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小莉 《共产党人》2010,(14):31-31
青铜峡市以道德模范宣传年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学习道德楷模、弘扬文明新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2.
李江南 《学习导报》2012,(15):48-49
从2007年开始的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湘潭市累计产生了“中国女孩”文花枝、“孝子”杨怀保、“板凳妈妈”许月华等三位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爱心爷爷”赵在和,还产生了“英雄母亲”杨应君、“就业奇人”皇晓东、“向日葵女孩”何平等数十位感动全省、闪耀全市的省级市级道德楷模,形成了道德模范集群出现的现象。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到处都有涌现,但各地产生的先进典型质量有高有低,数量有多有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围绕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明之城、活力特色之城、幸福和谐之城(概括为“率先全面小康、建设品质‘三城”’)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转型创新、提升求进,着力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鹤壁力量。  相似文献   

4.
关注北京     
正北京将启动十大道德建设工程据首都精神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将启动北京精神宣传培育工程、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工程、"雷锋精神"弘扬工程、公共文明引导工程、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育工程、农村居民和新市民道德建设工程、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示范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推进工程等十大道德工程。北京成为全国最大技术交易中心2012年北京技术市场工作会的数据显示,本市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40%,以绝对领先优势成为国内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对“德”解释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培养良好的官德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期,“官德”成为舆论热词。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被车撞伤遭遇路人冷漠、深圳公务员廖天野殴打辱骂父母等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思.期待通过加强“官德”建设、发挥官员道德示范作用采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中组部有关人士透露,将于近期下发关于干部德行考核文件.针对“德”制定了全面考核标准。包括孝道在内(《南方都市报》11月7日报道)。  相似文献   

7.
何雄飞 《廉政瞭望》2012,(10):54-55
2009年,浙江省浦江县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一场“道德革命”:建立“道德档案”,设立“公民违德信息数据库”,培训“道德档案”记录员,聘请“道德监督队”……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1):34-34
加强道德建设,是保持思想纯洁的题中应有之义。一直以来,我们党对党员、干部德的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也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近年来,中央对干部“德”的约束之弦逐步增强,而且会越绷越紧。  相似文献   

9.
蹇庐氏 《先锋队》2011,(10):56-56
“日记门”、“开房门”、“艳照门”……这“门”那“门”的频发,以及个别干部数人淫乱、染上性病等等丑闻不时被披露,至于包养情妇,乃至嫖娟宿妓,竟然也常有所闻。少数干部风流成性、生活荒淫已成严重问题。其实,风流成性、生活荒淫,凸显的是严重的作风问题,反映了个别干部道德滑坡所形成的道德危机。难以想象,一个私德不修、游戏人生的干部,会是一名克己奉公、公正廉明的公德楷模!  相似文献   

10.
黄明哲 《党课》2012,(11):102-104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付松  杨舰 《当代贵州》2012,(34):30-31
道德模范之所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时代楷模”,是因为他们内心镌刻着本真与善良,心灵燃烧着人性之光,身上凝聚着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闪亮主题。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究其道德关切表现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伦理特征和深蕴其中的忧乐关怀精神以及对古代“民本致富”、“德生于力”、“ 忧乐境界”思想的创新发扬。由此也足以见识到邓小平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道德境界。江泽民同志集成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而且在共产党员在处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深化了这种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修养,是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对社会道德起着示范、导向和楷模作用,而且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在党员干部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腐败堕落危害严重、官僚主义有所发展的新情况下,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多点“书生气”、要甘当“老黄牛”、要躬身接“地气”,以优良的道德品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成为当今社会的道德楷模。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1月15日,曾任河南省鹤壁市长助理、淇滨区委书记、鹤壁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的姚学亮,因受贿350多万元被河南省濮阳市中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姚学亮十多年的索贿之路中,其敛财手段五花八门:一煤矿矿长行贿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委书记姚学亮近百万元,不但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还被提拔为淇滨区安监局局长、党组书记;时任鹤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赵,为了儿子的前途,也向姚学亮行贿。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道德经济人”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是以“经济人”理性为基础。以道德理性为最终目标的“道德经济人”理性。“道德经济人”理性是道德理性的初级阶段。社会转型期.过分张扬“经济人”理性必会加剧道德危机,而过分主张道德理性却又曲高和寡,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条在“经济人”理性的基础上。将道德理性从应然转变为实然的途径,这条途径就是倡导“道德经济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公民内在自律、自觉的道德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道德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进而对我国现行《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四点不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公务员制度道德建设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1995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高度赞扬孔繁森是“全党的楷模”,并题词号召全党“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四年多来,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孔繁森的活动,有力推动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孔繁森同志是当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雷锋是从人民军队中成长起来的道德楷模,是全国人民和广大官兵学习效仿的光辉榜样。在基层部队深入持久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引领社会形成新风正气,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一以贯之、扎实深入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的题词中曾经指出:“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可以说,“以德治国”的重要论述,将道德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传统的土壤之中,又体现出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于一体的现代道德,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历史继承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贯彻执行“以德治国”的方略,必须按照“…  相似文献   

20.
孙江 《世纪桥》2006,(12):7-9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同样.也离不开道德追求。德与法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一个社会只有在德与法和谐共存.成为社会的共同的必然的需求时.这个社会才是和谐的:德与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德”首先是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群体的道德理想与精神追求.其次是个体的道德自觉与价值观。人生观.“法”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的规范化.秩序化.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制度与行为准则,“法”源于德而规范公共之“德”.“德”台于法而高于现行之法.并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指导着“立法”的精神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德与法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而是价值导向与制度保证的关系.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用关系。在这个体用美系结构中.“德”是根本之“体”.是治道之“本”“法”是制度.事功之“用”.但是.德与法不可偏重一方.应是二者并重.“德可固法法可厚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