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生产价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价格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前提下商品生产发达阶段的经济范畴。因此,不容置疑,凡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只要存有商品经济,都给生产价格的存在提供了客观的必然性。我们知道,在商品生产的简单阶段,商品交换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当资本主义生产由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并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后,商品交换的价格也就不再以价值而是  相似文献   

2.
孔令波 《世纪桥》2004,(2):42-45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一、东北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末,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他认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商品包括部分生产资料;要利用价值规律.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有历史局限性,但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等经济范畴,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当然,他的某些看法也有偏差,并非完全正确.一、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即通过买卖彼此发生的经济联系或关系.商品是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或基础,的生产资料与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制者则是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长江 《唯实》2008,(7):66-72
中产阶级不仅是一种财产状况和财产关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起作用的是中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即中产阶级认同。研究中产阶级,不仅要注意财产关系,还要注意阶级认同,阶级认同的基础是对共同阶级利益的认识,只有形成了共同的阶级意识,中产阶级才真正形成。中产阶级的形成是由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中产阶级形成的条件也不一样。对中产阶级进行类型研究,只能从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商品生产出现的多样化趋势,标志着农村商品生产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决定流通,多样化的商品生产势必对流通领域提出多样化的要求。如何使流通领域满足这些要  相似文献   

7.
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由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决定收入分配.这两种解说,都得不到逻辑和历史实践的充分支持.本文从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出发,依次证明,无论生产处在何种历史阶段,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唯一的历史依据.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个人拥有共同生产资料支配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个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广义的包括按劳分配,当它与按劳分配并列存在时,则狭义地指个人对生产资料私有权的收入形式,简称为私人所有制的收入形式.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剩余价值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书祥 《探索》2005,3(2):108-111
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的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存在的条件及由此产生的特点是不同的。现实中存在的剩余价值具有二重性,即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其并非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只有各生产部门劳动者在各类生产过程中支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主流意识在其切身利益的要求和规定下,经过两个大的阶段,发生了两次大变化.即前期,由"文革"初对运动的消极观望,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后期,又由对运动的紧跟、热衷,转变为厌恶、抵制.民众主流意识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文革"中的态度、作用和地位,也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历史进程.研究"文革"时期民众主流意识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文革"的历史.同时,也会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政府职责选择的几个根据□峻岩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而政府职责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构的设置。政府职责的选择并不像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供给的选择那样有明确的价格信号作依据,因而这种选择可能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也可能与社...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业一、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作用商业并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阶段。它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交换活动日益频繁,才在客观上要求把商品交换的事务从商品生产者那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发展到了顶峰,我国现阶段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当前我们还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所以也需要有一个专门从事商品收购、商品调运、商品储存和商品销售的商业部门来担负商品经营工作。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商业具有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商业,不同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私有制的商业,它是一种新型的商  相似文献   

12.
论人才竞争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同。”《决定》里讲的竞争,是指企业之间的竞争,经  相似文献   

13.
尹国东 《学习月刊》2012,(12):122-122
税源专业管理是根据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及税收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管理的不同环节的职能特点,把税收管理过程各阶段、各环节的职能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及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分工,并实施专门管理。其基本特征是使复杂的税源管理简单化、管理过程流程化、资源配置优势化、管理工作批量化、工作方式精确化。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把握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相似文献   

1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四项实践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延军  杨宁 《理论导报》2010,(11):30-31
<正>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语文、历史甚至伦理学等具体学科的教育不同,它不仅与人的知识、才能有关,更与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精神状态、人际关系甚至生活习惯等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一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把握特点,遵循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党史反映党各个时期各阶段的行为过程和规律。它的客观真实性和结论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价值基础. 1.认识机制。党史能帮助借鉴者认识党的历史事件,并统一党的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党内对重大问题的争议只能由历史事实,由社会实践的最后结果来判断。党史这种反映社会方式的待点,决定了党史认识社会的特点:一是真实客观性;二是认识社会的内容是与党的活动有关的,三是认识社会的方面是社会的发生发展规律,四是认识社会的阶段是已然的,即社会的过去。  相似文献   

16.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存在商品生产,也就存在价值规律。按照马克思的经典定义,价值规律就是“只有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或生产一个使用价值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换句话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形成和发展必然受社会存在的影响与制约.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世界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发展条件,从而为生发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其中,对民族精神起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则是社会生产方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每一种因素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作用,同时又相辅相成地影响乃至决定民族精神的内在特质和时代走向.一个民族的性格品质或民族精神特质,都是由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与长期社会历史条件因素共同铸就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气质各异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研究中共党史的思想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论带史、按照两条路线斗争的思路研究党史等;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想大解放、注重理论反思等;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视野更开阔、观点更新颖、学术更有深度等。探讨胡乔木在三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共党史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化胡乔木思想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育军  陈岚 《世纪桥》2010,(9):67-68,70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3年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到1886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发表,这个阶段主要是"合力论"内容的形成,即回答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从1886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发表到1890年写给约.布洛赫的信,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合力论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对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演进的分析可以发现:恩格斯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恩格斯科学主义倾向;恩格斯认为社会和自然一样都有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应该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但是,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和一般规律,并不排除个别国家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情况,由于社会发展的种种具体原因,历史上有的国家可以越过某个或某些社会发展阶段而出现跳跃式的发展。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既决定了可以不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