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边防司令罗定来今年50岁出头了,可他的女儿才5岁出头。初次见到这对父女的人,心里可能都会有点儿犯嘀咕:他们怎么会……莫非……难道……我就如此。但罗司令一脸坦荡的笑容对我说,这是我家三儿,三儿,叫阿姨。三儿长得很乖巧,穿一身傣族裙子,两眼透着机灵。她亲热地喊着爸爸,撒着娇。我仔细观察,也没看出什么疑问。很快我又见到了罗司令的妻子郭大姐。一看到郭大姐,我心里的疑问又减去一半:她和罗司令说话时的那份儿亲切和默契,让你马上明白他们是结发夫妻。那么这小小的三儿,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吗?郭大姐娓娓道来,将我带入往事中。1998年,身为…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和吴巧珍谈恋爱已经有三个年头了,俩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准备在2004年10月1日结婚。不料,二个月前的一天,她突然向我提出中断恋爱关系,我感到意外,问她什么原因,他就是不说。后来,我发现她和另外一个“大款”男人好上了。我恍然明白,她甩掉我,原因是我“穷”。她如此嫌贫爱富,我实在气不过,便在一天下午她上班时,我进了她的  相似文献   

3.
■(电话里传来的女声柔和却明显地带着忧郁,她告诉我,她今年29岁,是个医生,结婚已3年了。她的婚姻出了问题,想向热线求助。) 不要着急,请慢慢说。 如果有人问我,结婚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他,就是丈夫在婚前和婚后大不一样。 我们谈恋爱时,他对我关怀备至,只要与他在一起,我就什么也不用操心,他会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那时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位知冷知热又知心的人托付终身。  相似文献   

4.
我认识一位下肢残疾的女教师,住家距城里很远,工作辛苦极了。辛苦之一是她每天摇着轮椅、顶着烈日进城讲五六节课,不得不忍受口鼻生烟的干渴滋味。可口的水就在旁边,她不敢喝。每次进城,从天蒙蒙亮起她就不再敢喝水。因为,她无法上厕所,那里的设施对她全不合适。我认识一位盲人,50多岁了,日子过得沉重而局促。在既往的岁月里,他没有走出过他家门前几十米的地方。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明白那精彩不属于他。属于他的,只有黑洞洞的9平方米小屋。原因也很简单,他无法走得更远一点,他弄不清楚哪是人行道,或者红绿灯正示意什么。  相似文献   

5.
我的婆婆     
有人很羡慕我,说我有一个好婆婆。是的,婆婆是位勤劳善良、明白大度的老人,与丈夫结婚这么多年,我们婆媳俩从未红过脸。我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尊敬她、关心她,她也像对女儿一样呵护我、心疼我。  相似文献   

6.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些别人眼中的坏人能够很长寿,就足闪为他们不纠结,不会为自己做的坏事感到难过,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那些部不算是坏事。王风仪先生讲过,他知道一个有点儿自私、经常骂她的孩子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活了九十几岁。凤仪先生就去观察她。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1,(8)
每当周末,不少孩子的最佳去处是动物园。我认识一位8岁的小女孩,从两岁开始,每到周末她都要叫着去看动物。可是当我问她,你知道老虎和大泉都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林子里?它们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它们现在面临着什么威胁?这位小女孩只是瞪着大眼睛等着我告诉她。  相似文献   

8.
我是在收拾书桌时看到那块创可贴的。找拿着那块创可贴报是纳闷了一阵儿。我想不起我什么时候以何种途径弄来了这块创可贴,也想不出要拿它来做什么用,且为什么又取而弃之,把它塞到了两本书的夹缝中。我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明白。其实我知道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不可能什么都想明白─—事实上我也真的想不明白,但找还是忍不住要去想。这种习惯好听点儿讲是思索或思考。不好听点儿就是瞎琢磨乱寻思发神经——当然这仅仅是针对我自己而言的。我就这么面对着这块创可贴凝神了许久,终于把它装在了我的衣袋里。然后我有条不紊地背上坤包,心安…  相似文献   

9.
个案之一:始终不能忘记我的初恋男友 我是一个机关的公务员,在母亲的严格监控下长大.从小她就给我安排好了一切,每天穿什么衣服、吃哪些食物、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等等,都是母亲说了算.我开始还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是后来就懒得争辩了.她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相似文献   

10.
行一百次善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去火车站送一个当教师的朋友。因为时间尚早,我便陪朋友在车站广场上闲逛。这时,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走过来,对我们说:“叔叔,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女孩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明白她的意图。多么惊人相似的一幕啊!两年前,在广州的车站广场,我一个人正在候车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对我说:“叔叔,我的钱包被人偷了,能不能借我10块钱打个电话?”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样子,一股热心助人的豪侠之气顿时涌上心头,想到10元钱就能帮助一个女孩解脱困境,我还犹豫什么呢?给那女孩钱后,我为自己的善举感到…  相似文献   

