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东南亚纵横》2001,(3):35-36
2000年以来,尽管泰国的燃油价格上涨,泰币贬值,但世界主要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厂商,依然看好泰国的投资环境,并大举投资泰国。泰国投资局BOI预计,仅这些巨头在泰国设立的工厂,每年将给国家带来85亿铢的税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日本选择泰国作为重点援助对象的主要原因,着重分析日本对泰国援助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指出随着日本对泰国援助领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援助方式的逐步改变,援助不仅促进了泰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实现了日本政府的战略目标。尽管日本的援助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但它也有助于泰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之日起,已历经半年多金融风暴,期间引发了东盟其他国家及韩国、日本的金融危机形成大规模的亚洲金融风暴,由此泰国经济陷入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近期泰国经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导下表现如何世人关注,本文试从近8个月泰国经济困境的主要问题、政府应对措施及近期经济前景作一全面分析。金融危机中泰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泰镜自7月2日贬值后汇率一直波动不止,以秦铁汇率为指标,其后的经济形势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2日到10月中危机初始期,这一阶段素昧汇率保持在29习5铣/美…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以来泰国华人商业银行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华人商业银行始建于二战前后,半个世纪以来历经政府更迭、经济兴衰,在较封闭的国内金融体制下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泰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以这些泰华商业银行为核心的泰华金融王国也是泰华企业集团中最耀眼的一环。然而,在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泰华金融王国受到重创,危机洗礼的三年来泰国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也使得原有泰国商业银行格局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本文主要将探讨泰华商业银行在这一时期的沉浮以及对它们变革、趋向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泰国出口贸易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期间,曾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度发展。90年代后半期以来,泰国出口贸易增幅大降,1997年下半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则出现衰退。其原因主要是泰国出口贸易原本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阻碍贸易的发展,金融危机后又出现新的贸易问题。泰国金融危机前出口贸易一直存在着的问题首推出口产品的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泰国输出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业资源产品,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以致近十年来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趋于减弱。其次是出口产品有明显的集中性,电子…  相似文献   

6.
泰国新总理班汉及新政府的经济政策马燕冰今年7月2日,泰国举行了大选,泰国党取得了胜利,该党主席班汉·西巴阿差成为泰国第21届总理,泰国党与新希望党、正义力量党、社会行动党、泰国民众党、民众党和泰国领导党组成新一届联合政府。拼搏成功的商人政治家班汉·西...  相似文献   

7.
满其旺 《亚非纵横》2014,(5):114-122
泰国自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来多次历经军人政权与民选政权的交替,形成了政治恶性循环。近年来,“红衫军”与“黄衫军”围绕着泰国政权更是频频展开各种政治斗争,泰国政治中的民粹主义倾向不断加强。本文旨在通过泰国政局中的频频上演的“红黄对决”为切入点,揭示泰国政治中的民粹主义表现,剖析泰国政治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泰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泰国与中国相互直接投资.是1975年7月1日两国建交后新兴起来的,是两国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泰国在华投资吸收境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泰国是较早到中国投资的国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泰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也在增加和提高。从泰国对中国投资地域的扩展来看,最初主要投资于中国的经济特区,接着扩大到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后来又伸延到沿江、沿边以及内陆省会城市,目前已遍及中国二十来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近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泰…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通货膨胀的测度方法,比较分析了泰国和马来西亚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其中共同驱动因素主要是惯性通货膨胀、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本币贬值和国际石油食品价格的上涨,不同之处是泰国通胀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大于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通胀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0.
泰国新总理班汉及新政府的经济政策马燕冰今年7月2日,泰国举行了大选,泰国党取得了胜利,该党主席班汉·西巴阿差成为泰国第21届总理,泰国党与新希望党、正义力量党、社会行动党、泰国民众党、民众党和泰国领导党组成新一届联合政府。拼搏成功的商人政治家班汉·西...  相似文献   

