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1月9日,香港著名作家、《明报》创办人查良镛(金庸)先生偕夫人林乐恰、儿子查传倜来到阔别了半个世纪的故乡浙江嘉兴市访问。在四天时间里,他们游览南、北湖,观赏钱塘江潮,投资办企业,忙个不停,获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东山再起金庸先生于1993年3月退休。他辞去《明报》董事局主席,将艰辛经营32年的《明报》出售给于品海为首的智才集团。尔后,他却依依不舍这心爱的“江山”,准备东山再起。去年72岁的金庸老当益壮,一次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对记者说:“人生总是无常的,生命也不知道哪一天结束,任何事情是没有永远的。”金庸先…  相似文献   

2.
孙天明 《创造》2008,(12):54-54
在中国作家里,金庸拥有最多的读者。凡有井水处皆有金庸小说。然而,金庸的伟大不只是因为他是平民文学的大师。也不只是因为他是香港《明报》的创办人,更关键在于,当古典中国的“庙堂”背弃了“历史正义”时。金庸通过他的小说创造了一个“江湖”,在那里。“侠”的精神就是“不服从的精神”,这既是寻找“历史正义”的一个通道,也是迈向公民社会的一个精神接榫。  相似文献   

3.
1959年5月20日,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股出资(八二开)的《明报》创刊了。今天的《明报》声名煊赫,机构庞大,职员众多,甚至已经发展成兼营出版、旅游等业务的报业集团,而那时候,《明报》只不过是香港多如牛毛的街头小报的一种,即使偶尔展望“将来”,也要加上一个“如果”。  相似文献   

4.
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长查良镛(即金庸)。这是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最为文化界、知识界推重的两大报刊,一是《明报》,一是《信报》。《明报》的创办者为著名的金大侠——查良镛,而《信报》的创办者则不太为国内读者所知,他就是曾经追随过查良镛、后又自立门户创办《信报》的林山木。  相似文献   

6.
艺术     
《创造》2016,(Z1)
正《明报》的社论,有时由金庸写,有时不,据说凡题目用宋体,又套红的,乃金庸所书。其实不用这样辨认,读者一看就知道哪篇是谁写的。他所有的文字都有一个特征:他喜欢把很深奥的一件事,用极为简易风趣的文字分析给读者,让读者一看就明白,明白之后必定有领会。无论是中英谈判香港问题、股市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是美伊战争走势,全部可以轻描淡写,把他精妙的意见,流利地与读者亲切讨论。其他报也有写得很好的政评,有些也写得颇为浅易,但还是不够,一定要"白"得像上大人孔乙己,一定要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台,甚至是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凡是接触过小说的人,不要问有多少人知道金庸,要问有谁不知道金庸。如今已经八十三岁的金庸看上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没有一点暮年之气,这不仅让人想起他在十七岁写的一篇文章《一事能狂便少年》,六十六年的岁月,时光已旧,却精神依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传奇。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也创造了一个武侠文学的传奇。  相似文献   

8.
张弘 《小康》2008,(10):80-83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金庸在内地从进入到接受,到炙手可热的30年。尽管对于金庸作品的价值、意义,及其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做出结论为时尚早。但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金庸现象无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10月30日,武侠泰斗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是海宁查家的第二十二代孙,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作始于1955年,当时他在香港《大公报》上与梁羽生、陈凡开设《三剑楼随笔》专栏。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写出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随后又写出《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  相似文献   

10.
文化     
继《天龙八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之后,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也出现在了最近课改后的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与此同时,在各地的课改中,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数量逐渐减少,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祝福》、《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在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中慢慢淡出。这种变化不仅再度引发了关于“金庸能否入教材”的争议,同时也让一些人发出了“金庸要取代鲁迅”的担忧。来自腾讯网的调查显示,对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课本,  相似文献   