11.
袁泉11岁开始学京剧,还来不及对人生有什么期望,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艺圈。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考到中央戏剧学院,然后毕业,顺理成章地成为演员;孟京辉和赖声川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她,是一年来三部最重要的舞台剧女主角;现在又在姚谦的推动下涉足歌坛,发表了一张在兴趣驱使下自己想要的既"不用太市场化"也"不必非得大卖"的专辑;眼下感情稳定,演艺事业顺利……回顾此前的经历,袁泉的这一路走得相当顺利,甚至连她的父母都觉得她太幸运了,而她自己也温婉地笑着说"对,我和我父母都觉得已经超越希望值了。"其实,在袁泉乖巧的外表下有着绝对叛逆的心,一个能把孤独、寂寞诠释得那么清楚的人,看似对生活没有要求,实际上却活得比谁都明白。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并没有什么理想,总认为:“现在离长大还远着呢。”自从学习了《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一课后,使我明白了没有远大的理想,将来就不会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的。我还明白了只有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长大后要当工程师,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所以从现在起,我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学好各门功课,为把理想变为现实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清在电话里说,她曾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直面相对时,我站起身,微笑着迎向她的目光。递过去一张面巾纸,示意她拭去脸上的细汗,然后给她倒上一杯冰镇柠檬水。一连串的动作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紧绷的面孔露出了微笑,从那感激的目光中,我知道她本性并不坏。“我不明白,枫到底有什么好?为什么竟有那么多的女人肯为他抛洒真情.为他伤心落泪?”刚一开口说话。她原来清澈的大眼睛迅速地潮湿了。  相似文献   

14.
于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当我问到于梅的情况时,小段居然反问了一句,令我很吃惊。她说:“你要打听哪个于梅?”“难道还有好几个于梅不成?”“对啊,”她说,“我知道有打工的于梅,拉广告的于梅,当报纸摄影记者的于梅,给我投过稿的于梅,最后是,给人做婊子的于梅———这话是别人说的。”“她们是不同的五个人吗?”“又是又不是。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多少明白了小段的言外之意,便笑着问:“我想知道她长得什么样?”“我就知道你准问这个。你们臭男人!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因为没见过。”“我听你的话怎么这么别扭,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15.
先救母亲     
<正> 记得十多年前,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假设说法:在一条河中,如果你的老母亲、妻子、儿子同时不慎落水,你究竟下水先救哪一个?当时我不到二十岁,没谈恋爱,我说先救老母亲。因为没有母亲就不会有我,没有我就不会有妻子,没有妻子就不会有孩子。我母亲当时听了,满眼泪涟涟。二年后,我谈恋爱结婚了。妻子有一天也把这一个假设的说法说给我听,她一眼不眨地盯着我,言而之意我很明白,可我却不知怎么回答她了,我的母亲也坐在旁边呵!良久,我违背良心地改变了当初的说法——先救妻子。妻子笑逐颜开,母亲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上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清秀,也会打扮,有孩子缘,孩子老喜欢将老师挂在嘴边。一次我晚接孩子,急匆匆跑进校门,看见孩子和老师正面对面地比赛跳绳呢,孩子没大没小地冲她吆喝着,两人跳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很较真的样子。等他们跳完了,我才有机会插话,我说您真好,还陪孩子玩,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老师却说,哪里是陪他啊,是我自己也想玩。看见孩子和老师无所顾忌的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个老师。我想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她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起,成为伙伴。老师享受着这份属于她的生活,更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问,快乐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结缘60载     
从《支部生活》1954年创刊之日起,我就与她结缘。她诞生成长60年,我也随着她寸步不离地当了60年的支部书记。当前,老龄化社会的趋势越来越大,我的期盼是在贵刊上看到更多如何搞好离退休老年党员的组织生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5月27日,是上海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的5月27日,见证了近代中国荣辱兴衰的上海,在建立第一个外国租界地一百多年后,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上海独特的地位,更让这一事件成为20世纪中叶震动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9.
寺院琴声     
李动 《人民公安》2007,(18):60-60
见到二哥,他那黄瘦的模样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特地请一位专家给他看病,检查的结果出来了,专家什么也没说就把病历还给了我。我明白  相似文献   

20.
偶尔看到这则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征文.想写点什么。朋友说.你写什么呀.你都80后了.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时你还是一小屁孩儿呢.你知道什么呀。我没有回答她.但我心里说.我怎么不懂?我虽然80年代生人,可是再有几年也30岁了,也差不多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我怎么就没有感受?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吃鸡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