11.
一、泰国现代政治发展历程概述泰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应追溯到1932年由泰国民党发动的6·24资产阶级性质革命。这次革命采用了政变形式,在政变成功以后成立了以披耶·帕凤中校为首的临时军政府,签署了泰国临时宪法,确认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束了泰国持续约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泰国政治从此进入全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二战期间,泰国在銮·披汶政权统治下,对内实行军人独裁政治,鼓吹大泰族主义,并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对外投靠日本,妄图借助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南亚扩张势力。鼓吹“日本第一,泰国第二”。从而构成了泰国政治发展中…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9):8-8
去年下半年,以出口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泰国,就已经受到了美国和日本经济不稳定的影响,并开始下调2001年的多项经济指标。今年伊始,国外的购买力明显减弱,使头两个月泰国出口下降了4%,导致整个工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只有55.6%,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6个百分点,而且这一下滑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年的4月份。作为工业生产主要指标的制造业产出,今年1~5月份比去年同期平均只增长了1.16%,而出日额的增长量却下降到-0.92%,大大低于去年底经济界的预测水平。 今年上半年,泰国表现较好的经济指标,是汽车销…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2010,(3):120-120
●1日,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在泰国中部罗勇府乌塔堡海军机场举行。军演内容包括救生、登陆、转移战区居民、维和等。来自泰国、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的约1.4万名军事人员参加演习,其中韩国今年是首次派员参加。本年度联合军演为期11天。演习主要场所包括泰国中部主要海陆空军事基地及演练场。中国、文莱、智利、德国、老挝和新西兰等国派观察员观摩这次军演。  相似文献   

14.
泰国在2000年保持了经济复苏的势头,尽管工业生产增长有所缓慢,但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仍持有4.2%的增长率。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国内需求仍然疲软。尽管财政赤字状况有所改善,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宽松、低利率。泰国经济持续改善的关键是减少逾期未偿贷款数额和公司部门的改组。  相似文献   

15.
泰国傈僳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傈僳族的由来 傈僳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两省、缅甸北部和中部地区、泰国北部山区。在中国,傈僳族主要分布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腹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共634912人。缅甸傈僳族约有38万人,主要分布在缅北高原的克钦邦及迈立开江、伊洛瓦底江流域的葡萄地区至八莫一带,有些散居在萨尔温江流域的掸邦高原等地。  相似文献   

16.
泰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72-1986年是从替代进口工业化向面向出口工业化转移的酝酿和调整时期;1987-1991年是面向出口工业化战略初步实现,外向型经济初步建立的时期。1992年以来,泰国经济面对着种种内外矛盾的困扰,需要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来保持外向型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一战略是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来实现的,其主要目标是全面改善企业体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对外经贸联系,争当地区性的国际金融、贸易和投资中心.一、面向出口工业化战略的实现及其主要成就泰国从1972年开始执行第三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政治系统运作的“利益结构一权力结构一制度结构”关系视角,对泰国政治近年来持续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政治和解的障碍主要有三:存量改革引发利益分歧,政治格局有待“再平衡”,宪政体制缺乏民主协商;并指出,中泰战略合作有助于泰国在“增量改革”过程中弥合社会裂痕,进而平稳有序的促成政治和解。  相似文献   

18.
泰国时尚,让你联想到什么?目前一些已在国际市场上流行起来的泰国时尚品牌,从款式到设计,非常时髦,时代感强,丝毫不见传统泰国风味,不过,却保留一贯的传统材质(如泰丝)与精细的手工艺。 由泰国贸易局出口促销部门主办的推介会,目前以新加坡为第一站,正式推荐泰国当前最顶尖的8种时装品牌与8种皮革品牌,寻求新加坡合作伙伴,并积极开拓侮外市场,包括欧洲、美国等。 2000年泰国贸易出口总额达700亿美元,成衣产品占了15%,皮革制品则占了6%,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女装有时尚感 此次推介的女装时尚品牌中,…  相似文献   

19.
何德勇 《东南亚》2009,(2):27-3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分享东盟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印度积极发展与泰国的关系,两国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印度发展与泰国的关系只是印度东进战略的一个部分,但泰国却是印度进入东盟的桥梁,印度欲通过发展与泰国关系,对东盟施加自己的影响。本文对印度提出“东向政策”以后印泰关系的发展历程、原因及前景做了阐释,并对印度发展与泰国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1997—2016年中国—泰国双边旅游与进出口贸易数据,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VECM模型和脉冲响应实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泰进出口贸易一直存在贸易逆差,双边旅游市场发展也不平衡,在旅游和贸易上泰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一直处于高位。泰国入境中国客流量和两国进口、出口贸易均存在正向的长期协整关系,中国出境泰国客流量和两国贸易逆差存在负向关系。泰国入境中国客流量对中国进口泰国贸易的正向冲击有很强的持续性,但对中国出口泰国贸易的正向冲击作用只能持续两年左右。中国出口泰国贸易增长会在短期内引发泰国入境中国客流量增长,但不具有持续性。中泰贸易逆差仍有继续扩大的张力,其进一步扩大会抑制中国出境泰国客流量的增长,不利于中国出境泰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中国出口泰国贸易引发的主要是"观光休闲"游客,中国进口泰国贸易引发的主要是"会议商务"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