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任仲凯,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总的突然离世,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肯相信是真的。我心目中的罗总,永远充满着激情和活力,怎么可能说走就走了呢?沈飞人都说,罗总完全是因长年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累倒的。我们沈飞5年研制出5个新机型,罗总都是现场总指挥,他的劳累程度,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说起罗总的劳累,就要说到我们沈飞的"711"和"724"工作制。"711"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时;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潘新,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一名技术干部。我们的罗总走了,但我一直觉得,他并没有离开,仍然和我们在一起,还在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引领着、激励着我们。我1996年进入沈飞。沈飞制造飞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飞机,两个兄弟单位关联密切,没多久,我就认识了设计研究所党委书记罗阳。罗阳当时才三十几岁。1987年,罗阳所在部门搞民品设计,市场很大,产品走俏,个人收入  相似文献   

3.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刘一夫,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试飞站员工。罗总常说:"工人是企业价值的直接创造者。"在他心里,不仅装着多种型号飞机,还装着我们生产一线员工。他就关心员工、保障员工利益作出硬性规定,建立了一套制度,一项一项地督促落实。我先说一个"暖腰宝"和行军床的故事。我们试飞站是飞机研制最后一道工序,每架飞机都要在这里试飞成功后交付使用。每到年底,试飞特别集中。数九寒天,空旷的机场跑道上冰冷刺骨。我们机务人员属于特殊工种,不能穿得太厚,更不能穿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米士奇(以下简称"米"):王丙乾同志,您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多年,对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一定非常熟悉,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丙乾:陈云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多年来他对我的教育和帮助非常大.陈云同志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楷模.他曾说过,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就要把领导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分析和决定问题时,要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周全、正确.这充分反映了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曾经用这15个字给我写了一个条幅,我一直保存到现在.他给我写条幅的意义,在于指导我坚持真理,勇于实践,要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不要随风倒.  相似文献   

5.
你不了解沈飞,这很正常。因为这是军工企业,保密的。你真不了解沈飞, 这不能原谅,因为沈飞的名气在沈阳、在辽宁以至在全国都叫得很响。这里说的沈飞,就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有限公司,大家习惯上都叫它“沈飞”。自1951年创建以来,沈飞曾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沈飞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Ⅰ”;第  相似文献   

6.
许书记:我是个电工,在一家工厂的工程项目部工作,十年前就成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同志们都说,我的技术没的挑,活干得漂亮,可一提到发展问题,大家的意见就出来了,说我服务态度不好,干活不积极,还有人说我摆谱儿,甚至说我"吃拿卡要"。其实,我就是跟人家要了两根烟,有时候接活儿时让人等会儿。我觉得同志们的话说重了,我的技术过硬,活儿也没少干,况且他们说的都是些小毛病,不应该影响我入党,您说呢?程景春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21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重大自主创新工程ARJ21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在总装下线的首架ARJ21飞机白色机俸上,红包的“翔凤”二字分外耀眼,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是“翔凤”的四家制造单位之一,振翅待飞的“翔凤”同样凝结着沈飞人的辛勤汗水和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8.
<正>参加《张鸣岐的故事》出版座谈会,对我来说,无论是作为当年亲身参与宣传张鸣岐的新闻记者,还是作为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宣传干部,都感到非常激动。还记得当年我采访的一位省领导曾流着热泪说:"我们共产党人常说要把一切献给党,鸣岐同志就真正做到了。"诚哉斯言!张鸣岐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但辽宁的广大干部群众却仍深深地怀念他。无论是21年前还是21年后,张鸣岐同志都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  相似文献   

9.
<正>不制造矛盾有一次,我们支部和一些部委的支部书记司局长交流,由我主持。我们的几位党员分别汇报后,一位外部委的支部书记站起来问:"请问你们有没有工学矛盾?是怎么解决的?"我说:"您问谁呢?"他说:"不问您,问你们小刘。"小刘想了想说:"我们没有工学矛盾。""没有工学矛盾?张建您说说。"他让我回答。我说,小刘说没有就是没有,如果要我说,我们是不制造矛盾。这话又怎么讲呢?比如说,今天我们在这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15日,是一个令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体职工终生难忘的日子,胡锦涛同志带着党中央对航空工业的关怀来到十里飞机城。在沈飞数控加工厂,胡锦涛与一位生产一线的老工人紧紧握手,传递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航空人的无限关爱。这位工人就是沈飞数控加工厂一单元十工段铣工、现年57岁的高级技师、共产党员胡长国。  相似文献   

