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指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民政治文化涉及政治和文化两个领域的内容,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政治文化归根结底的作用就是促进"和谐".要建设和谐的公民政治文化,关键在于推进政治社会化,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新闻媒体以及党和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要议题.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响强烈,并就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寄予了"四盼".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棚户区改造,不仅意味着棚户区百姓告别恶劣的居住环境,更意味着一个城市又挥洒了浓重而抒情的和谐之笔,同时也树起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高大丰碑。以民为本,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之所在。棚户区改造的实践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心就是以百姓为本,对百姓充满感情。对老百姓情感深厚,就会形成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对老百姓情感淡漠,就会造…  相似文献   

5.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新阐发,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于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使命、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多问问群众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全国从上到下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构建和谐社会.中央和各省就不用说了,构建和谐地区,构建和谐市县,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单位……"共建和谐社会"之类的标语更是挂满了街头.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做"报纸上有文,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真可谓全国一片"和谐"声了.  相似文献   

7.
陈劲松 《求实》2005,(Z1):165-166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随后,各地均积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然而,柳州市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生态却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董曦  冯成  景伯平 《当代贵州》2005,(20):28-29
社会是企业的母体,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扮演好"企业公民"的角色,是企业实现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确保企业长青的必要条件.在"企业公民"的含义中,最核心的意义是"要对范围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争做优秀"企业公民",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韦廷柒  孙德江 《探索》2007,(5):152-154
韩国新农村运动(下称"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城乡和工农关系密切的和谐社会".韩国"新村运动"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构建.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施长信 《党史博采》2009,(3):29-29,40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1.
"以公民为本":政府责任、治理理念与和谐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荃  鲁锦寰 《新视野》2005,(6):39-42
在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构和谐社会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同时更是政府的"当然责任".为了这一宏大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对当下政府的治理能力予以考量并作出适当调整.如果说,政府治理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多方面做出努力,那么,观念的更新恐怕是其当务之急.政府治理应当率先从调整政府的治理理念入手,以"以公民为本"作为政府治理理念的价值基点,超越传统的"以民为本",校正"以人为本",并以此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最基础性价值支柱和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2.
执政成本:执政理论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目前情况下执政成本问题是必须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我们深感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效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就必须正视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制度困境:"终审权寻租"与"地方控负".突破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新闻法治.  相似文献   

15.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老百姓的利益比天大!"这是旺苍县普济镇党委书记昝绍福的座右铭,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他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身体力行践行"三个代表",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爱民书记",县委多次表彰他为"优秀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执政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此次全会的一个新的提法和要求.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如何形成和谐社会,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何筱娟 《党史文苑》2007,2(11):57-58
加快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当前,应着力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魏涛 《唯实》2007,(8):106-110
各级政府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政府角色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动力.因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重构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健全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政府角色模式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周方青 《求实》2006,(Z4):171-172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是我国社会正处在"矛盾凸显期"的现实要求.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承认矛盾、承认差别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乃至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又需要从制度层面及其运行机制上探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这一基本途径,按照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机制"和"一个格局".即通过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对各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应急机制,并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