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和传家宝,但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看到,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苍白无力,徒具形式,对群众没有吸引力.更没有说服力,不但群众不欢迎。而且政工干部自己也因此经常陷于苦闷之中、从大量的正反经验中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就首先要使其具有生命力;而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落实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说服力呢?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政工干部费力不讨好,实在难当。我却觉得,有幸成为一名政治工作者,非但不必自我鄙薄,还应当引以荣耀和自豪。思想政治工作的无穷乐趣,局外人是很难体验到的。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想正人,必先正己。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都是政工干部必须具备的美德。职业的惯性,使众多政工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虽然物质生活方面相对清苦些,但精神上却十分充实富有。他们靠自己的模范言行感化人、鼓舞人,成为群众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政工干部都在思考和面临的难题。都说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一是形式难多样,二是实际难结合,三是工作难深入,四是效果难体现。通过工作和思考,笔者认为,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深入贯彻“和谐”理念,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田世鑫 《先锋队》2010,(8):28-2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职工的思想越来越活跃,这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吸引力,就必须结合时代变化进行改进和创新,做到以变应变、以新迎新。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看了寰宇同志《政工干部的工作为什么难做》的文章,深有同感。我体会政工干部至少有三重压力:一是理论水平的压力。政工干部不但要有马克思主义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还需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关的基本知识,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必要的业务知识,才能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不断创新;二是领导不支持的压力。平心而论,也不完全是领导不支持。现在不少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难题都还顾不过来,只能把思想政治工作排在后面。这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大多是一个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6.
激励机制在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建设好一支信念坚定、精干高效、勇于创新的政工干部队伍,从而进一步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里一个不客忽视的问题。笔者现就如何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公立医院是党领导下为人民服务的医院,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思路举措,注重实际实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为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做好新时代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教育方法,让新时代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高校劳动服务公司单位小、人员少,不可能配全专职政工干部。但是,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利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在领导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呢?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是:必须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拓宽思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二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三是提高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素质;四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分析制度;五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之首要。要从观念、内容、机制、政工干部队伍等方面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二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的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也都呈观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局面。因此,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承袭过去“只是政工干部的事”的老观念、旧做法,而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发挥各个层次人员的作用,由开放模式取代过去的封闭模式。本文拟就企业各种角色在开放式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政工干部的引导作用政工干部可以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或专业人员。他们…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对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广大检察政工干部又是做好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检察政工干部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决定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政工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政治保障。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因此,企业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政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的政工干部队伍,全面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政工干部应不断增强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动力系统,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是实现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不同认识、不同情绪、不同矛盾,各级党委、广大政工干部应根据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任务、对象的变化,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立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定团结,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因此,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的…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庞庄煤矿的吴成兰、周玉成在来信中说:目前,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政工干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却偏低,因而,许多人不愿当政工干部。他们指出,要实现政工干部的自身价值,就必须要有奉献精神。本期我们就这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系统的影响,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优秀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究竟如何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呢#当前,努力树立政工干部以身作则的新形象,使政工干部在练好“说功”的同时,苦练“做功”,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和突破口。一、以身作则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无数事实证明: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规律。这里说的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是个体形象的有机组合。一个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全体政工干部包括行政、业务干部的齐心协力才会取得成效,而政工干部群体形象的影响和感化作用在思想政治I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不准设想,如果一个手让,一方面对职工边行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大搞公款设宴,公款游乐,那么这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定收不到实效,政工干部群体形象也会受到损害。相反,如果每个思想政治工作看都能以自身的行为来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相互配合,你说的道理,我用实际行动来加以“佐证”和“…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公路施工建设市场竞争激烈,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着找工程难、做工程更难的实际,出现员工思想不稳定、对企业的发展缺乏信心等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做好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在去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领导和政工干部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满腔热情地关心下岗职工的思想和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使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原则落到实处。做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注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就会脱离群众,难以收到实效。一般说来,下岗职工,是企业职工群体中困难最大,负担最重,最需要帮助的,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  相似文献   

20.
梁锦华 《新长征》2015,(4):60-61
近年来,有些政工干部把心理学知识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实践证明,把心理学知识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一个成功办法。那么,如何把心理学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呢?一、从了解职工需求、满足职工需求入手研究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研究人的需求就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