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文章分析了瑶族古代服饰的款式风貌,并从少数民族农耕经济文化、少数民族图腾、少数民族意识和少数民族审美情趣四个方面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符龙强 《当代广西》2010,(10):49-49
13岁开始学刺绣,她剪出的花样奇妙无比,设计的壮族、白裤瑶族服饰款式古朴、新颖、独到,绣出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3.
万志琼 《创造》2011,(5):86-87
彝族妇女勤劳、智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刺绣与服饰文化。然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彝族妇女的刺绣与服饰面临传承危机,传统手工艺艺人不断逝去,年轻人不会刺绣,也很少穿本民族刺绣服装。因为,在以往的教科书中缺乏对少数民族女性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经验的介绍,更没有少数民族女性知识和经验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表征,服饰具有鲜明的社会审美意蕴。一方面,经济活动成为了服饰审美的一个重要参数;另一方面,服饰审美文化现代诉求还表现在审美价值多元趋向上。在深受宗法礼教之害的服饰文化回归现代社会的曲折历程中,其现代型构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服饰文化研究体系尚未确立。生态世界观衍化而成的生态哲学可以看作构建中国服饰文化的第一质素。在服饰语言和艺术语言上必须准确地定位并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楚雄彝族民风淳朴,彝族服饰刺绣不仅历史悠久,特点突出,观赏性强,而且还融彝族的历史、风俗、宗教为一体,并保持了不少古代图腾崇拜和原始绘画素材,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但目前彝族服饰刺绣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创新意识不浓,文化品位不高,工艺简单充分利用彝族古老的文化,特别是独特的刺绣文化创造出相关的带吉祥语、吉祥图案和吉祥物的服饰刺绣产品来满足人们崇尚吉祥、求吉避祸的心  相似文献   

6.
<正>5月17日,与越南广宁省海河县广德社板促村接壤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高林村的国门文化大院里,正上演着一场民族风情浓郁、地道传统的瑶族非遗表演展示。除了国门大舞台,村里还修建了大板瑶服饰展示馆、瑶族刺绣展示馆、国门陀螺竞技场等一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让这个中越边境的瑶族村群众享受到了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青年与服饰现象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青年影响服饰潮流的着眼点出发,认为青年不仅是服饰流行的追随者和创造者,而且是服饰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进而从服饰现象对青年心理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服饰上的“哈韩”、“哈日”及“动漫”现象等,与青年的崇洋心理、西化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分析。本文认为,要把服饰文化作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和本土艺术,发展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青年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8.
侗族服饰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服饰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化石”资料与“文字史书”。本文从侗族服饰的分类、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侗族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侗族服饰文化,旨在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陈列展览,旨在体现云南各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工艺,反映云南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增进外界人士对我省民族民俗的了解,扩大社会影响、弘扬民族文化。整个专题展览包含两大部份:服饰和纺织,下辖8个单元。以服饰质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我们给服饰部份前两个单元分别命名为“原始服饰”、“火草、麻、羊毛、棉”,集中展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发展史的生动画卷。在第三单元“祭祀服装”和四单元“盛装”里,突出展现服饰的文化功能和精湛工艺。纺织部份的四个单元为“纺织原材料”、“纺织…  相似文献   

10.
邹佩君 《传承》2015,(3):130-131
苗族服饰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析黔西化屋苗族服饰文化,了解化屋苗族服饰的缘由,并用功能—结构论的知识探究服饰所体现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实用性、审美性等,对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服饰文化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江苗族先民历史上经历了长期迁徙,其服饰随着生境的变化而改变。之后,千百年其先民在西江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传承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同时,在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了部分周围民族的服饰文化符号,不断扬弃和发展其服饰文化,呈现出突出的兼具传统性与兼容性的服饰特点。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雷山县西江苗族服饰经约三十代人的创造发展,在苗族服饰中一枝独秀。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中,在功利因素驱使下苗装工艺技术衰微,苗族服饰文化的变迁引发了种种问题,应及时保护西江服饰文化精华。探求将苗族服饰要素应用于时装设计的方法,将传统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使西江苗族服饰文化艺术在时装中永存。  相似文献   

13.
’99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于1999年11月11日──16日在广西隆重举行,’99中国(南宁)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是艺术节最重要活动之一。这是一次本世纪末的服装盛典。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前,将中国民族的传统服装服饰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时尚饰相结合,向世人展示民族服装服饰的独特魅力和变化,营造全新民族服装服饰的氛围。“民族·2000”时装表演就是这一盛会的华彩部分。“民族·2000”通过选取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服饰文化,充分展现各民族传统风情和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时尚。表演风格从古朴渐变到现代,从繁复到…  相似文献   

14.
论水族服饰艺术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雅、清丽的格调是水族服饰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服饰中独具风格。水族服饰文化与布依族、壮族、侗族以及汉族的服饰文化关系密切,水族服饰文化在与兄弟民族服饰文化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革和丰富自己,并且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而嬗变。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存在支系较多,民族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习俗、文化服饰各有不同而分为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和盘瑶五大瑶族支系,各支系瑶族民俗风情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6.
云南回族历史悠久,服饰文化多彩多姿,做好回族服饰的征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服饰式样和色彩独特。回族服饰,从总体上讲,就是要求美观、简约、清洁,反对邋遢和过度装饰。禁止男子穿透明和丝织品的服装,反对妇女故意暴露肌体和戴首饰。回族服饰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服饰。回族由于与汉族数百年的文化融合,服饰已完全汉化或基本汉化,传统服饰已不多见。较多地反映着回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的,就是清真寺的阿訇在宗教活动时穿的服饰。这种服饰,亦称“拜衣”。拜衣式样多种,有直领对襟、翻…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分析的角度阐述了体育服饰文化的基本特性,目的是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体育服饰,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体育运动,更好地满足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周玉洁 《人民论坛》2013,(10):234-235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体系尤为繁多,且文化气息浓重.基于此,文章选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特征最显著的苗族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苗族服饰文化所展现的生态特征,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概述着手,进行了关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探索与总结,以期为今后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切实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苗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几乎遍布全省,其中滇中的昆明、楚雄,滇东北的昭通、曲靖,滇东南的文山、红河为苗族主要的聚居区。苗族服饰因其所蕴涵的深厚内涵而被人们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为男耕女织,勤劳的苗族妇女通常担负着种麻、绩麻,织布、染布,挑花、刺绣的责任,她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苗族独特的服饰文化,那五彩斑斓的苗装,那精湛的纺织手工艺,为世人所赞叹。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从贺州市两家"瑶族挑花刺绣传承基地"(由贺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富川瑶族自治县"冬梅瑶绣"和八步区步头镇黄石瑶寨"过山瑶家"传来喜讯:他们的首批200多件瑶绣产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推荐并订购,用于装饰在笔记本封面上,还成为联合国中国代表处办公用品和联合国赠送各国官员的礼品。贺州是我国瑶族聚居区之一,境内有1个瑶族自治县、5个瑶族乡、179个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