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证人资格模糊、拒绝出庭作证以及作伪证等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究其原因,我国民事诉讼有关证人制度的立法上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从明确证人资格、完善证人出庭制度以厦确立伪证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证人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影响了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立法建议有:明确界定证人的范围,强调证人出庭作证,完善证人权益保障机制,确立证人宣誓制度以及加大对证人伪证行为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反思了我国民事诉讼的证人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及司法上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提出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完善证人主体适格制度,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制度,确立对伪证的惩治制度,以此推进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其功能是弥补法官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帮助法庭查明案件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我国民事诉讼率先引进了类似于专家证人的制度,以补充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本文试从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形态入手,分析引进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带来的影响及其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法院的职权取证、证人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一些成熟的、司法实践中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学说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已成为现代各国民事诉讼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证据,我国现行的民事证人制度,由于司法传统、诉讼模式、价值取向的选择原因, 导致证人立法内容疏漏或缺陷,造成诉讼中法官职权主义居主导地位,证人权利义务被极度忽视,从而严重制约了证人作证制度效果的发挥。一方面要对证人不履行作证义务予以法律规制,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关证人权利方面的相关立法,以完善证人权利、义务统一性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革新 《前沿》2003,(5):79-81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特有的一种证据制度 ,我国在民事诉讼中也确立了这一制度。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鉴定人制度和证人制度的比较 ,论证了专家证人制度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孟德娟 《前沿》2011,(13):112-1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法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简要考察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对于证人保护的相关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曹海雷 《求索》2011,(4):137-139
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制度的基本要义。由于观念的误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制度缺陷。本文探究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缺陷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资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英美法系专家证人资格的介绍与评论,力图从中获得启示,以针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存的突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于我国庭审制度的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看,刑事证人实际出庭作证的非常少,这既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影响了庭审的质量,也严重制约着庭审制度的改革。本文着重分析了刑事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和核心,而证人证言又是证据种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说真话率低,被法院采用的就更低。这严重妨碍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制约了办案效率,影响了当事人正当权益的实现。我国证据制度中有关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诉讼中 ,证人出庭作证是法庭认定案件事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确保刑事证人出庭作证 ,使案件得到公正审判 ,必须在制度上对出庭刑事证人的法律地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刑事警察出庭作证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警察出庭作证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例。我国刑事警察出庭作证具有法律上的依据;刑事警察属于负有作证义务的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刑事警察出庭作证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回避内容。刑事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仍然应当是证人或者鉴定人;刑事警察出庭作证的作证内容涉及问题广泛;刑事警察出庭作证还应当转变观念、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5.
亲属免证是指基于证人与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关系而免除其证人作证义务,它是证人免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属免证制度是中西方共同的法律传统,它的设立是价值权衡的结果。我国亲属免证制度的立法设计应明确亲属免证权的主体范围、免证范围和程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证人作证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资格问题作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尚无统一的标准。文章就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资格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内容包括证人资格的条件、法人能否成为证人、鉴定人与证人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难的情况很普遍,已成为刑事诉讼中难以医治的痼疾。为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可靠,使其更具证据效力,也为了保证法庭审判质量和法庭审判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多层面的剖析,同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规范证人出庭的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证人拒绝作证 ,特别是拒绝出庭作证 ,已成为多年来困扰刑事司法审判的一大难题。证人不出庭作证 ,对控辩式诉讼架构有很大影响 ,它使直接言词原则无法得以完整的建立。排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作证证人的证言笔录的法律效力 ;赋予询问通知书和出庭通知书以强制效力 ;规定拒绝出庭作证是一种妨害刑事诉讼秩序的违法行为 ,并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制定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 ,是我国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冤假错案,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成为了刑事诉讼研究的一大热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侦查取证行为、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司法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该制度的推行却困难重重。通过对相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确存在某些立法缺陷,建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问题已影响着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实现.针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完善刑事立法时应明确规定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或刑事责任,同时,完善对证人权利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