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前一卜槐     
田培良 《实践》2011,(4):42-44
最困难的是开头那半个月,最疼痛的是两个胳肢窝底下。你想,一百多斤的分量全凭那两个地方撑着哩,不疼才怪!两天走下来,两个胳肢窝底下又红又肿,拐棍把子往那儿一挨,疼得钻心,疼得冒汗,疼得人立马就想躺下。  相似文献   

2.
快乐每一天     
《党课》2010,(4):127-127
我对佛说:让所有的朋友永远健康快乐! 佛说:好.但只能四天! 我说:好,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说:那还是三天吧。  相似文献   

3.
一棵椿树     
几年前,王伯从郊县农村带回来了两株小苗,我们和王伯家是很好的邻居,这两株椿树就分别栽到了我家和他家的门前。我家的那棵刚好在下水道旁,这儿水气好,肥力足,不用费心,长得也比王伯家的那株健壮,只可惜,那一车翻修厨房的时候,把它砍倒派上了用场。树干呢?改做了厨房的过梁。树因长的不是地方,便遭夭折的命运。树儿倒了,门前便腾出好大的一块地方,给院子里的孩子辟出一片谈天说地的空间。这样一来,王伯家的那棵椿树便独独地生长,院里人从它跟前走过,懒得多看它一眼,更不要说为它浇水了。可是,树倒不把人对它的冷遇放在心…  相似文献   

4.
门前一卜槐     
田培良 《实践》2011,(8):42-44
白进勤是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离开米脂的,那天是阴历二月初六。本来,他和雷光明初五就想走,娘硬让推后一天,说:“不为别的,就图个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相似文献   

5.
“既然大家都说我是全村最富的,那我就选个全村最穷的!”去年3月,城口县厚坪乡云峰村党支部要求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签订帮扶责任书,三组组长、党员袁自林第一个站起来挑了块硬骨头——帮扶流浪汉苏仕青。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5,(4):79
【段味】出国旅游,遇见一国内导游。他说,从前带团出国最头疼,游客到处乱走,必须不停点人头,四处找,不然很容易散,一次回来话费上千元也正常。现在好了,弄个随身免费Wifi,游客们都紧紧跟着他,生怕离远了没信号。一姑娘有急事上了一辆黑车,司机说现在黑车抓得严,被查你要说是我女朋友。姑娘说我是你媳妇好了。开到半路碰到查黑车的,司机说这是我媳妇。运管检查人员正准备放行,突然姑娘说:老公,我就在这儿  相似文献   

7.
刘双梅 《党课》2011,(8):110-111
江苏镇江,古称“京口”。曾有诗云“京口瓜洲一水间”,说的便是镇江。传说“镇江”之名有两个起源.一说是沿江一带地势低洼,古时常受水害,故在水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走进庙堂     
坦率 《思考与运用》2007,(12):74-75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在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中袒露心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这位先人到巫山的庙堂走一遭,那可真是要“忧其民”了,因为巫山县庙堂乡有如下一连串的头衔:巫山最小、最偏远、最贫困、最险峻的乡。说它小,全乡只有5个村共计2000余人;说它远,离县城大约6小时车程;说它穷,所有经济指标全县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9.
屈兴岐 《奋斗》2003,(11):54-54
恩哪,这嘎达,那嘎达,这些关东嗑儿,忽然就被抠求出来,上晚会,整广告,拿土头土脑傻柱子样儿当卖点,讨观众开心,图喜自己个走红,想发个七查窟查。我这个臭米子、大馇粥喂大,说着关东话白了头的东北人,觉得成了大观园里的刘姥姥,同父老乡亲一块被嘲笑奚落揶揄。关东嗑土不土?土哇。它形成200来年,那时封闭落后,中国人有几个  相似文献   

10.
一路开花 《党课》2012,(20):86-86
一起长大的朋友,前些日子进了城,在车站的站台上当保安。 我知道那是多么枯燥的工作。整日对着轰鸣的车头与无尽的铁轨,来来回回,定点巡视。铁路上一旦发生事故,哪怕微小至极,他都脱不了干系。朋友是个老实人,他每天都规规矩矩地坐在那儿,定时出去查看究竟。  相似文献   

11.
每天早上七点半,离正式上班还差一个小时。天津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桂华已经坐在办公桌前着手处理一天的工作,这已经成为她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张桂华就发现仅靠上班那八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于是每天靠早来晚走处理正常时间千不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门前一卜槐     
田培良 《实践》2011,(6):42-44
一九七二年十月十七日,原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对于本书的主人公白进勤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国。就是这一天,彻底改变了这个十五岁少年命运,由此演绎出下面这段催人泪下的故事。——题记三年后,进勤娘挂在脯子上的那颗心总算放下来了。那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是进勤、慧敏的喜日子。一清早,白家门前那个大槐树上就落了一对喜鹊,"喳喳喳、喳喳喳"地叫个没完。  相似文献   

