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从对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到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的科学思想武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王倩 《传承》2015,(3):98-99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3.
陈贺丽 《人民论坛》2015,(5):254-258
日本环境教育对其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和谐发展的瓶颈,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不错的选择。文章在分析日本环境教育发展历程及成就的基础上,从环境教育、环境政策、环境技术和环境立法四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军  成金华 《理论月刊》2012,(10):140-14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国内学界围绕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以及政策措施等主要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在研究内容上,问题的针对性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研究技术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研究视野上,考察的宽度和广度上还需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加以拓展。这是认识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5.
张君 《传承》2013,(9):86-87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努力搞好“五个文明”建设。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较晚,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必须认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学习和借鉴西方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佳音 《新东方》2015,(2):29-3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从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能超越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建立以维系中国发展权和环境权为指向的生态文明理论,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领导人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逻辑理路和实践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深入理解:重视思想先行,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生态文明意识;注重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不照搬照抄他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着力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坚持按照系统思维和方法开展生态保护与治理,着力建设生态共同体系统;注重制度与法治建设,以日益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8.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区,同时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的核心区域,展示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新疆生态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包括1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新疆2011-2018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得分整体呈上升态势,说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上逐渐提高.最后,文章对新疆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蔡文撰文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造福广大公众的伟大事业。通过合理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基本国情,从经济社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源于主体对工业文明及其负面影响的反思性构建,主要涉及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定位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身份。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定位。现实存在的诸多消极的社会认同,如旁观者认同、受害者认同、自利性认同等,虽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来讲,以个体主义和工具理性为内核的社会认同,不可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基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构建和培育以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为内核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利益四个层面,探讨了重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夯实制度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有关。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关键还是强调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操作。  相似文献   

12.
贺震 《今日浙江》2013,(13):50-51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硬约束",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环境经济政策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加强环境经济政策建设,应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不断提高法治水平,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目前全国各地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看,在立法、执法、司法领域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明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予以完善。近年来,浙江省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需要从战略视角进行统筹考虑,根据"重点突破、全盘推进"的思路,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安徽生态文明建设若干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法治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仍需从宪法和法律的层面上,对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立法的战略进行调整。首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作为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其次要研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框架。从安徽地方实际看,应抓紧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若干立法项目研究,要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抓紧研究和制定《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重点研究起草和修改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安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彭亚琴 《传承》2013,(8):100-101
近年来,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建设的好坏与否都直接影响人们今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6.
彭亚琴 《传承》2013,(10):100-101
近年来,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建设的好坏与否都直接影响人们今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们城市发展管理思维的挑战,应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为平台,优化城市规划决策流程框架,制定北京市低碳生态城区建设标准,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作出目标及方法上的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观念。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要根据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对全国其他城市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示范作用,从而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建设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8.
娄瑞雪 《新东方》2013,(6):29-31
党的十八大再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并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很大一部分是由制度设计的进步程度来决定。我国要想建设好生态文明,首先形成生态制度顶层设计的文化自觉。海南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具有多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争创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9.
陈沭岸 《前沿》2013,(7):177-18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其中生态文明的传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起到传递信息、交流信息、普及知识、引导舆论、环境监控等作用。纵观我国目前生态文明传播的现状,基本上呈现出让人欣慰的态势,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有待改善的地方。文章从分析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传播二者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究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从关乎民族永续发展、民生福祉和党的使命宗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从自然观、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全球观等方面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任务,从实现空间格局、发展方式、治理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方面指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这篇文献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