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苏 《各界》2013,(1):14-18
一个人的一生,做完三件事就可以回去了。哪三件——自欺,欺人,被人欺。南怀瑾曾经这样感慨。  相似文献   

2.
王爱军 《各界》2014,(10):50-52
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中,北宋的晏殊和晏几道可谓当仁不让,世有“二晏”之称。与父亲晏殊高居宰相,一生风光不同,晏几道经历了家道中落的悲凉,饱尝世间冷暖。好在,天性孤傲的他不以官场为意,一生只痴迷于写词。同时代的好友黄庭坚曾说他“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因为这份“痴”,他不仅在名家辈出的宋朝词坛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夏景 《党政论坛》2008,(8):53-53
好久以前,我曾对朋友感慨,人的一生可能十二岁就过完了,以后延续的,不过是我们未解的疑问而已。后来看到比利时作家弗郎兹·海仑斯说的话:“人的童年提出了整个一生的问题,但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等到成年。”如童话所言,孩子洒落一路的石子,找回密林中的家,我们则凭此虚线,回望走过的旅途。  相似文献   

4.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虽然叫作“一生”,却要走很多的路。通过不同的路,拼搏争取,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6.
人生三说     
人生三要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人和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人生如筛     
作家毕淑敏说:“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人的一生,不论贫富贵贱,总是离不开筛子。  相似文献   

8.
阚侃 《民主》2014,(9):60-60
<正>罗曼·罗兰说过:"我们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律不仅是一种领导素质,还是一种领导能力。人的一生是为欲望而生的一生,也是与欲望抗争的一生。所以人这一生,既要坚持理想忠贞不渝,又要甘于放弃非分之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亦是如此。领导干  相似文献   

9.
黄兴旺 《党政论坛》2011,(12):64-64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相似文献   

10.
耐住喧嚣     
文里 《党政论坛》2008,(2):63-63
耐得住寂寞,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但我要说,还要耐得住喧嚣,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从喧嚣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3,(14):62-63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岁,甚至I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  相似文献   

12.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N80岁,甚至1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  相似文献   

13.
敢峰 《瞭望》1982,(10)
有志气的人为共产主义事业拼搏。无志气的人为个人的“安乐窝”奔波。 鹰的一生,志在高空;人的一生,贵在进击。  相似文献   

14.
孔庆东 《党政论坛》2009,(24):41-41
子女们: 财富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人经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当中固然可能累积或多或少之财富.然而当生命终结,辞别人世之时,这些财富将再全数归还社会,无人可以例外。  相似文献   

15.
记住一个人     
徐长顺 《党政论坛》2014,(12):57-57
一生有一个人影响着你,决定着你的命运。 那个人不可能是父母。 如果细想是有道理的,你也可以想一想目前走过来的人生,看谁影响着你,直接关系到了你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人的沮丧心情会导致自己的决策陷入歧途。所以,在心情不好时不要去处理重要问题,更不要决断一些事关自已一生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董永在 《求知》2011,(2):4-5
所谓“民生”,是指人的生存与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和尊严、幸福等方面的内容。民生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男女老幼的生活质量,关乎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一直对民生问题非常关注,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良知如刺     
梁昌军 《党政论坛》2009,(14):18-18
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锋锐的、伴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应着自己的恶行。 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做“良知”。  相似文献   

19.
张弘 《党政论坛》2008,(8):27-27
江渭清,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投身革命。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西省委书记等职。他一生性格耿直,无私无畏,敢说真话,即使是对领袖,他也一样直言不讳。  相似文献   

20.
范敬宜 《党政论坛》2010,(22):43-43
人一生会听到很多评价和意见。意见的来源,简单的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方面来自爱你的人,因为希望你进步,所以他们会指出你的不足。还有一大类意见,来自恨你的人。我说的这个“限”,不是血海深仇,是和你有过节、巴望着你倒霉的人,恕我简称为你的“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