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证据来源这一划分标准,证据原件属于原始证据。所谓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者通过第一来源的途径所直接获得的证据。如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书写的交于出借人的借条。与原件相对应的是复制件,其属于传来证据。所谓传来证据,是指不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者并非从第一来源渠道而是经过一  相似文献   

2.
王松 《中国审判》2012,(9):96-98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原告持借条起诉,经鉴定,借条确有被告的签名和捺印,但签名字迹系先形成,借条内容字迹后形成,究竟谁在说谎,法院应当如何处理?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借条是书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的规定,书证的效力优于其他证据;况且根据一般生活常识,如果双方不存在事实上的欠款关系,欠款人也不会随便给借条持有人出具借条,被告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推翻借条效力,应判决借条持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与贷款人(金融机构)在签订借款合同的同时签订抵押合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贷款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贷款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法院审理的一起恋人分手后因50万元借款引发的纠纷案,再次引起人们对热恋中的恋人之间书写的欠条效力的追问。2012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中级法院的审判法庭,一对昔日的恋人正在法庭上争吵,而争吵的起因就是一张借条。借条上写着"借条,今借吴莎人民币伍拾万圆整,借款人:殷伟,2010年8月2日"。吴莎说这是殷伟欠了自己钱后写的  相似文献   

5.
证据对民事纠纷的解决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有些债权人常常不小心将借条丢失,假如遇到债务人有意逃债,发生纠纷后,债权人往往会因举证不能而白白丧失胜诉权。那么,借条丢失后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银翘 《江淮法治》2010,(6):55-55
2009年,海欣一位同事做期货生意,因本钱不够向他借钱,说如果赚了,可以分海欣一些红利,如果亏了,则返还本金。于是海欣借给他2万元,并让他打了借条。借条上写明是借款,但并未谈及如果赚了可以分多少红,也没写明还款日期,只落了借款人签名及日期。半年多后海欣向同事要求还钱,  相似文献   

7.
从借贷担保问题看金融秩序的稳定□丁阿运张志松金融借贷担保存在的问题一、从担保的性质看。1贷款人串通借款人欺诈担保人。借款人与贷款人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担保,借款人获得贷款后挪作他用,将责任转嫁到担保人身上。2借款人串通担保人欺诈贷款人。为逃避担保...  相似文献   

8.
【裁判要旨】民间借贷纠纷原告持撕毁重贴借条起诉的认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借条是债权凭证,通常而言,谁持有借条谁就有权要求借款人偿还欠款。然而,有时债权人虽然握有借据,其请求却仍然得不到法院的支持。那么,哪些情况下借条在手仍可能败诉呢?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支持城镇居民购买自用普通住房,规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贷款通则》,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贷款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时,借款人必须提供担保。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的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讼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1995]19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2.
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的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1995〕19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3.
设立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正的审判,保障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解决争端。证据的收集是民事诉讼得以开展以至实现公正审判的基础。本文拟通过对证据收集制度的理论分析,从理念和实践的角度探讨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有足以推翻原裁判的新证据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监解释》中对新证据作出了新的界定,根据新确立的标准,只要是原审中提出的能够推翻原裁判的证据,就可以进入新证据的行列,即便当事人在原审中因逾期举证且存在过错已被失权。新的标准实际上已悄悄地改变了《证据规定》确立的新证据的构成要件。鉴于再审是最后的审判,再审中新证据的标准会对法官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如何把握新证据产生重大的影响,实行这一标准将会使对新证据的解读回到民事诉讼法。《举证期限通知》对新证据做了不同的界定,相比之下,《审监解释》中的界定是一种更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程威 《法学研究》2023,(1):55-73
住房反向抵押是以房养老模式下补充养老财务保障的重要制度,其实施中出现老年人参与范围局限、财务不稳定性突显以及非借款配偶方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根本成因在于老年人认知弱化与住房反向抵押复杂性的紧张关系、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功能与金融机构营利追求的内在冲突、当事人利益保护规则失当等。住房反向抵押的实施应选择银保合作模式,并借助强制咨询制度控制老年借款人的事前风险,通过设置政府支持的保险基金来减轻老年借款人与贷款人的事后受损风险。关于借款人的保护,应借助成年监护制度协助借款人决策,落实贷款人适当性管理义务以优化信息披露,设置居住延期保护规则维护非借款配偶方权益,确定处分清算机制强化继承人利益协调。关于贷款人的保护,应借助约束性条款预先涤除在先担保权益,确保住房反向抵押债权的预期实现,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控制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1日起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确立了举证期限、证据交换、证据的审核认定等一系列制度,对于防止当事人证据突袭、滥用诉权、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有着重大意义。同时,由于该规定“限定了当事人的说话方式”,对律师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民事法律关系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新的规则在适用中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从实务的角度对《若干规定》中几个疑难问题予以分析,以期推动民事证据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庄超  时军 《法制与社会》2012,(21):294-296
2012年3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写入法律,使其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司法制度.然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不是完美的,其自身的漏洞以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人们在为刑诉法修正案欢呼之余,不得不冷静下来,再次审视这一规则.  相似文献   

18.
1案情概要2001年10月,甘肃省某县人民法院在审理原告李某诉被告陈某侵权纠纷一案中,李某声称,他在1999年12月借了陈某1000元人民币,并约定利息,后分两次还清借款,但未按约定还利息,就给对方写了一份证明后要回了借条。后来陈某拿出一张借条,上面有李某借其2000元人民币、月息20元、借期共10个月以及李某签名、盖章和保人签名等内容,要求李某如约还清借款及利息。李某对此借条提出质疑,声称借款人签名、盖章是真实的,两个保人的签名也是真实的,但没有借条上所记载的借款事实,该借条是陈某伪造的,遂以陈某侵权诉到法院。法院将该借条送到我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汗渍范围巧断添加笔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文件检验中涉及到书写时间的案件越来越多,对其中添加笔画的判断也有许多成熟的检验方法,但大多数案件要求检材没有受到各种污染。笔者曾受理过一起案件,巧妙利用汗渍范围,对检材上的字迹是否一次形成作出准确的判断,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案情简介2005年4月1日,兰州某某法院送来范某某诉马某某欠款纠纷一案中借条一张,其内容为“借条今借范某某现金40000元借款人马某某2004年7月24日”。送检人要求检验:借条上“40000元”中阿拉伯数字“4”的折笔“∠”是否为借条形成以后添加的。2检验借条内容是用蓝色圆珠笔书写在14cm×20cm幅面…  相似文献   

20.
根据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四)项规定,以出口退税账户托管的方式贷款,构成出口退税权利质押。贷款人在借款得不到清偿时,有权在借款人的出口退税款中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