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清初迁海与郑氏势力控制下的厦门海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为消灭郑氏势力,实行迁海政策,企图使郑氏由于军需枯竭,不战而败。但使清政府始料不及的是,郑氏海商集团乘机垄断了对日本和东南亚的贸易,不仅组织山海十大商进行贸易,而且成立东西洋船队,出租海船,收取租金。在郑氏的苦心经营下,厦门逐渐发展成为清初东南沿海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之一。  相似文献   

2.
郑成功与郑氏集团的海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郑氏海商集团的创始人郑芝龙,在明王朝日趋没落,中原的农民起义以及东南沿海的海寇活动风起云涌之时,先是为寇海上,继而受抚招安,通过投效明朝封建政府,镇压和兼并其他海寇集团,并利用其拥兵海上这一特殊条件,将当时通洋贩贸活动的控制权揽为已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富甲东南,威势遐迩的郑氏海商集团.迄至明亡之际,郑芝龙及其郑氏集团迎奉唐王朱聿键闽,建立南明隆武王朝.从而使郑氏一门声势,更加赫奕东南.  相似文献   

3.
从明初洪武年间以至明中叶的隆庆、万历之交,在这长达二百年的时期内,“寸板不许人海”,始终是明朝封建政府藉以遏制民间海外贸易活动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明朝海禁专制政策的长期限制之下,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步入了艰难发展的道路。至嘉靖以降,随着民间海商纠番诱倭私市贸易活动的日益兴盛,明朝封建政府对此采取了严厉的武装镇压措施,从而激起了民间海商的顽强抗争。海寇商人应运而生,层出不穷,采取亦寇亦商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宋代的私人航海贸易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中国与海外国家之间的海上贸易极其繁荣,家政府在各个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将海外贸易置于官方的严密控制之下。但是宋朝统治者一般不从事航海贩运活动,市舶贸易“全藉着商来往贸易”,①因此从本质上说,市舶贸易是以私人性质的航海贸易活动为前提的,本文试就来代私人航海贸易的发展、类型,以及海商的构成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私人航海贸易的发展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海外交通的空前发达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则为私人航海…  相似文献   

5.
十六世纪以来一直到了鸦片战争之前,当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商人──海商,是否已经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当时的海外贸易的航运业,是否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初期资产阶级的航运企业?这两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说,十六世纪中国沿海一带的走私贸易商人的“海寇”,可以称得上是资产阶级先锋队(注/A)。有人认为明朝后期的海外贸易的性质,是“有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性能”(注/B)。也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海商,已经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注/C)。有人认为明末之时“尽管…  相似文献   

6.
在那些替达官贵人从事海外贸易的人们当中,尤其是“官商”,有些人是没有人力依赖关系的商人,他们仅仅是向达官贵人借资本以经营海外贸易而已。例如十七世纪五十年代,所谓“郑氏五大商”之一的曾走老,曾经数度向郑氏领取资本,从事国内、外贸易,在1655年或(其)以前,曾走老向郑氏领出本银数“万两,前往苏、杭二州,置买经锑泊湖丝洋货,将货尽交伪国姓讫”。又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初三、四等日,曾走老就伪国姓管库伍字会手内,领出银五万两,商贩日本,随经算还讫。又十一月十一、二等日,又就伍宇舍处领出银十万两,每两每月…  相似文献   

7.
“禁止南洋贸易”后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立军 《东南亚》2001,(4):30-35
清初 ,清政府海外贸易政策屡有变化。先是在 16 6 1年为消灭台湾郑氏势力实行“迁海”政策。郑氏覆亡后 ,清政府于 16 83年大开海禁 ,但到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 )又下令 ,禁止商民往南洋贸易。对于“禁止南洋贸易”所造成的后果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它的实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阻碍了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事实是否如此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上述史学界所产生的共识 ,其根据主要来源于雍正初年要求开放海禁的一些地方大臣(例如蓝鼎元、毛文铨等 )的奏疏、著述等。我想仅依据那些要求开放海禁的人的论述 ,便得出上述结论 ,未免有些草率行事…  相似文献   

8.
华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唐代。在菲律宾礼智省马亚辛(Maysin),曾发现福建南安人郑国希的墓碑,立于唐高宗龙朔酉年(公元661年)。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1087年)设立了泉州市舶司,更多的福建海商到菲律宾经商。宋人赵汝适《诸番志》记载,福建海商以泉州为根据地,从泉州港出发到麻选.三屿、蒲哩鲁、白蒲延、苏禄等地区或国家贸易。①元代,泉州继续同菲律宾麻选.三岛等地区保持密切的贸易关系,元人汪大湘在《岛夷志略》“三屿”条、“麻逸”条对中菲贸易均的记载:“其地去漳为近,故置舶多往”。“华人既多诣吕…  相似文献   