13.
卖瓜难题     
正离县城十来公里处,有一片沙壤地,大约两百亩。这片沙壤地种西瓜,那可是个头大,内瓤甜,人见人爱。我表哥就在那里种植西瓜。那天,是个周末,表哥在西瓜地里劳作,一个骑着山地自行车、戴着头盔的中年男子路过。男子看到西瓜长势良好,就停下自行车,与我表哥交谈起来。男子说:"大哥,你这西瓜不错嘛。"表哥叹了一口气,说:"西瓜不错,但不好卖。"  相似文献   

14.
王成 《廉政瞭望》2011,(5):50-51
兔年春节,李红旗又一次来到了父亲的墓前,看望已经去世3年多的父亲。“爸,那4个烈士证已经找到家属了,现在只剩下广东杨会县这个有点不好找。抗美援朝60周年都已过去了,我不管花多大的力气,怎么也得送他回家,您就放心吧!”说着,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  相似文献   

15.
贺捷生 《学习导报》2013,(12):48-50
回到张家界,无论时间多么仓促,无论要走多么远、多么难行的路,我都要去看那棵挺立在旷野中的大树,那棵在风雨中生长了千百年的古树。就像我每次回到故乡桑植,必去看五道水那棵千年攀缘的紫藤;每次到了贵州,必去印江县木黄看那棵双躯交缠的古柏。这三棵站在湘黔大地上像传说,又像绝唱的树,是父亲当年艰难转战的见证者,又是父亲离开后忠实地等待他归来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6.
正到深圳出差,朋友开车来接。刚入座朋友就叮嘱,系上安全带。我说我坐后排也要系吗?朋友说要呀,电子眼可高清了,拍得那叫一个贼清楚。我问那罚款罚谁呢?朋友很无奈:肯定罚车主呀。平时走高速坐后排都不系安全带的我,为了"友情"默默系了。边系我边给朋友说,刚才过斑马线的时候我看到有车驶来,为了表示我是个遵守交通的文明市民,就停下来等车通过。结果车主慢慢减速,在离斑马线2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我想这儿  相似文献   

17.
普通的一天     
得知《党风通讯》杂志为纪检监察干部开设了一个可以相互交流和倾诉心声的栏目,我就琢磨着也要写点东西,可真正拿起笔来却犯难了,想想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既没有办过大案、要案,又没有立过功、受过奖,谈经验没有,写感想不行,干脆就说说我普通的一天吧。那是6月的一天下午,快到下班时间了,我们纪委的领导对我说,前些天办的一个案子快结了,但还需再到离县城0,里外的乡下找涉案人员和有关证人取证核实几个问题,大概需要两天时间,问我能不能去。听他说完,我心里就矛盾了,去吧,丈夫在乡镇工作,这几天刚好不在家,家里…  相似文献   

18.
王炯 《党史纵横》2001,(3):40-40
彭德怀自庐山会议以后,先是在北京挂甲屯吴家花园被软禁起来,直到 1965年秋。其间,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的水塘边,开了一块小小的试验地。 他非常精确地丈量过,面积整整一分,又仔细深翻平整,连每个土疙瘩都敲得粉碎,用手捏过,一天到晚都在这一分地里忙碌着。警卫员不免有些莫名其妙:彭总下这么大工夫苦心经营那一分地干嘛呀 ?于是就问彭总: “干吗刚好开一分地 ?” “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好算账。” “种庄稼的都像你这样深挖碎捏,一个人怕就只能种两三分地啰 !”警卫员又说。 彭总回答道:“这一分地神啦,少说…  相似文献   

19.
在我省的西部地区有个贫困县叫通榆。在通榆有个贫困村叫强胜村。强胜村出名是因为穷,且不说那低矮的碱土房,也不说那七扭八歪的土院墙,就说这吃饭问题吧,全村总共才250多户人家,每年青黄时节都有半数的农户缺粮吃。种粮的却为口粮发愁,你说这让庄稼人的脸往哪儿搁?怪不得有人把强胜村戏称为“强活村”。  相似文献   

20.
1978年,我出生在豫东南地区一个叫崔庄的小村庄里,那是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年。爷爷说,我一出生就给家里带来了好运——地里的麦子大丰收。全家人望着屋里面那一大囤麦子,欢喜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加上我又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于是,给我起一个什么名字成了全家人争论不休的话题。爷爷说,民以食为天,家里从来就没有收过这么多的麦子,就叫“麦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