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在抗日战争过去半个世纪之后的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在日本政府未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作彻底清算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却日趋嚣张,不断向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发起挑衅。几年来,改宪的争论、新防卫指针的制定、历史教科书问题、政府高官的靖国神社参拜、海外派兵法等等,一幕接着一幕,不得不令人们睁大眼睛:日本究竟要干什么?日本将往何处去?特别是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之苦的中国人民自然对这些事件更加敏感。我们要捍卫和平,发展中日友好,应该对这些事件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2001年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在中日、韩日之间乃至亚洲和世界上再次引起轩然  相似文献   

2.
通过日本大和民族的自身特征来分析近代以来其侵略思想如何生成并演变为一种民族特性。日本岛国上产生的神话传说被统治者利用并被改造为日本的神国史,强化了神道信仰和皇道思想,再加上后来幕府时代政治理念,即武士道精神,造成了大和民族对外侵略扩张的政治文化特性。明治维新后,这一政治文化同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主义相结合,进而演变为国家神道信仰与资本主义天皇制政体,最后变种为天皇统治下的靖国神社思想和军国法西斯专政体制。总之,日本岛国地理环境、神道信仰、神国皇道思想、武士道精神在漫长的历史中融为一体,演变成了近代日本大和民族侵略扩张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3.
武士道是武士应当遵循之道,是经由平安、镰仓、江户等多个时代,历经千年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武士道精神由宗教、儒学和军事训练三大方面构成,最初是作为日本的民族精神传统和文化遗产走上历史舞台的。近代以来,武士道被日本军国主义曲解利用,成为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工具。深刻认识武士道的精神实质和军国主义的危害性,是正确对待历史文化和避免军国主义复活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同仇敌代,奋起抗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其中,东南亚华侨在人力物力上对祖国抗战的积极支援对赢得这场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中韩爱国军民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悲壮历程,纪念抗日民族英烈之时,探讨日本军国主义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逐步扩大侵略战争,得逞于一时并急剧膨胀,最终以惨败告终的过程,评析日本朝野曾经痴迷其中的“满蒙情结”,即武力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的图谋,对于总结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展望21世纪东北亚和平发展前景,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板垣退助曾于明治末年大正初期大量撰文驳斥当时学界有关武士道的渊源等学说,并以武门之后的身份就武士道的主要特质内容、发展过程以及进化的原因等进行了论述。他的论述糅合了大量实例,试图力证武士道在铸成日本民族优秀的国民性、吸收近代文明建设强盛国家、中兴国运等方面的伟大作用和普世价值,最后还通过“进化”、“文明”等近代时髦概念将武士道与“自由”内在逻辑联结起来。他的武士道论在主观上存在借重武士道为其曾经领导的自由民权运动和思想进行自我定位,在客观上起到了在新时代向日本民众宣扬、普及“武士道”,推进武士道的国民道德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日本向亚洲大陆发动的第一场侵略战争就是甲午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近代日本人的战争观正是通过甲午之战而确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日方也曾多次表示会反省历史,但在翻检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其对外侵略源头的甲午战争部分时,却不见了最重要的"侵略"二字。围绕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国内怪象频生,其背后离不开日本右翼政...  相似文献   

8.
日本侵略印尼的历史真相──批驳某些日本人为侵略战争辩护的谎言黄阿玲引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惨败之后.日本不仅没有做过深刻的反省.反而美化其侵略行动.说这是“解放”殖民地人民.完全无视日本军国主义铁蹄残踏大半个亚洲的历史事实.因此有必要揭露...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日俄战争胜利后,攫取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同时开始了殖民统治。为了巩固殖民地的统治,使"关东州"彻底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根据地,殖民地当局开设了较为完善的从小学到大学的殖民主义教育机构。为了达到侵略中国和对中国人进行殖民统治的目的,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汉语教育的制度,鼓励学习汉语的政策,并在各个学校设置了汉语课程,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不借助翻译与被殖民者进行交流,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统治。通过剖析殖民当局对日本人进行汉语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本质上认清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后的民族主义文学表现在对侵略战争的认知态度、对日本战败的屈辱感受和右翼民族主义的复兴。日本“战后派”的作品很少反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相反还存在有意无意弱化甚至掩盖战争“侵略本质”的倾向。以林房雄为代表的右翼作家变本加厉,民族主义思想走向极端化和系统化。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日本当代文坛“集体失忆”,将目光转向个人内心的不安和日常生活,形成“反抗战后”的文学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极右作家,强调民族精神,美化侵略战争,谋求世界霸权。战后日本文学民族主义的根底是日本民族优越论。  相似文献   

