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东城区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实干事创业“竞”字文章,积极探索开展科级公务员跨单位交流,有效激发了公务员队伍活力。“启动区级层面科级公务员跨单位交流任职工作,是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具体举措,各单位要破除思想束缚,着眼全区大局,平稳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而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在于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塑造依法办事、勤政为民的公务员形象。随着公务员法的颁行,积极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成为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吕兴久  苑丽梅 《世纪桥》2008,(13):57-5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努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教育培训和培养锻炼,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创建高绩效机关,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务员能力,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创建宽松环境,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干实事,干成实事是人民群众审视公务员精神的关键所在;立足本职岗位,是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承担管理国家事物和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责;抓住重点,是在全社会树立公务员队伍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证;不断查找不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包括政府、党群及有关行业部门,沈阳市现有国家公务员近5万人。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市情,沈阳市出台《国家公务员竞争上岗试行办法》。 所谓竞争上岗,是指各级政府机关国家公务员在职位聘任、职称晋升过程中,采取公开竞争、择优聘任的一种选拔任用方式。该办法对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如制定方案、公布职位、公开报名、公开演讲、  相似文献   

5.
6月12日,云南省纪念《公务员法》实施5周年座谈会在昆明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桥头堡建设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党委的重要任务。对辅导员个人发展进行路径设计、政策和制度安排,是落实中央16号文件规定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的具体措施。因此,必须从宏观上,即从体制上、机制上来设计,使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制度。要通过岗位设置、考核办法、晋升制度等方式统筹考虑其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及路径。本研究从湖北经济学院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辅导员个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路径图,提出把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与院系中层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结合起来,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综合性法律,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这部法律,对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在于:职位分类,职级对应;严格入口,畅通出口;注重激励,保障稳定;监督救济,责权相应等等。《公务员法》的颁布施行,必将对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逐步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十五”期间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包括建立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高素质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和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以改变我国目前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扩大人才资源总量。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在扩大人才资源总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就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扩大人才资源总量,为各行各业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要。要提高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在条件保障和队伍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在分析和阐述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与使命后,研究认为:制定队伍发展规划、优化队伍结构配置、建立培养和培训长效机制、促进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等措施,是实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辅导员队伍,关键是要合理确立辅导员职业定位,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准入、职业发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评价等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加强社区建设必须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一、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状况分析(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状况近年来,经过社区换届选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是整个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层政权执政的成败。由于体制、机制和历史遗留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许多不足,如基层公务员队伍“年老体虚”,科学的“进出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知识储备比较薄弱,专业知识欠缺,缺乏系统培训,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有待提升等。为此,加强基层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应优化队伍结构,科学分类分层,建立系统性的培训机制,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树立服务理念,用服务化解基层矛盾,努力建立一支能进能出、专业化、知识型、舅合趔、服彝剥白白篡屡公彝帚队伍一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贵德县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系统谋划、科学施策,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敢担当、勇作为,坚决破除等靠要思想,为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县域中心工作凝聚强大合力。一是坚持标准"选"好人,建立优秀干部队伍。同时,着力推进"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和"四类干部"选任工作力度,扩大公务员考录,  相似文献   

14.
加强政府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政府能力建设的对策:一是综合治理中国行政环境因素;二是确立政府能力建设的目标,制定政府能力建设规划;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四是积极开展政府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 :“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完善公务员制度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这对我国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务员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指明了深化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的目标和方向。要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 ,必须在健全法制、强化机制、改进管理、加强监督、提高素质等方面下功夫 ,努力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真正建立一个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和施教机构建设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改革。我们只有更新理念,与时俱进,从各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公务员培训工作,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务员队伍。在这方面,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公务员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重要保证。"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组织人社部门把公务员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谋划,通过"三个突出、三个强化",统筹推进,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公务员培训工作质效,着力打造一支具有淮安特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眼     
在许多地方开展遴选工作的“报名范围和条件”之中,“年龄不超过35周岁”往往是“硬杠杠”。对基层干部而言,35岁有时成为了一道坎。公开遴选公务员,本是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加大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的重要举措之一。不过,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年龄条件的严格规定,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有意愿的去不了,刚培养的留不住”“二次择优卡住优秀基层干部”等问题。一些干部不禁发问,35岁何时才能不再是道坎?  相似文献   

19.
党建动态     
《党员干部之友》2010,(8):25-25
山东省审计厅加大审计队伍专业化培养力度以"五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以专业化建设为核心,不断加大公务员培养力度,使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审计机关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1562人,占4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729人,占19%。其中财会、审计专业人员比例为48.3%,经济管理专业人员比例为29.4%,法律、计算机、建筑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人员达到13.5%,专业结构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20.
党建动态     
《党员干部之友》2023,(2):28-29
<正>强化基层导向推动基层公务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东营市紧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目标任务,突出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提升基层公务员管理效能。坚持拉“长板”,做细政策。树立鲜明职级晋升导向,优先考虑在基层实绩突出、担当作为的“老黄牛”“实干者”,2019年以来县以下职级晋升累计1307人次,打破基层干部成长“天花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