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晨 《学理论》2010,(2):97-98
在各国法治发展进程中,从否定法官对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到普遍承认、接受法官当然享有法律解释权,但法官享有的法解释权并不是完全自由、不受限制的,法官在进行法律解释时到底能走多远?其权利行使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在行使过程中要受到法律本身、公共政策、利益、判例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事实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发生的事情,同时又是被人感知和赋予人的意义的客现存在,是被主观化了的客观的动作、过程或者状态.司法过程中,法官根据法律对案件事实进行加工,提取出法律事实,并进一步阐发法律事实的法律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判决.法官的这些活动是法官通过行使法律解释权而进行的,事实因而成为法律解释权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有关"法律发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发现"是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寻找、选择可以适用于个案的法律活动,同时也是法官在法律解释中的一种权力.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进行"法律发现"是一种客观需要.法官的"法律发现"活动不是任意的,而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司法干预案件的类型与强度似可从法社会学的视角解读.田野调查的案例样本说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不恰当定位以及行政权的不恰当行使在当今中国构成具有实际效力的权力运作规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法官的司法活动.法院内外力量对基层司法活动的频频渗透,满足的是地方利益或是个人私利,但损害的却是法律的公正性和司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行政裁量权作为立法授权行政机关进行个案斟酌的权力,主要是对法律结果的选择,而不确定法律概念则主要是对法律事实的判断,二者在行为对象、行为内容、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厘清二者之间的差别界限,有利于为界定司法审查在特定领域的合理限度提供借鉴,有利于厘定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促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香港特区回归20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一方面,在中央与特区的关系上,明确人大释法的权力与效力,积累了释法的经验;另一方面,在特区内部法治发展中,坚持司法独立,有效监督公权力的行使,充分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然而,香港特区司法权的行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明确特区法院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鼓励法官遴选本地化,强化行政长官在法官遴选中的作用;完善法官培训制度,加强国情教育;加强与内地的司法交流与合作,在适宜的限度内参照域外判例;完善对律政司起诉裁量权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存的法律解释体制将法律解释权集中于不参与司法实践的有权者手中,使得司法审判的主体——法官在处理法律解释问题上处于一种尴尬地位,严重违背了法律解释是为了更有效地适用法律的目的。通过法官解释法律的现实依据、本质特征、矛盾及矛盾分析、前景四方面对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进行分析,并由此确定法官解释法律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郭秋杉 《学理论》2012,(26):73-76
在目前的监督机制之下,检察机关对公安派出所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使行政处罚权和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行使司法权时的重叠职能无法实现现实意义的监督。为延伸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述,为发挥检察机关对公安行政权力的外部监督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从而有效限制公安行政权力的扩张,防范行政权力对司法权力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法律监督制度的起步时间不长,但在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上,已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监督制度.我国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依据是人民主权学说和国家机关之间的职能分工;监督的功能既包括制约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又包括维护和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监督的主体既包括普通的人民法院,又包括人民检察院;监督的范围主要是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这些方面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区别.受制于其国情和统治者的需要的西方国家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制度是不能照抄照搬的;但对其有益的、符合国家权力运行规律的、符合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的部分,我国是可以参考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施亚芬 《学理论》2012,(32):157-158
在刑事审判中,法官应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包括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合法原则、合理原则、程序公正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法官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具有弥补立法局限性和最大限度地促进司法公平、正义目标在个案中实现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公民知政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并通过一定方式知悉、获取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种政治活动信息,而不受他人和社会组织非法干涉、侵犯和剥夺的权利。公民知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保障公民知政权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通过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和司法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知政权。  相似文献   

12.
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适应公正司法的要求,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优化配置审判资源,加强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维护独立审判原则,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提高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将着重设计具体的审理工作程序,使合议庭、审委会回归其审判组织的属性,强化审判责任,切实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相似文献   

13.
执法权与行政权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法权与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权力,它们既有共性与部分的重合,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运作范围,它们运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否,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执法体制与行政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有必要首先在理论上廓清两者的界限,对两种权力的性质、特点及其概念的使用进行系统分析,为执法体制、行政体制的改革作好充分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4.
Zines  Leslie 《Publius》1990,20(4):19-3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on-fiscal powers of the federal Parliamentof Australia to make laws to control the economy. Although thecommerce power in Australia was inspired by that in the U.S.Constitution, the High Court of Australia has not followed thelibe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merce power adopted by theU.S. Supreme Court since 1937. However, other express federalpowers, particularly those relating to corporations and externalaffairs, have been used for purposes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would be encompassed by the commerce power. While the AustralianParliament does not have the degree of power possessed by Congress,the judicial trend is toward broader interpretations of federalpowers. Also discussed is Section 92 of the Australian Constitution,which declares that "trade, commerce and intercourse among theStates shall be absolutely free." This provision, which limitsboth federal and state power, was interpreted for many decadesas embodying the principle oflaissezfaire. In 1988 the HighCourt of Australia held that its scope is limited to prohibitinglaws that discriminate against interstate commerce with a protectionistpurpose or effect.  相似文献   

15.
批捕权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审查批捕权的归属成为争论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批捕权性质的认识不同。对批捕权归属的分析应在诉讼结构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并在此前提下,针对我国批捕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16.
腐败的实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被用来谋取私人利益。防止公共权力非公共运用的关键之点,是对权力实施制约和监督。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应做到以法制权、以德制权、以权制权和以民制权。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筑牢思想防线。要激发领导干部自我制约和自我监督的内在自觉性,在思想上筑牢道德防线、纪律防线和法律防线。二是推进阳光用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民主监督,从而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赢得公众的信赖和拥护。三是坚持制度管权。制度管权是法治国家制约权力的通行法则,制度要具体实在,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确保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7.
Legislatures frequently enact primary legislation that delegates secondary law making powers to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Judicial review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is secondary legislation is in accord with the primary legislation necessarily involves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mary legislation and hence also some degree of judicial law making. Both the relative degree of judicial law making and its causes may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Judicial review of secondary legislation in three countries is examined. Judicial activism is grea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bably related both to congressional inefficiency in passing amending statutes and judicial recruitment and career patterns. The level of judicial activism in the UK has been low but may be increasing. It is severely constrained by the capacity of parliament rapidly to 'correct'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but encouraged by judicial career patterns. The formal decisions of the French Council of State show little judicial intervention against administrators' secondary legislation but such intervention may occur extensively at the stage of agency regulation drafting rather than through formal review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执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一项权力,其行使的得当与否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执法权的行使还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一方面执法权交叉重叠;另一方面执法权又行使不力。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在执法权配置上存在漏洞,即现行立法过多迁就旧的行政管理体制,过于强调部门的利益,执法权被支解,执法主体过多过滥;同时现行法律制度过于注重对执法行为的约束,忽略执法权的科学配置。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我国的立法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即加强与完善我国各级政府的组织立法,规范各级执法权。  相似文献   

19.
执法权是任何国家最基本、最具活力的一项权力,它在国家权力配置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执法权科学配置与否直接与国家的兴衰、国家的法治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在我国,关于执法权的法律特性、执法权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执法权的不同设置模式等重要理论问题急需从法理学的视角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为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执法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这是破解腐败高发、多发的基本途径。只有组建一个由预防腐败署、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构成的预防与惩治腐败完整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结构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效的功能,形成一个能够保证各职能机关各负其责、相对独立、依法治理的运行方式。完善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巡视制度和"一案双查"等制度,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腐败。同时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这是我们党实现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的新思考,是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