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2014年3月,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名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将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由国务院决定选择100个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该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地处三峡库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因此,若将"两区"地区纳入国家首批国家生态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市按照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科学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域,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沿长江43公里,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必须从奉节发展实际出发,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重庆市主要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大都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旅游潜力巨大。特色旅游是依托地方自然生态、历史文脉等旅游资源,挖掘或构造特定旅游项目及产品,针对特定旅游市场的旅游形式。特色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14,(4):126-126
正重庆市彭水县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并重战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全面提升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开创了林业产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以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安排为重点的交通组织,既直接影响区域之间的人口流、货物流等有形的"流",也间接影响信息流、资金流等无形的"流";并且既影响各种"流"的流向,也影响其流量。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将通过对区际运输成本、贸易效率、开放水平等广义"交易成本"的改变,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中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重庆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下简称"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以下简称"渝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持续建设,重庆市《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的印发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的实施,从国家和市级层面对渝东南地区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定位更加清晰。加强生态保护与发展,成为渝东南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和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渝东南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了该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改  相似文献   

7.
张波 《重庆行政》2014,15(6):33-34
正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会的工作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工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2013年9月在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五个功能区域是在"一圈两翼"区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庆市黔江区作为国家、市定位的武陵山片区重要经济中心和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的重点开发区,是渝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典型代表,也是渝东南科技创新工作的浓缩版。本文拟对黔江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解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2013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着力生态涵养,服务经济发展,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10.
正【诤言议事】2013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结合重庆处于"双欠"阶段、"四个关键节点"实际,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是市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加快区域发展经验和重庆实际做出的一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和审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正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力量,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活力的关键,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地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庆市丰都县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要求镇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生态涵养和环境保护,因此,如何探寻一条镇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丰都镇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丰都县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目前,丰都县共有30个镇乡街,行政区划面积2900.86平方公里,乡镇总人口83.53万人。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重庆市奉节县被划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对于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奉节县,这意味着什么?面对这一全新定位,重庆奉节县有怎样的具体举措?对此奉节县委提出了要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全面提速,在坚持加  相似文献   

13.
易兵 《重庆行政》2016,(1):23-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庆市黔江区作为国家、市定位的武陵山片区重要经济中心和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的重点开发区,是渝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典型代表,也是渝东南科技创新工作的浓缩版。本文拟对黔江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解剖研讨,从而窥斑知豹,进而提出整个渝东南地区的工作对策,以期为我市五大功能区域建设,为实现渝东南保护与开发、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下简称渝东北),包括万州、开县、云阳、梁平等11个区县,地处渝鄂川陕四省市交界地带,是重庆的东北"门户"。近年来,渝东北各区县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契机,从大库区、大山区、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生态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离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准确把握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客观分析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郑小波 《重庆行政》2014,15(6):31-32
正工业是新一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是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产业深度调整信号,对工业来说,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发展模式,都面临着全新的锐变与升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立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全新功能定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各区县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在区域联动、抱团发展中寻找特色工业差异化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提高工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八大“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号召下,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将重庆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其中,渝东南地区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继而,渝东南武陵山区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着力生态文明建设。渝东南地区如何在完成保护生态这个重要任务的同时,及早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这是建设好生态保护发展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行政》2014,(1):I0006-I0009
正重庆市万州区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着力生态涵养,服务经济发展,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奉节县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三峡水库容量3940亿立方米,长江奉节段43公里容量50亿立方米。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抢占区位节点,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的需要;是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需要;是在立足建设“三大空间”、培育发展“四大产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空虚的长期突出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作出的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9.
《重庆行政》2014,(2):F0002-F0002,I0001-I0003
正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县牢固树立"越贫穷越要发展,越贫穷越要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发扬"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建设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市特色产业基地"的武隆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速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正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黔江区、石柱自治县、秀山自治县、酉阳自治县、武隆县、彭水自治县等6个区县(自治县)划分定位为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一)"我最关心的是市政府将如何支持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建设。"在本次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汤亚兵说,秀山自治县作为全市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保障财政刚性支出已力不从心,要承载起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的重担,自身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必须从市级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