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标志着我国对紧急危机认识的深化和国家危机行政管理的发展。作为紧急突发事件危机多发国家,“紧急状态”概念在宪法中的使用,为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紧急状态行政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有力地推动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危机应对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2.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将宪法原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规定的"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对完善我国紧急状态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使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紧急状态制度的规定更加严密,为建立健全紧急状态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其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紧急状态制度立法的统一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再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在进入紧急状态时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紧急权力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制度,意味着在紧急状态期间,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依据,自觉地行使特殊的权力或者权利,履行特殊的职责或者义务,从而提  相似文献   

3.
"紧急状态"写入宪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国家正确应对社会危机事件,快速、强有力地采取措施,提供了宪法依据.从价值层面上看,"紧急状态"入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在紧急状态时期维护社会稳定,促使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宝;从理论层面上看,"紧急状态"入宪是我国抗击非典后的经验总结,也是适应了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从实践层面上看,"紧急状态"入宪还只是应对公共危机的第一步,真正贯彻宪法中的紧急状态条款,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构建相应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从法律文本和立法者原意分析,我国紧急权力法律制度分为紧急状态法律规制(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普通突发事件),前者来源宪法授权,后者归属行政权力。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超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调整范畴,而宪法紧急状态条款实际适用困难,由此产生的"法律困境"迫切需要对紧急权力法律制度立法理念进行根本性重塑。  相似文献   

5.
把“戒严”改为“紧急状态”成为 2 0 0 4年修宪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紧急状态入宪进行宪法学思考 :紧急状态的内涵和外延比戒严更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宪法要求 ;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是宪法职能转变的标志之一 ;紧急状态入宪使得国家紧急权具有正当性 ;紧急状态入宪整合了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各项具体紧急状态立法 ,为制定《紧急状态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紧急状态入宪丰富了宪法秩序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赵琦 《中国减灾》2004,(7):42-43
根据引起紧急状态的原因不同,可以把紧急状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灾害引起的紧急状态;一类是由社会动乱引起的紧急状态。 目前,在我国宪法中虽然没有明确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国家也没有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法,  相似文献   

7.
行政给付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娟 《前沿》2007,(11):132-136
对于公民的生存权利,这项最基本人权的保护,一直是国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真正作为一项制度,而非思想、观念层面,作为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和保护,则是二十世纪伴随着行政管理从"警察国家"向"福利国家"转变而出现的。行政给付即是这种国家责任的具体化、制度化。我国现行宪法第45条的"物质帮助权"的规定以及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为加强对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研究提供了宪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以2863票赞成,10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自1 98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修正.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67条中的"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宪法的这一修改,为"紧急状态"的立法和实施提供了基本法依据.《紧急状态法》也已经被列入了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紧急状态法》的专家建议稿预计年内可完成起草,两三年后可望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通过.可以说,从入宪到立法,紧急状态已经被摆到一个重要的地位.那么,为什么要把紧急状态写入宪法?制定《紧急状态法》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南部边境存在安全和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进而使用危机处置权重新规划联邦资金的用途。特朗普此举有着意味深长的政治考虑,因而在美国政坛激起了连锁反应。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激化了美国的政治矛盾,开创了危险的先例,涉嫌挑战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为确立紧急状态制度提供宪法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紧急状态,是指突发性的现实危机或者预期可能发生的危机,在较大空间范围或者较长时间内威胁到公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影响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必须采取特殊的应急措施才能恢复正常秩序的特殊状态。导致出现紧急状态的因素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人为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乱、恐怖事件等。为了依法及时有效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紧急状态制度,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