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己走入了千家万户。根据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其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网民的年龄结构呈低龄化趋势。网络以它的互动性、便捷性、信息的多样化,对青少年的学习及生活产生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然而,网络使用与管理的缺失,网络中一些内容的不健康,以及网络的其它一些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又造成了极大的妨碍与威胁,有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上网成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IT业的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日益密切,青少年上网热也正在校园内外不断升温,有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上网人数已占网民总数的27%。就像电视等媒介普及初期一样,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媒体刊登了关于上网吧使孩子荒废学业、夜不归宿、偷窃钱财、甚至暴亡的案例。新华社2002年4月报道南昌一17岁学生余斌猝死在网吧的事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南方日报》记者在暑期对一些网吧进行了暗访,发现网吧在上午9点左右即已满座,且大多是青少年。有的人在上网玩“脱衣麻将”。在一位十五…  相似文献   

3.
人的INTER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得到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0年7月27日在京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一年。截止200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上网的计算机有650万台,网民人数达到1690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移动终端、信息家电等其他设备上网的用户人数为30万。另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近2.6亿人连上了互联网。截止99年,在网民人数的排名上,中国已经继美、日、英、德等国后…  相似文献   

4.
《时代潮》2001,(7)
面对青少年的上网狂潮,家长、学校、社会莫衷一是,褒贬不一。有人说网络是21世纪的通行证,也有人说网络是温柔的陷阱。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末期以来.互联网这一方便、快捷、互动的网络世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全世界的上网人数里几何级数  相似文献   

5.
人类正进入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用户每年以50%的速度疯狂地增长着,到1998年底,估计全球上网网民已1亿至1.2亿人。在我国,截至1999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40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146万台。发展之快,令世人惊叹,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研究网络社会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财富,闪耀着中国先哲们的睿智之光,蕴藏了宝贵的价值理念,对今天的网络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多媒体信息时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大约有90%的中国人都在使用现代通讯,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705万户。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日益强化了知识的数字化和编码化,加速了可用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加快了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的传播,使得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相对缩小。新事物、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整个人类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变化的状态。从根本意义上讲,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处在知识信息激增和信息技术广泛采用的信息时代,中学政治教师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9月,我国上网人数已达1580万,青少年学生约占19.3%,而教师上网人数却只占总数的5%。对此报道该调查结果的人民日报海…  相似文献   

8.
网络在台湾日益普及,岛内青少年"网民"人数大大增加,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岛内青少年上网主要存在着网络色情难抵御、网络暴力扩大化、网络交友不慎、网络传播法律意识淡漠、网络依赖程度高等问题.为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台湾教育部门、社会团体、互联网运营商等参与到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工作中,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使“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出来。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如何发展的问题将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互联网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在全世界蔓延,人们在信息化、知识化的潮流中不得不学会适应以求得生存与发展。青少年在这场技术的突进与观念的落后之间的落差所带来的革命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1999年的全国网络调查统计显示,…  相似文献   

10.
给“网络热潮”降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972年电子邮件出现,到 1992年 www网络媒体网的诞生,再至今备受爆炒的电子商务,互联网正以比我们的想像快得多的速度爆炸性地发展,挑战着我们已有的生活秩序。 2000年都市最新的时尚是“上网”,最活跃的企业是“网络公司”,最令人信服的奇迹是“网络致富”。 以年轻人为参与主体的“网络风暴”   事实上,中国的网上用户 1994年还不过 1万人,而 1998年便猛增至 210万人。从 1996年至 1998年每年网上用户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了 300%。第五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上网人数接近 900万,有人预测, 2000年我国的网…  相似文献   

11.
肖军 《台声》2009,(8):29-30
当前,祖国大陆网民人数已达3.16亿,而台湾上网人数业已突破1580万。如何促进两岸互联网行业交流与台作,并借助互联网更好地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已成为两岸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7月7且,首届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300余位互联网业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坐而论道”,通过审视梳理两岸互联网的过去与当下,共同探讨两岸网络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两岸网络媒体合作模式。2009年盛夏,两岸互联网产业的深层台作,正在悄然酝酿。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信息世纪,互联网日益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及其方方面面。互联网有着以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受众数量巨大且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等等,我们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重视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注意发挥它的作用。一、互联网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互联网应用人数快速增长。“2005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2004年同期增长8·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达2300万。互联网所催生的新业务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金融、财税、能源、交通、教育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也不断提高,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该说,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调整之后,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互联网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连接起来,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和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在新闻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今社会,改变…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0,(9):69-69
欧阳友权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使互联网成长为“宏媒体”和“元媒体”。时至今日,中国上网人数已逼近4亿,文学网站的签约写手超过百万,而通过网络、手机等数码终端阅读网络作品的读者已接近5000万。这样的传媒语境已经使网络文学超越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传统伦理哲学与网络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正进入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互联网用户每年以50 %的速度疯狂地增长着 ,到1998年底 ,估计全球上网网民已1亿至1 2亿人。①在我国 ,截至1999年6月30日止 ,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400万 ,上网计算机总数146万台。 ② 发展之快 ,令世人惊叹 ,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研究网络社会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财富 ,闪耀着中国先哲们的睿智之光 ,蕴藏了宝贵的价值理念 ,对今天的网络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仁者爱人”所起到的指导作…  相似文献   

16.
谢先江 《电子政务》2005,(3):104-114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现有上网人数约7 950万人,这些上网人员中,对网络安全表示满意的只占21%左右,有35%的人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谢先江 《电子政务》2005,(4):104-114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200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现有上网人数约7 950万人,这些上网人员中,对网络安全表示满意的只占21%左右,有35%的人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已势若燎原,增长迅猛。全球已有1.5亿网s民,我国已有网民400多万,今后五年内将达到三千万人,上网人数将仅次于美国列全球第二。互联网已被人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备个方面,其中包括国际间的间谍情报活动,从而成为关系国家主权、军事、经济和金融等安全的特殊战场。国际互联网络因其广泛性,为国际谍报战提供了广阔的、全方位的战场。互联网还使谍报战在斗争的方式上、手段上发生重大变化,使隐蔽战线的斗争变得更加尖锐化、复杂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大了国家安全概念的外延,赋予…  相似文献   

19.
齐先朴 《新东方》2007,(4):62-64
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尖端科技之一,不仅是重要的信息媒介,更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仅4000万,到2000年时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超过3亿,截止到2005年10月,使用互联网的网民已突破10亿人。  相似文献   

20.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铁路政治工作会议上传出一条新闻:石家庄站党委书记王跃胜,成功创建了国际互联网上第一个个人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思想政治工作之窗”。截止10月底,该网站的访问人数已超过2.2万人次。 王跃胜从1997年开始学习计算机,年底接触互联网。经常上网,他感到互联网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世界。各种思潮踏着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