11.
刘寿明  司贺中 《台声》2006,(9):38-38
一、概念为维护台湾居民在内地就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内地用人单位聘雇台湾居民的管理,在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用人单位拟聘雇或者接受被派遣台湾居民的,除法律法规规定不用办理就业证的人员之外,应当为其申请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台湾居民在内地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应当由本人申请办理就业证。只有办理了就业证的台湾居民在内地就业才属合法,受法律保护,未办理的,劳动部门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及就业的台湾居民作出相应处罚。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三、…  相似文献   

12.
继《天龙八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后,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教师版),又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Q正传》。虽然我从来不认为金庸小说审美价值有多高,但其强烈的娱乐性是不可否认的。以前的教材过度重视教化功能,常让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失去阅读兴趣,现在金庸小说  相似文献   

13.
金庸与读者对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基本予以否定,其原因在于:文学向影视的转换本身有难度;武侠小说的传奇性转换成具体、确定的画面有难度;影视创作者的再创作要让熟悉原作的读者接受有难度。金庸小说的改编拍摄却始终不曾终止,这主要是源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关于“侠”的文化心理,源于影视创作者对金庸小说丰厚文化内涵的认同与宣扬。  相似文献   

14.
<正>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王朔:我看金庸》一文,把金庸小说称为“四大俗之一”,揭开“金王之争”序幕。11月3日,《成都商报》刊登了记者采访《金庸:我与王朔没有个人恩怨》,不久,金庸又发表《给〈文汇报〉的专函》,作出回应。“金王之争”于是全面展开,随后王迷和金迷也纷纷加入,各媒体和互联网成为双方中原逐鹿之地。今天“金王之争”早已偃旗息鼓,但它所引发的问题却远未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前 ,王朔与金庸之争仍是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事人双方都表现出良好的心态 :金庸表示与王朔个人没有恩怨 ,王朔则表示无意对金庸人身攻击 ;金庸表示王朔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是正确的 ,王朔则承认自己的文风“确有问题” (见《文学报》 ,1999年 11月 11日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 ,他们之争并非个人之间的私见 ,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文学审美观念的冲突。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葛红兵先生的《不同文学观念的碰撞———论金庸与王朔之争》 (载《探索与争鸣》 2 0 0 0年第 1期 )一文抓住了这次论争的要点 ,突破了纠缠于是与非的简单模式 ,而上升…  相似文献   

16.
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无不被其磅礴的气势所感染。文如其人,这恐怕与金庸先生一生正气,几经挫折而不计怨嫌的大度胸怀分不开。"一个人肚皮要大一点"金庸原名查良镛,金庸是他写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时所取的笔名。查良镛小时就读龙山学堂,是班里的作文、演讲能手...  相似文献   

17.
1972年9月11日,武侠名著《鹿鼎记》在香港报章刊完最后一节,其作者金庸终于封刀。金庸于50年代中期开始在《新晚报》试写连载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此后一发不可收拾,15年写了14部武侠小说,几乎部部引起轰动,在台港澳和东南亚华人圈造就了一大批“武侠迷”和“金庸迷”。作者将14部小说的书名各取一字,成为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3日,74岁的金庸偕同夫人林乐怡、儿子查传倜抵达台湾,参加为期三天的金庸小说学术研讨会。金庸一入境,便立刻受到海关工作人员明星般的欢迎,除了献花、惊呼之外,不少人还拿着书本要金庸签名,在机场守候的民众更是围观争睹。金庸在台如此受欢迎是有原因的。从去年暑假开始,由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便锐不可挡。单单一出《神雕侠侣》,就有三种不同的版本播出。一时间,“雕热”四散,从电视、电脑  相似文献   

19.
吴俊逸 《传承》2009,(13):57-59
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器和武功。梁羽生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由来已久,不仅制约了科学发展,也影响到社会进步。我原以为这是内地教育的一大失误,最近读《吴大猷文录》(《大科学家文丛》之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才知道这个问题在台湾和其他地区也出现过。所不同的是,由于吴大猷等人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大错。吴大猷是杨振宁、李政道的老师,他在海外工作多年,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他的话也许有较大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