11.
有关朝鲜“三·一运动”的珍贵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提供编者按:今年3月1日,是朝鲜人民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伟大“三·一”人民起义运动75周年。“三·一运动”被中国人称为朝鲜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三·一运动在前,五...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中法战争,以中国军事上的胜利和外交上的失败而告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一离奇的结局多少年来使人迷惑不解。为了探究此次中国外交失利的原因,本文拟从战争中列强的干预进行剖析,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近代史上的中法战争,是法帝国主义侵略越南、中国,中越人民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一  相似文献   

13.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苏京平中韩两国都有过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性灾难。当然,现在已是半个多世纪后的春天,曾经传遍世界的抗战誓言“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如今对老一辈人来说似乎已十分遥远,对新一代人来说似乎又十分陌生,然而历史往往是这样...  相似文献   

14.
1876年,朝鲜便遭到了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侵略,借口“云扬号事件”,日本强迫朝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岛条约》。以后,日本更是利用一系列事件,变本加厉地辟阐和侵略朝鲜,直至19ic年丧心病狂地吞并立国达几千年、有着灿烂文明史的朝鲜,将其变成了自己独占的殖民地。为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统治者疯狂摧残朝鲜的文化、掠夺其经济资源、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斗争,将朝鲜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朝鲜民族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独立与自由,从不屈服的民族,从日本对朝鲜施加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那一刻起,…  相似文献   

15.
德、日对二战侵略历史的态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日同为二战侵略的罪魁祸首,但两国对待其侵略历史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本文着重介绍战后德国如何清算历史和战胜过去,以为仍在错误思维中徘徊的日本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日本乘一战之机,在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南、北两个方向上,初步实施了其对亚太地区的扩张战略。但一战后的华盛顿体制全面否认了日本的在华“优势地位”和“特殊利益”,并对以后日本的扩张施以种种限制。为摆脱国际压力,日本于1923年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明确提出了将美国作为其军备的目标,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国的威慑。但实际上,中国始终是日本所认定的首要攻击目标。即使是对美俄作战,也必须要先征服中国,以获得战争的资源和作战基地。提高战争能力。为此,1926年,日本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对华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7.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30):26-29
我们必须明白,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个有武士道传统的民族,是个"崇尚实力"的民族。光同它讲理是根本没用的,因此必须"有力",这个"力"是力量的力,即提高自身实力,加强军备,让日本人懂得,中国自古就有"犯我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相似文献   

18.
日本民族自古以来,以单一民族,单一国家,单一语言的形式,生活在几个自然灾害不断的岛屿上,既不像大陆游牧民那样,为寻找新牧场而主动迁移;也不像大陆农民那样,因河流改道等旱涝灾害而被迫迁移;更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移民造成的"混血"现象。游离于大陆之外的岛国人文地理环境,使日本民族成了在整个"地球村"都难以找到"亲朋好友"的"孤独者",抱团求生存的无奈,造就了其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各种"格关系"构成的"格文化"形成了日本的基本社会架构。当巨大的自然灾害摧毁了日本人对故土的眷恋时,"死里逃生"的欲望便会表现为"困兽斗"的对外侵略。因此,解析"格文化"是从深层破解日本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种种表现因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韩民国建立已经五十年了。我们对友好邻邦韩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大韩民国的建立是韩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上世纪末,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扩张,日本开始加强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活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日本...  相似文献   

20.
1919年3月1日,朝鲜汉城数万民众,高喊“独立万岁”口号,涌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揭开了“三·一”运动的序幕。中朝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历来是桴鼓相应,互为声援的,朝鲜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爱国运动,自然也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