11.
贾富平 《先锋队》2013,(28):38-39
他没有豪言壮语,却把根扎在农村。他说:"此生到老属于党,甘为良医济百姓。我生在农村,我了解农民生活,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医生。我的追求和梦想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一辈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汾西县精神病院院长刘来福。1962年,刘来福初中毕业后,看到农民看病非常困难,为了一个小病,也常常要跑几十里,有时还因为看病不及时,小病拖成大病,延误了最佳看病时机,就决心当一名白衣天使,为农民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12.
刘歌 《理论导报》2014,(9):62-63
正虽然已从外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好几年,但李肇星从未远离公众视线。让我们倾听李肇星讲述的外交人生。生命中的外交印记李肇星说,最初竟是误打误撞才入了外交这一行。"我小时候家里穷,10岁时,才第一次看到汽车。"回忆往事他感慨不已,"我当时就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汽车司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理想。""第二个理想,是做记者。"李肇星说,从1953年读中学开始,自己几乎天天看《人民日报》,也一直梦想着当记者,直到进了外交部,每  相似文献   

13.
刘成磊 《当代党员》2013,(11):70-70
我是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上周区领导到社区来调研,不少群众当着领导的面说,“社区干部只晓得坐办公室,哪个来管我们的事哦”。同志们听了也很生气,“一天忙到黑,还讨不到个好”。这两年,社区越来越多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其实,我觉得很委屈,就拿我昨天一天的工作来说吧。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四川某地一名年轻副镇长记录下的六个工作片段。虽然只是个人的"流水账",但好在"原汁原味"、"内有乾坤",可一窥部分基层干部的"领导术"。意外的插话昨天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会议,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今年公路沿线保洁;一是近期县对乡镇暗访工作安排。会上,我对为什么抓这项工作讲得很明确,上级领导如何讲的,如何重视的;周边是如何抓的;我们的现状又如何都讲了。但会议结束时,一个村支书要说两句,我让其说,他主要说了村上经费没有,要镇上出钱,他一说,大部分人都附和,扯了很久,冲淡了会议效果。现在都讲领导要有权威。会后总结,是否自己个性太软?能否不怕年终考核丢分,直接顶回去较好?  相似文献   

15.
小亮是从基层专业厂调到我们试验中心工作的。试验中心是一航沈飞负责飞机各系统、设备工作稳定性、可靠性试验的科室,在人员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上都与生产厂不同。工作环境的变化,对于一个参加工作刚满两年的小亮来说是一个挑战。党支部认真审查了他调动时转来的申请入党的档案材料,决定对他继续进行考察和培养,我被确定为他的入党培养联系人。  相似文献   

16.
左右为难     
正我正在办公室赶材料,有两个中年妇女进来找赵局长。这段时间,市里正开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活动,我忙热情问她们有什么事儿。年龄大点的妇女说:"我们是赵局长的老乡,找他有点私事儿。"我忙领她们去了三楼赵局长的办公室。我敲开门,满脸笑容地对赵局长说:"赵局,您的老乡来看您了。"赵局一脸茫然,对那两个妇女说:"我好像不认识二位。"那两个妇女进了办公室,笑着说:"我们是来替四海酒楼要账的,不说是您的老乡,会找到您吗?"我一听头都大了,看到赵局长在瞪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市委党校第三轮第六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和理论班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市委、代表市委党校,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  党校是我们加强组织建设的传统阵地,是我们的一个政治优势。通过加强和做好党校工作,培养和造就各级领导骨干,特别是大批中青年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党校在市委正确的领导和省委党校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认真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  相似文献   

18.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2,(10):18-22
博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在2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0年的时间是和周恩来共事。博古和周恩来的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第二阶段,博古是周恩来的领导。第三阶段.周恩来与博古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第四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2月,年方36岁的李方勇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由任命制改为选举制的选举中脱颖而出,由副总经理走上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领导岗位,成为航空工业界年富力强的“少帅”。两年多来,李方勇不负重望,在前几任领导20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和新领导层一起,制定了《沈飞“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规划》,提出并实施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并取得成功,得到上下认可,使沈飞在新世纪得以振翅高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