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控制效果并不显著,存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矛盾。社会资本理论为未成年人犯罪防控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和研究范式。社会资本理论与其他犯罪控制理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暗合和差异关系。其中存在的本土化困境也需要与相应具体问题结合来解决和完善。通过强化未成年人家庭社会资本、科层式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资本来间接增强未成年人的整体社会资本,借此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会资本体系。  相似文献   

2.
年龄序列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是美国新近兴起的一种犯罪学理论。在成年犯罪原因上,认为婚姻和工作强化的社会纽带可以成为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抑制因素。然而,通过对中国农民工流动人口犯罪和日常行为中的“家庭因素”进行考察分析,那么该理论“良好婚姻所形成家庭的社会纽带能够抑制成年犯罪”的结论就会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3.
社会支持匮乏或不足也可以导致犯罪。基于对社会控制理论塑造的外在性控制和强迫性控制的被动预防形象的不满,弗兰西斯·卡伦(F·T·Cullen,美国犯罪学家)将以积极预防姿态示人的社会支持理论引进犯罪学视域。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预防和减少犯罪,也可以通过影响社会控制的其他相关变量,间接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社会支持理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危险评估的启示是应该把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考量。社会支持理论之于未成年犯罪危险评估的意义重点在于其对犯罪的预防、控制和矫正功能。  相似文献   

4.
犯罪控制中的治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犯罪治理是指运用国家正式力量和社会非正式力量解决犯罪问题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各方针对犯罪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将治理理论引入犯罪控制领域必须解决其本土化问题,包括犯罪控制参与主体的合法性、犯罪控制中具体事务的边界、犯罪控制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和犯罪控制中国家正式力量的角色定位等。犯罪控制中治理理论的实现途径是根据具体社区的社会关联类型及其强弱的不同,建立以社会关联类型为基础的犯罪控制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长态势。究其原因,既有未成年人自身因素,也有未成年人次文化、家庭、社会等主客观因素。从社会与法律的角度关注他们的成长,已是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把责任过多地推卸给家长、学校,相反,公共权力机关也就是政府部门应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历程为视角,用非正式社会控制(社会资本)解释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理论.同时,该理论认为刑事政策应当注重犯罪预防而不是剥夺犯罪人的能力,应当重申预防性的社会政策.该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研究结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城市移民犯罪是困扰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犯罪现象。考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看,表现为社会资本获取欠缺、社会信任缺失、社会规范失灵、社会网络断裂。为此,应当促进城市融合、培育普遍信任、健全规范体系、构建网络支持,以有效控制城市移民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主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不同于一般犯罪。同时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拟从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诸方面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主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不同于一般犯罪。同时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拟从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诸方面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空抛物犯罪是近年来常见多发的一种犯罪,从我国高空抛物犯罪案件刑事判决书的情况来看,当前高空抛物犯罪呈现以居民住宅为主要犯罪空间、楼层高度集中在3至7楼、犯罪人年龄属于中年时期、犯罪人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犯罪人为无业人员的比重相对较高、文化水平多为初中以下等特点。诱发高空抛物犯罪的原因既有贪图方便的个人倾向性、个人消极情绪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等个人因素,也有不适当的家庭互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以及社区监督作用的减弱等家庭与社会因素。预防高空抛物犯罪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个人素养;强化自我调节,完善心理疏导途径;完善社会控制,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发挥群体力量,提升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犯罪社会学     
犯罪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犯罪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犯罪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对象,从犯罪社会学的基本假设出发,围绕人类社会行为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展开犯罪问题的研究。全书共分10章,主要分析了犯罪的社会学内涵,犯罪的社会根源,犯罪的社会原因,犯罪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等人的直接生活环境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和数量急剧增加,犯罪性质日趋恶劣,严重危及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赫西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社会纽带维系着社会,当社会联系薄弱乃至破裂时,个人就会产生越轨行为.据此分析,长期的家庭结构失衡、学校教育的偏差以及社区功能的薄弱导致了留守儿童爱的缺失、有意义活动的不足以及社会化的失败,削弱了社会纽带中依恋、奉献、参与和信仰的控制力量,促使了犯罪的发生.预防和治理留守儿童犯罪,主要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提升家庭福利水平、发挥学校的社会控制功能以及加强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强奸犯罪的形成和诱因,主要是基于社会多种误区引起个人素质人格低下与社会控制乏力的综合结果。所以,强奸犯罪的原因说,应该成为因素说,即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环境的、宣传的等方面因素。本文拟从强奸犯罪产生的主客体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社会救助存在缺陷,农村残障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包括来自政府、机构、学校和医院的正式支持,以及来自家人、社区邻里、亲朋好友、网络和书籍、迷信的非正式支持。总的来看,正式社会支持不足,非正式社会支持凸显。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与政府、机构、家庭的互动合作,协调各个支持主体的关系,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互助体系,形成农村残障儿童家庭的多元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按语     
<正>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犯罪学学科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过去一百多年来,从社会控制角度对犯罪进行正式的与非正式的控制问题一直被广为研究,本期的三篇文章——《警察对犯罪实施的影响性因素分析——基于天津的实证调查》(丛梅)、《私德变异与行为越轨》(皮艺军)、《论社会分层变化对犯罪治理的影响》(陈波)正是分别从正式控制——警察的职能,以及非正式控制——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变革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方式呈团伙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的趋势,形势严峻。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和现状,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联手,堵死青少年犯罪的各种渠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打击,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