拟话语权、群体虚拟话语权与类虚拟话语权、个体虚拟话语权与类虚拟话语权三种话语权形式之间的互动表现出来。在网络空间,人通过虚拟实践生成了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数据环境之间的三重良性互动关系,建构、确立和发展起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佘云霞  刘晴 《唯实》2008,(10):64-66
体面劳动强调“社会对话”,即将话语权赋予劳动者。然而,人口众多的中国农民工却没有话语权。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工自身缺乏组织意识,也缺乏政治参与的自信。而且,现行制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筑起的一道无形隔离墙,更使农民工对城市失去基本信任,造成其“参与”的冷漠。此外,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在拓宽信息渠道方面的问题,都制约了其对话语权的有效行使。而作为一种社会弱势文化的承载者,受惯性影响,农民工在公共舆论领域只能选择缺席。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话语权,其实质是对人的一种影响力。目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效和有力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挥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要抓住传统文化复兴工程的契机,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与语言魅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话语权内涵、把握国际话语权特点、挖掘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因素,有益于有针对性提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科学路径,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璇 《党史文苑》2014,(4):67-6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模式,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适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节奏,就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使用网络话语并产生互动的同时,出现了大学生网络话语权失范,以及教育者对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使用忽视的问题。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对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效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着制度安排和角色赋予的绝对话语权,但微时代话语传播权的弥散,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性话语权、知识性话语权和个体性话语权等主体话语权的变迁。教育双方话语圈子"代沟"的存在,将阻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一种凸显多维代际话语主体共存的后喻文化理论,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前喻""并喻"和"后喻"三喻主体形态,为应对"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对弱势群体的话语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增进弱势群体话语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通过这种分析,引起对弱势群体话语权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话语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为,能否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民心工程,让8亿农民从中切实得到实惠,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关键之一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农民的话语权。因为,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幸福指数是否提高了,他们也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语表述是推动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变革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具包容性的国际话语,既是对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依附理论等理论困境的回应和批判,也是对当前国际经济话语权失衡、国际政治话语权失序、国际文化话语权失范等现实困境的回应和批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国际话语,旨在倡导构建共同繁荣的世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倡导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推动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倡导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从而构建一种以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为旨归的共同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宋立新 《学习月刊》2014,(14):120-120
一、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 互联网的裂变发展.使传播放大效应成几何倍数增长。这样的舆论背景下,处理舆情危机.做好企业宣传.必须要深入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的特点。仅以微博为例.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100件热点事件的话语权分布分析发现.媒体微博作为二次传播的中坚力量.握有42%的“话语权”:意见领袖占24%.政府占21%。  相似文献   

17.
农民抗争政治一直是农村政治的"隐藏的文本",有关农民抗争的研究范式叠出。众多范式并非单线的学术进化史,而是因研究焦点、价值预设、分析方法和研究路径等不同而产生的范式"众生相"。通过农民抗争研究中对抗争策略的关注,回归到对农民抗争的发生和农民群体行为特征的研究。近代以来,地方权威与地方社会形成了一个"利益分离结构",特别随着国家资源的输入,地方权威与地方体(1)之间的利益分离越加明显,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结盟。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村劳动力的经济生产活动脱离了地方体,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离散家庭,进而影响到乡土地方权威的再生产。两种结构性的变迁决定了农民抗争的发生和抗争路径,使新时期农民抗争呈现出新特征:话语权影响力的缺失将进一步降低农民抗争的底线和增加集体行动的成本,冲突抗争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但冲突性的农民抗争一旦发生,传统地方权威在治理农民抗争上面临着失效和失语,外出农村精英将用更强的话语权影响力来引导农民抗争,新的抗争形态具有不可协调性和持续性;政府对农民抗争的传统治理术将失去操作空间,对农民抗争的治理成本会越来越高。对农民"抗争"的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底线秩序。  相似文献   

18.
王志军 《学习月刊》2012,(21):22-23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话语权领域的争夺日益突出.即通过争夺国际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行动的合法性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能否掌握国际话语权.被普遍认为是关系一国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国要有大国的形象和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是个警钟长鸣的背景话语,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需要建设坚定中国道路话语权,建设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遵从国际法准则的中国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话语权是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故而,在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过程中借助说理成为提升话语权的一种实现路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来自各种社会思潮及其时代困境的挑战、理论与现实张力巨大、说理的媒介路径匮乏等困境。为此,要推动意识形态理论话语创新、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以缩小意识形态理论与现实的张力、加强媒介建设以构建媒介说理公共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