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威慑力。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能有几十年的安全,不能不说是享受了三线建设的好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2.
夏飞 《党的建设》2009,(11):59-60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威慑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国家能有几十年的安全,不能不说是享受了"三线建设"的好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是前无古人的。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1960年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  相似文献   

3.
陈立旭 《湘潮》2023,(3):8-11
<正>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实行这个决策,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能有后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其中就有三线建设的因素。回顾历史可以更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在核威胁下形成的新思路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首先威胁中国的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苏联在中苏两国边境挑衅不断。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霞飞 《党史纵横》2008,(1):42-45
毛泽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中国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5.
从1964年到198O年,我国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备战性质的经济建设。史称“三线(1)建设”。对于我国为什么要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起了什么作用,应如何看待三线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有的甚至对三线建设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三线建设只是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和浪费,没有什么积极成果可言;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是一个失误,等等。这些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和有待澄清的。。中加强战备势所必需大凡一个国家,悠悠万事之中,再大也莫过于两件:一是生存,二是发展;而生存利益是高…  相似文献   

6.
正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三线建设为我国留下的物质遗产,至今仍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行"一带一路"的基础。关于三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这样的论述:"60年代前期,国际形势出现新的动荡,美国对越南北方侵略战争逐步扩大,我国周边形势日趋紧张,备战问题摆到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今天的题目是“湖南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上个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湖南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今天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我们湖南湘西地区又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座的几位有的是当年湖南三线建设的领导者、亲历者,有的对三线建设有很好的研究。请大家谈一谈,向读者介绍当年湖南三线建设的一些情况,一些经验,或者说是总结某种教训,我想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张惠舰 《前线》2014,(2):125-126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进行过为人熟知、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但首都北京开展的小三线建设却鲜为人知。所谓“三线”,是按照中国地理区域的特征,从战备角度划分的。一线是沿海地区,二线是中部地区,三线是后方地区。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地区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北京小三线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是快速建设阶段;60年代末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属于稳步推进和局部调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80年代中期是全面调整和结束阶段。  相似文献   

9.
彭德怀在1965年被任命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之后,奔赴三线建设重镇四川省攀枝花市。本文讲述的是彭德怀在体察三线地区老百姓生活时的一个插曲,展现了他对民生的殷切关注和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重庆作为三线建设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建设和调整改造中受益匪浅,甚至有论者认为,三线建设是自重庆开埠以来的第三次(重庆开埠、抗战时期、三线建设)大的发展机遇。2006年11月17日,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就重庆三线建设有关问题,专门采访了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马述林。他原任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长期在发展改革系统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工作,是重庆经济界的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中西部进行了一场跨越三个五年计划长达近20年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后来,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决策推进了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为三线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始至8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实施的一项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周恩来总理作为三线建设的主要组织者,从决策到实施,始终关注和指导着三线建设,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三线建设对冶金工业来讲,可以说是继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的又一个建设高潮。攀枝花钢铁公司是冶金工业三线建设最大的项目,也是整个三线建设工程中的一朵奇葩!说起攀钢建设,应当追溯到“大跃进”以前。地质部的勘探队在50年代中期,根据40年代地质专家调查的资料,在北自四川省西昌,南至川滇边界的金沙江200公里的安宁河谷和金沙江河谷地带发现了几处大铁矿,主要有西昌的太和、德昌的白马、盐边的攀枝花(这是地质队所在村,因有木棉树,俗称攀枝花,因而得名),储量很大。还在金沙江河谷发现了炼焦煤。因此,引出在这一带建设钢铁厂…  相似文献   

14.
1964年至1980年,在我国西部11个省区实施的三线建设,共投资2052.68亿元,建成星罗棋布的大中型项目1100多个。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向世界挺起了胸膛,那么,在60年代初,当战争的阴霾向我们逼近,重新构建我国的经济布局,把军事工业向西部转移而形成的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则是共和国向列强们扬起的不屈的头颅!"这是一位三线建设亲历者发自肺腑的豪言,也是对那个时代特殊背景下三线决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三线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是从 6 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初 ,在中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的一场规模宏大的以备战为中心 ,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运动。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贯彻实施 ,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仅将研究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一、关于三线建设的原因三线建设的起因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三线建设的发起有备战原因也有改变经济布局的原因。马英民认为 ,三线建设首先是为了战备 ,即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但是三线建设同时也…  相似文献   

17.
三线建设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成为党中央考虑经济战略纵深配置的首选省,强调了第一代领导人决策三线既有备战的因素,也有改变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文章阐述了以三线建设为契机,四川的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及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对三线企业的挑战和给三线企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郑婕 《世纪桥》2010,(12):4-9
<正>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制定实施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指导思想进行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基本设施建设。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作为三线建设的决策者之一,对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闽北的小三线建设及其对当前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时期,闽北(今南平市俗称闽北)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地位,成为福建省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和福建省将沿海城市的部分重要企业迁至闽北,并在闽北投资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南平地、县(市)两级也抓住小三线建设的机遇,复建、新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小三线建设为闽北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闽北的经济实力,改变了闽北落后的社会面貌,推动了闽北社会的进步。同时,小三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闽北的经济建设也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西南最大的钢铁基地,三线建设重要项目。 1964年,时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的程子华受命入川,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他肩负重任,为西南三线建设特别是攀枝花钢铁基地的筹划和建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