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关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有关研究中,“生产过剩”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一直是其关键环节。其中,“产能过剩”往往只是隐含在“生产过剩”背后的一个潜在的、附加的问题,而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现象来加以考察。而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产能过剩”问题。为了寻找解决“产能过剩”的有效治理机制,有必要对“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作一定的区分。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考察对象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过剩”更多地侧重考察市场上包括消费品与生产资料在内的产品相对于消费能力的市场饱和度,而“产…  相似文献   

2.
中国产能是明显过剩的,这种过剩既有相对过剩,也有绝对过剩;既有即期过剩,也有预期过剩。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产能是明显过剩的,这种过剩既有相对过剩,也有绝对过剩;既有即期过剩,也有预期过剩。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由地方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能过剩由来已久,形成原因复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结构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期,产能过剩也表现出特有的阶段性特征。消化过剩产能,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搞好宏观调控,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产业指导政策;消化过剩产能要从需求端和供给侧同时着手,需求端去库存、转化产能,供给侧调结构、创新技术和产品。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产能面临一定的社会风险,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5.
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痼疾,但2001年以后产能过剩问题似乎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加入WTO,快速融入全球化;二是住房制度改革启动了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为重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将结束,产能过剩问题将重新考验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视角下的产能扩张与产能过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一轮经济周期推动的扩张性投资,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表现为较严重的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不断增多的贸易争端.产能过剩主要源于高价格和高需求的产能投资.变革传统的产能扩张模式,建立基于低价格和高需求的产能扩张模式,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缓和国际贸易争端.利用经济危机契机,鼓励有实力的民族企业引进高端商品生产技术,有利于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李迅雷 《群众》2013,(5):I0022-I0023
每逢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问题便会凸显出来。中国的产能过剩现象时常发生,且一旦出现产能严重过剩,总可以找到造成过剩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盲目投资。中央政府为应对产能过剩招数不断变换:粗到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细到行业禁入、融资限制,但收效甚微,根源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8.
张鹏 《协商论坛》2014,(1):55-56
进入新世纪,人们早已忘记了饿肚子的年代,人们听的更多的是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经济社会问题。从计划经济的"短缺之苦",到市场经济的"过剩之忧",时代对经济列车的驾驭者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新的命题。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基础性所用到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更加凸显了市场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所谓的经济过剩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即使存在过剩经济 ,那也是传统意义上的 ,是低水平的。所谓“过剩经济”是传统扩展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结构性障碍的市场表现。而制度短缺或者制度执行失范 ,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新体制适应的最大障碍。中国目前最短缺的是制度。这包括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执行失范两个方面 ,制度执行失范它表现在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方面 ,从而导致了信用滑坡。中国目前最短缺的是“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冯立果  高蕊 《群众》2013,(5):I0017-I0018
产能过剩本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从全球看,所有推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会出现产能过剩。但是,我国的产能过剩,并非市场经济的自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发展模式的恶果。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盲目推动投资,企业长期存在扩大产能的“圈地情结”,这些因素使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呈现一幅复杂多样的图景,也因此使产能过剩这一纯经济现象表现为“中国式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调控产能过剩将有更为实质性的动作%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刘治表示!该委已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该目录中!鼓励类项目达’()条!限制类项目为*)%条!淘汰类项目())条%根据发改委此前公布的资料!中国共有**个行业出现或存在潜在产能过剩%据悉!中国钢铁行业目前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亿吨!电解铝行业目前产能已高达*%(%万吨!而闲置能力就有!#%万吨%此外!铁合金(焦炭(汽车行业亦存在产能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据刘治介绍!由于产能过剩!去年以来钢铁(电解铝产品价…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去产能"问题,对延边州今后传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传统产业总量过剩,但必须考虑区域性短缺,客观评价传统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一是目前延边州的钢铁、水泥、石化等产业不仅弥补了州内市场需求,也对周边市场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特别是钢材,对黑龙江市场有着很强的辐射。二是从独特的地理位置看,东北亚,特别是俄罗斯、朝鲜市场,对延边州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3.
姚胜 《中国人大》2013,(15):35-35
第一,关于产能过剩。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为保增长、保财政、保就业,部分地区仍在支持本应减产的过剩产能的企业生产,加剧了供过于求的矛盾。二是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三是我国产能过剩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建议落实好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职能转变方案,审批权该放就放。如果市场配置资源是有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之后,中国经济过剩的苗头已经浮现。过剩与短缺,为何中国经济总是如同摇摆的千秋?平衡之路何在?  相似文献   

15.
经历过了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之后,中国经济过剩的苗头已经浮现。过剩与短缺.为何中国经济总是如同摇摆的千秋?平衡之路何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广角     
《政策》1998,(9)
中国是否已经告别短缺进入买方市场?中国经济是否正面临过剩经济的困扰?在“过剩经济:形势与对策研讨会”上,数十位专家、学者就过剩经济与买方市场、结构性过剩等不同概念作了探讨。 有学者指出,过剩经济与买方市场的区别在于,前者说明本质,后者描述现象。只有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到使供求双方的利益关系难以由价格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煤炭、冶金、建材、纺织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全行业陷入经营困境。为治理产能过剩,我国实施去产能战略,着力压缩过剩行业的产能。只有主要通过市场手段,辅助运用行政手段,方能满足市场需求,减少通货膨胀的风险,顺利完成去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买方市场对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生活了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有些陌生,但是据内贸部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已显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97年下半年613种主要商品与上半年相比,供过于求的有195种,占31.8%。面对企业大量产品积压.商家竞相打折,专家学者寻求市场热点,买方市场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是如何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由极度短缺发展到明显过剩的?这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拟就此作一些分析。市场需末状况公析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趋缓。市场需求状况的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实践,如今在理论上已经定论,它是一种商品经营。有商品经营的地方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竞争。保险商品同物质形态商品相比,一般不表现为商品价值的物质担负物。是一种无形的“轧”商品。但它是潜在的、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们身边,同时作为这种特殊商品也和其它商品一样,要生产和交换。怎样使自己的产品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这是每一个商品经营者面临的首要问题。那就是要靠产品的质量、讲求信誉、服务质量来取胜。而寿险营销就是进一步搞好优质服务,扩大服务范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张克难 《湖湘论坛》2009,22(6):86-91
当下的经济危机是一种金融产品过剩和物质产品过剩相继出现、交互作用的危机,亦即虚拟资本过剩和现实资本“双过剩”的新型危机;对于这种危机,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门派都无法做出良好说明,从而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绝非仅仅是关于生产过剩的危机理论。事实上,在《资本论》中就同时包含了现实资本过剩、虚拟资本过剩及其相互关联性的理论。因此,要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着力从中探寻现代虚拟经济和双过剩危机的内生逻辑。抱定根除危机的宗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有效应对和防止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