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重庆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下简称渝东北),包括万州、开县、云阳、梁平等11个区县,地处渝鄂川陕四省市交界地带,是重庆的东北"门户"。近年来,渝东北各区县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契机,从大库区、大山区、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生态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离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准确把握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客观分析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重庆将迈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都市功能核心区范围包括:重庆  相似文献   

3.
郑小波 《重庆行政》2014,15(6):31-32
正工业是新一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是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产业深度调整信号,对工业来说,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发展模式,都面临着全新的锐变与升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立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全新功能定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各区县要充分利用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优势,在区域联动、抱团发展中寻找特色工业差异化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提高工  相似文献   

4.
曾信祥 《重庆行政》2014,15(5):80-82
正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2000年,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版块"。翌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版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2013年,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性地提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  相似文献   

5.
敖翔 《重庆行政》2016,(2):14-15
正承接中央"五大发展理念",重庆市委提出了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将万州、丰都等11个区县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丰都位于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环境保护任务重,发展压力大。近年来,丰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确立了"135"发展思路(即1个主题:"生态涵养、绿色崛起";3个定  相似文献   

6.
正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的两个生态功能区(以下简称两生态区)。按照新时期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两生态区必须加快发展以资源可承载、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广、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吸纳就业多、物流不敏感为显著特征的生态工业,重点发展除能源、矿产、化工以外的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含汽车)、电子信息、特色轻工等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按照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将全市科学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域,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沿长江43公里,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必须从奉节发展实际出发,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  相似文献   

8.
正渝东南武陵山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入围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具备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而且渝东北渝东南围绕以全域旅游实施供给侧改革,通过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将进一步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帮助乡村实现精准扶贫,建设特色旅游集镇等都具积极意义。一、渝东北渝东南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目前,渝东北、渝东南旅游产业主要呈点状分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级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持续建设,重庆市《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的印发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的实施,从国家和市级层面对渝东南地区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定位更加清晰。加强生态保护与发展,成为渝东南实现国家战略部署和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渝东南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也成了该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改  相似文献   

10.
牟宏 《重庆行政》2015,15(2):17-19
渝东北多数地区都位于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集大山区、大库区、大农村于一体,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和脆弱,既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面临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历史责任,是重庆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在“五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建设的大格局中,在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把渝东北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绿色生态经济体系,是渝东北各区县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6个区县的经济总量,相对于其余4个功能区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区县甚至仍没有破题。在渝东南地区,一般制造业也没有什么基础,现在"无中生有",非常困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矿产品加工,但随着经济下行,矿产品价格下降,而且矿山开采,对生态破坏非常严重,不符合"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都布局在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勉强为之,违背规律。但聚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但有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2014年3月,重庆市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联名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将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由国务院决定选择100个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该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地处三峡库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因此,若将"两区"地区纳入国家首批国家生态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八大“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号召下,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将重庆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其中,渝东南地区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继而,渝东南武陵山区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着力生态文明建设。渝东南地区如何在完成保护生态这个重要任务的同时,及早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这是建设好生态保护发展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波 《重庆行政》2014,15(6):33-34
正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会的工作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工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2013年9月在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五个功能区域是在"一圈两翼"区  相似文献   

15.
正【诤言议事】2013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结合重庆处于"双欠"阶段、"四个关键节点"实际,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是市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加快区域发展经验和重庆实际做出的一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和审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地方政府应当全面正确履行其职能,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核心原则,担当起保护好三峡库区青山绿水的责任,并肩负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与特色资源加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9月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标志重庆将迈人“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时期。“五大功能区”是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确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相似文献   

18.
敖翔 《重庆行政》2016,(4):14-15
承接中央“五大发展理念”,重庆市委提出了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将万州、丰都等11个区县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丰都位于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环境保护任务重,发展压力大.近年来,丰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确立了“135”发展思路(即1个主题:“生态涵养、绿色崛起”;3个定位:国际旅游文化名城、重庆生态低碳经济重地、三峡库区明珠;5大任务:工业立柱、城市聚气、农业夯基、旅游靓牌、生态铸魂),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作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其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包括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共6个区县,约198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80万。全委会明确该区域重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生态产品,发展生态经济,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这就要求各区县要重新调整经济结构,重新规划产业布局。如何根据生态保护发展要求科学选择山地产业,充分挖掘山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潜力,做到保护与发展双赢,做到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是渝东南“一区五县”目前研讨的重大课题,笔者也对此做了大量调研,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重庆市主要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大都分布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民俗、文化等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旅游潜力巨大。特色旅游是依托地方自然生态、历史文脉等旅游资源,挖掘或构造特定旅游项目及产品,针对特定旅游市场的旅游形式。特色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