9.
清初,为了切断郑成功抗清势力与大陆内地的联系,清政府于顺治十八年(1661)正式颁布迁海令,在东南沿海各省实行大规模的迁海。他们以“保全民生”为理由,认为“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濒海地方,逼近贼巢,海逆不时侵犯,以致生民不获宁宁,”命令尽迁移内地①,企图使郑成功势力“无所掠食,势将自困”②。在实行迁海的20多年里,从表面看来,海外贸易似乎濒临断绝,但实际并不然。康熙曾这样说过:“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③。由此可知,当时的海外贸易仍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着。一、郑氏势力控制下的海外贸易郑成功…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基本上沿袭了明中叶以来海澄月港请给商引贩贸东西二洋的传统,因而在海外贸易的结构上,仍可以东、西二洋来划分。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海内外形势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拟就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市场结构,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来探讨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结构的发展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1.
安平(今称安海)港位于晋江围头湾内,包括了入港处的石井、白沙和港内东石、安平、水头等地。石井为郑成功父子的故乡,安平、东石和白沙为其活动的据点。安平港是郑氏家族兴起的摇篮。安平港的兴盛使郑氏父子有向外发展贸易的社会经济基础,而郑氏家族的兴起与发展又促进了安平港经济的发展。一史载,郑芝龙“少落魄”、“游广东”,为母舅黄程“贩货至日本,遂于颜思齐等相习”。郑芝龙何以选定从商的道路?这与明末安海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其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在环中国海贸易圈内,传统的贸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活跃在东亚贸易大舞台上的除了起主导作用的福建海商,还有新航路开辟后到达这里的葡萄牙人以及日本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逐渐被纳入到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去,环中国海贸易圈出现了激烈动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康熙开海后,厦门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清政府成立了厦门海关,对海外贸易进行征税,同时,委派管理人员,并制定管理海外贸易条例,加强海外贸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明末清初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既是一个主要的贸易往来对象,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贸易竞争对手。他们彼此之间贸易关系的建立及其发展变化,与当时东方海上贸易格局的变迁以及双方各自在东方海上势力的消长息息相关,是构成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荷兰人于1596年首航驶抵爪哇开始了其从事东方海上贸易的行程,到1602年,先后有65艘荷兰船只分成15支舰队驶往东方①。然而,当时由荷兰商人们各自组成的十个从事东方贸易的小公司,与先期来到东方的葡萄牙、西班牙及美国人相比显得势单力薄,…  相似文献   

15.
兴于唐、发展于宋、完善于元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市舶制度,为明王朝所继承。然而,明代市舶司在机构设置、职能发挥、选官制度等方面较之前代均有明显的变化。随着朝贡贸易的衰落和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市舶司的政治性职能逐渐减弱,经济性职能日益增强;其管理海外贸易的方式相应地由官方贸易为主体演变为以民间贸易为主体。明代中叶以后,不仅私人海外贸易势力直接冲击着明代的市舶制度,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亦直接瓦解着市舶制度所维系的朝贡贸易体系。面对着东南海防与财政危机,迫使明政府不得不调整其海外贸易政策,而主持海外贸易的市舶司机构,也不得不改弦易辙,在职能方面有所转换。明代后期将打击走私贸易的防海机构——海防馆改为督饷馆,督饷馆的设立对我国海外贸易管理机构由市舶司向海关转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海外贸易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经历了我国海外贸易由盛转衰的主要过程。在明代统治的二百多年里,我国海外贸易在宋元时期发展下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既有由官方主持的震惊中外的郑和七下西洋,亦有由非官方的私人经营的遍历东西洋的海外商船。然而,这些发展持续的时间并不很长,到十五世纪末期,我国商船已绝迹于苏门答腊以西,至于隆庆部分开禁后发展起来的私人海外贸易,到万历  相似文献   

17.
明太祖立国之初,为了防御倭寇侵扰,为了羁縻海外国家,实行了一种海禁与朝责贸易相结合的对外政策。一方面,禁止沿海居民私通海外诸国,规定“片板不许入海”;另方面,鼓励海外诸国入明朝贡,随带方物进行贸易。因此,明初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基本是限制在朝贡贸易这唯一合法的渠道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就《岛夷志略》中有关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中的外销商品、进口商品以及由泉州舶商转销的海外商品作一初步的考察,以期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角度来探讨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就《岛夷志略》中有关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中的外销商品、进口商品以及由泉州舶商转销的海外商品作一初步的考察,以期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角度来探讨元代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十六、十七世纪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其原因除了传统的各种因素以及明末清初政治性集团移民而外,主要是由于西方殖民者开发南洋对华人移民的需求和明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所造成的.在这一移民潮当中,中国对东南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