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广州起义80周年,1927年12月11日,广州的工人、农民、革命士兵和进步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被称为"广州公社".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2.
1927年12月11日,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低潮时期领导的一次武装暴动,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和实行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也是工农武装在城市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开创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勇于创新、坚贞不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将永垂青史!广州起义虽然已过去80个春秋,但温故而知新,其对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然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工农武装暴动”思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性质、内容不同的两个政治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形成的、关于武装夺取政权道路问题的两种策略思想。前者基本上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模式,强调在革命高潮到来时,直接依靠工农暴动夺取政权。后者主要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主张把武装斗争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4.
试论黄麻起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革命成功失败的全局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带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队伍最早走上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总结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革命初期,联共(布)、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中表现了这样一种思路:通过革命军队和工农武装起义,迅速占领广州,建立苏维埃政权,汇合广东各地的农民暴动,首先取得革命在广东一省的胜利。然后,再由湖南、湖北重新进行北伐,将革命向北推进,掀起革命新高潮。这种思路简言之,就是广东“速胜论”。为此,联共(布)、共产国际在中国土地革命初期的三大起义中,最重视的是广州起义,一度把占领广州,取得革命在广东的胜利当做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联共(布)、共产国际这种思路是脱离中国实际的,广州起义的失败,是这种思路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两湖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高潮,工农群众向着要政权、要土地、要武装的目标,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但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两湖地区,夏斗寅和许克祥相继发动反动叛乱,武汉政府也日益显露出其反动倾向,革命处在严重关  相似文献   

7.
1927年12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广州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苏维埃政府对于此后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广州苏维埃政府,对于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权。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领导国民党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赤卫队在左江地区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和左江革命委员会。至此,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一种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本文内容是论述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形成过程中周恩来的贡献。一、倡导建立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中国革命处在国民党新军阀的极端白色恐怖统治下,中共中央依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实行武装起义、创建工农革命军、独立领导革命的总策略。继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地的党组织相继领导了许多地区的秋收起义。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一些领导人都在不断总…  相似文献   

10.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演化合力推动的结果,它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1.
冷小丰 《党史文苑》2009,(1):8-9,12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演化合力推动的结果,它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新中131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王光荣 《世纪桥》2004,(1):8-11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的腥风血雨中,从海陆丰和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coBeT)政府的最早尝试,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一直以实行革命政纲,武装工农大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革命战争为己任,在古老的中国创造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终于使千百年来只为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变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幕。  相似文献   

13.
东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较早建立红色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其政权建设经历了由秘密形式的农会代政,到临时政权的革命委员会,再到正式政权的苏维埃政府,无论哪一个阶段和哪一种形式,内容虽有差异,本质上都是工农民主政权,且始终未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在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晋西游击队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其是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是党领导创建的山西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5.
闫晓亮 《党史文苑》2023,(S1):37-39
<正>1928年遂川工农县政府制定实施的《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以下简称《临时政纲》),集中代表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政权主张,体现了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方针和任务,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部真正代表工农利益的施政大纲,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一大贡献,其中核心内容也为后来中央苏区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诸部宪法所继承。  相似文献   

16.
斩木为兵直接武装工农群众,编制了第一支真正的工农革命常备军;揭竿为旗公开亮出党的面目,迈出了实质性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一种以党为尊、党指挥枪的建军根本原则和制度由此落地生根,一支官兵平等、上下一致的新型人民军队由此孕育成型。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各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斗志信心。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越走越宽广,逐渐领跑了中国革命前进的航向。  相似文献   

17.
马中柱 《广东党史》2008,(2):46-47,45
近80年前党的六大对广州起义已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广州暴动是必要的英勇的尝试,是为保障革命胜利的斗争,是使革命深入,直接创造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不过客观上广州暴动在革命失败过程中成为‘退兵时的一战’”。六大否定了把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尤其是把广州暴动视为“盲动主义政策”的错误看法。叶剑英作为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他亲身经历了广州起义,近半个世纪前,  相似文献   

18.
在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成立有其因素和条件。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客观条件;同时,党对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政权的主观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另外,在政体模式上,也是对苏联苏维埃的机械袭取。  相似文献   

19.
肖平  刘建国 《党史文苑》2012,(14):12-14
本文分析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提出的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认为苏区政权建设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提供了实践平台;从中央方针政策、政权组成人员及施政纲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苏区政权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指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为苏区政权的发展壮大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发挥了重大作用;阐述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理论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苏大会"一再推迟召开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革命失败不久,共产党人在全国各地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以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为起点,工农武装割据迅速形成气候.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随着全国武装斗争的进展而发生了重大转变,共产国际认为"中国进到了深刻的全国危机的时期"①,并据此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我们故然不能够预言全国危机转变到直接革命形势的速度,然而,现在可以并且应当准备群众,去实行革命的推翻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而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独裁"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