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健 《法制与社会》2011,(12):182-182,185
警民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顺应形势变化、满足发展所需的必然之举。当前,警民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规律性,用发展的思路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创新跨越,立足主体挖潜,激发客体参与,加强媒介沟通,找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切入点,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正确认识和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意义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探讨了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分析了警民关系失谐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振频  李弘 《政府法制》2010,(10):61-61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公安局深入开展爱民“大走访”实践活动以来,警民连心,真情涌动,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下,警民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警民关系的不和谐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阶段,公安机关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重视度不够,警民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产生了隔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贺恒 《法制与社会》2011,(23):203-204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抓好的"三项建设"之一。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谐警民关系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其现实意义,然而,警民关系不和谐的掣肘因素依然存在,只有从宏观上塑造和谐氛围、微观上重视实践锤炼,才能实现警爱民、民拥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赵丽云 《政府法制》2011,(25):43-43
为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获取辖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山西省泽州公安交警大队以“舒心、贴心、暖心、安心”为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搭建警民连心桥。  相似文献   

7.
夏开江 《法制与社会》2013,(24):182-183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公安机关作为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的维护者,将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和谐警民关系是开展警务工作的有效前提和保障。但现阶段各个地方时有群众砸警车、烧警车、打警察的现象发生,群体性事件多发,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极其恶劣,对此必须找出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出相对应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才能有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培育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论述当前警民关系面临的信任危机,进一步提出了既能改善警民关系,又能推动公安工作实践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卓敏 《法制与社会》2010,(21):182-18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巨大的社会变革,警民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警民关系一直是社会观注的焦点:今年的两会期间,警民关系再次被提上了人大代表的议事日程;近年来,全国公安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是"鱼与水"的关系,公安的工作是植根于群众之中的,只有得到群众的信赖、支持与配合,公安工作的才能顺利开展。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分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常丽  乔文杰 《政府法制》2010,(21):F0002-F0002,I0001
9月27日,山西省介休市公安局隆重举行了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主题的第四届警营文化节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孙奇 《法制与社会》2011,(20):194-194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对于公安机关的"三项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依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诸多困境,必须对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雪晨  艾峰  田震 《法制与社会》2011,(36):142-143
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良好的警民关系是警务工作的基础,决定着公安工作的成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进入了集中爆发期,警民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的因素.本文对警民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明 《政府法制》2012,(16):64-64
“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北石店分局凤凰山派出所、保卫科从群众关心的民生“小事”做起,着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谱写了新时期爱民乐章。  相似文献   

14.
乐怡 《法制与社会》2010,(33):206-206
《鱼钩与长矛》所展示理论,恰恰能够辩证的服务于安保限制性措施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本文从《鱼钩与长矛》所提理论进行考察,就安保限制性措施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确对待和处理当前的警民关系,努力改善警民关系,是各级公安机关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海北藏族自治州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化和民族成分的多元化,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和分析海北藏族自治州当前警民关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探索适合海北藏族自治州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澄城县公安交警大队在县委和县政法委的领导下,创建平安澄城,敞开大门访民意,打开心扉听民声,努力构建“警爱民、民拥警、警安民、民助警“,警民和谐的新型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公安局深入开展爱民"大走访"实践活动以来,警民连心,真情涌动,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09,26(2):125-128
警民关系的最佳境界是和谐。警察礼仪,不仅可以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效益,塑造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而且可以增强公安队伍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但从基层执法执勤来看,警察礼仪意识淡薄行为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整个警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警民关系的和谐。因而必须从全警礼仪小节抓起,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实际行为来影响社会公众,主导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彭俊平 《政法学刊》2010,27(4):118-121
社区警务建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基石。在社会管理创新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形势下,社区警务建设需要承继公安工作优良传统,专群结合、亲民为民,切实履行好社区民警的职责;还需要变革,不断创新社区警务的内涵、工作方法、形象和服务等。只有这样,才能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巩固政权的第一层基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5):113-117
违法警察一般都存在着带有明显职业特征的“三不怕”心理,即“我是警察我怕谁”、“为公家办事我怕啥”,“有组织支持我怕啥”的社会心理。这些心理产生的社会土壤,是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官本位传统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身份特权在人与人关系上的作用;权力眩晕症使一些掌权者丧失理智;“治民”意识下为警者对民众的不尊重。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平等意识,警察提高素质,全社会善待警察;吸收民众参加社会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融洽警民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警察执法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