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前情况下,如何适应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构建新型的村级治理机制?如何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如何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地位,建设和谐的、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便是四川省大邑县的一个创新、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乡关系视阈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 《理论建设》2018,(6):70-7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究新型城乡关系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是解决从城乡两元到城乡一体、城乡一体到城乡融合问题的关键。城乡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城乡融合发展是发展目标还是发展路径?这些基本现实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城乡关系的科学界定为前提,城乡关系的科学界定反过来又可以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本课题首先通过对新型城乡关系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基于城乡关系本质意义理解上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并在分析了基于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全域性的功能定位、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无差别的民生均等、无障碍的要素流向、发展机制的科学探索等。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症结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享受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指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一体化,并且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即健全政府问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评估制度,建设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普遍提高,农村面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惯性作用依然强大,城乡差距拉大之势尚难遏制,现行体制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融合步伐,为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服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了具体保障措施,为农村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党建工作,成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城乡统筹发展的软实力,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核心是建立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只有建立健全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纵深推进和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如何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和巩固治理成果,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课题组就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对构建新形势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我国从"旧三农"向"新三农"转换的衍生品,亦是与城镇化相伴生出现的、跨越城乡空间的一类特殊社会现象。近年来,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分化、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问题频频发生、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中有两个核心的概念范畴,一个是"公平",另一个是"城乡融合"。将留守儿童治理体系的构建置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视域下,对于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失情与失教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显著特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治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种资源,进一步有效提升关爱质量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来,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实践探索,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找到了一种适合当前农村形势下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丰富和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也有力地推动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成效。这对于当前在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城乡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城乡融合目前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从持续深化城乡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联动发展、激发农村居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职业农民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高留美 《世纪桥》2010,(15):20-21
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以来,江阴市在优化城乡基层组织设置、创新基层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探索城乡结对共建模式、健全城乡党员服务管理、完善城乡党员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徐明 《前线》2014,(5):102-104
<正>近年来,北京市在集体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力促进了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农村地区城镇化和本地产业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当前对农村集体土地的需求不断高涨的背景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探索北京市农村集体土地利用体制机制及融资模式创新,对于北京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内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云南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理论初探: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与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劳动力市场从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向城乡一体化状态演变的过程,能够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它应具备城乡劳动力流动自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化、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化、城乡劳动力市场监督调控一致化等四个基本特征。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应满足五个条件:加强制度创新以建立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和运作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以建立城乡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促进体系;统筹城乡教育培训资源以建立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以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曲延春 《理论学刊》2020,(1):97-104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还是居民收入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实现城乡由"二元"到"一体"的转变。当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产业融合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农村资源要素单向流出较多、城乡双向流动不畅;城市环境压力不断转嫁、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短板突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这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城乡融合的保障;健全体制机制、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这是城乡融合的关键;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这是城乡融合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陇西县坚持把统筹城乡党建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坚持以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按照"四联四建"(即组织联建,建立城乡对接、互帮互助的组织运行机制;活动联办,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活动开展机制;人才联用,建立双向流动、合理配置的人才流动机制;服务联搞,建立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服务关怀机制)要求,从2004年开始,连续5年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先后共确定551个机关党组织与541个农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为共建村论证争取各类产业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多个,累计投入各类物资、资金6000多万元,建立机关与农村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对子8000多对,使全县1200多名农村生活困难党员实现了脱贫,486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员,构建起了基层党的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目标视阈包括三个主要问题:是否须设终极目标?不同党建领域的目标体系与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自身的目标之间有何关系?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基本目标与工作要求之间的互动机理如何理解?从实现政党有效领导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双重目标作分析,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没有必要另行设置"终极目标"。后两个问题的回答,要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这三个关系范畴,理解和把握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10,(1):12-12
改革开放拉开了调整城乡关系的序幕,农村改革不但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示范。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作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现实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在操作层面,具体应该怎么做?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些方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成都市今年为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所作的重要探索.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对农村的管理方式和治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而作为农村治理基本制度的村民自治制度,却存在着某些制约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突出问题,亟需破解.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如何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