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以来,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两岸关系互动态势的起伏而变迁。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两岸军事对峙时期,两岸在金门及其附近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和对抗,也因此型塑了金门长期以来的战地角色。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金门的战地角色逐渐褪去,随之产生了金门该如何在两岸关系中定位的问题,金门地方政府和民众也开始从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出发争取在两岸关系中的适当定位,但与台湾当局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小三通”实施以后,金门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先行者和试验者,在两岸关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重重限制,“小三通”对于金门地方的发展而言其实是象征意义多于实质意义。随着两岸三通直航进程的推进,金门未来只有跟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省、厦门市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2.
金门之约     
《台声》2015,(11)
<正>昔日,金门是两岸军事对峙最前沿;今日,两岸关系发展由对峙走向和平发展,金门亦是见证者。25年前,两岸红十字组织为合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在金门举行商谈并签订协议书,成为两岸间签署的第一个协议。25年后,金门又一次成为两岸各界的焦点所在。5月23日,备受各界关注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三次正式会谈在金门举行,期间两岸双方达成多项共识。犹记半个月前,国共两党领导人于北京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实现两岸直接、双向“三通”一直是两岸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从两岸人民往来便捷化、经贸交流便利化,还是从缓和两岸关系、为两岸开展政治对话营造合适气氛角度分析,“三通”都是不容回避的议题。从一定意义上看,“三通”不仅是两岸间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各界强烈要求缓和两岸关系的呼声和压力,对于祖国政府所提出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就尽快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举行政治性接触和谈判,从而使两岸关系得到真正的缓和与发展的真诚建议做出了一些回应,并着手筹划进行两岸事务性和政治性接触。但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就在台湾当局的一些头面人物作出要缓和与发展两岸关系表示的同时,台湾当局却在进一步的加快分裂中国、抗拒统一的危险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到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等各个方面。新春伊始,台湾当局在加紧推动以"美元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务实外交",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活动的同时,在军事方面,也有一些令世人所关注的动作。在台湾当局大力开展"军事外交"的攻势下,台在对外军事采购上又有一连串动  相似文献   

5.
白光炜 《两岸关系》2011,(12):23-24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台湾当局—方面认为,两岸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两岸关系渐趋缓和,台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认为“两岸军事差距越来越大”,大陆仍是台湾安全“最大的威胁”,强调“和平须以实力为后盾”,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决不放松整军备战。为适应形势发展,2011年台军整军备战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说,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增进同胞感情、扩大共同利益的最好方式。20多年前成立的金门同胞联谊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等组织,彰显了当年倡议者的远见卓识和战略前瞻。而今,来自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7.
从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视角分析,两岸互动过程将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特征:在差异互动时期,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民间往来越来越深人,两岸的政治、军事关系呈现出越来越紧张和对立的现象;在相似互动时期,随着两岸经贸交流、民间往来越来越深入,两岸的政治、军事关系将渐趋缓和.伴随着"倒U型曲线"的演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也将呈现出"强--弱--强"的波动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在希 《台声》2003,(5):4-5
10年前,著名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那次会谈,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实现了40多年后两岸人士的首次会晤,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因此,会谈受到两岸同胞和海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可以说举世瞩目。汪辜会谈取得丰硕的成果。汪道涵会长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面对面地共商两岸关系大计,从此结束了两岸不接触、不谈判的历史,开启了两岸关系由对峙走向对话、由隔绝走向交流的新阶段。这次会谈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4项协议,建立了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进行了两岸双方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创…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24)
<正>国民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朱立伦到金门拜票,金门县长陈福海提出金门发展的三个契机与愿景说帖,朱立伦爽快地签署见证,并表示历经国共对峙与两岸烽烟炮火的金门人最了解和平的重要性,要让金门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好示范区。国民党执政7年半以来,推动两岸和平合作,的确金  相似文献   

10.
周意 《台声》1999,(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被彻底推翻,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至今已是50年整。50年来,祖国大陆、台湾岛内及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两岸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两岸关系由激烈的军事对峙走向缓和,由完全的隔绝走向热络的交流,由尖锐的对抗走向既有妥协又有斗争的对话,朝向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股阻碍交流、分裂祖国、抗拒统一的倾向。两种倾向相互冲突,交相激荡,使得50年来的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不久前,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强烈地冲击着刚刚缓…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的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是举世公认的百年来两岸关系中最密切、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部分。当前两岸经贸已成为最重要的维系两岸和平往来的纽带、两岸关系的晴雨表和两岸关系发展平台。这次两岸经贸论坛,落实去年胡连会达成的共识,对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  相似文献   

12.
修瑭 《台声》2008,(10):51-54
9月初,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受权宣布,北京等13省市居民可以到金门观光,也可经由金门到台湾旅游。大陆媒体评论说,于大陆而言,这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扩大与深化;对金门来说,这是一次角色的重要转换——距离厦门仅18海里的金门,从此已不再是军事前沿,更多地是作为两岸人员往来的中转站,出现在两岸关系中。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海协与台湾海基会,就两岸两会恢复交流和举行政治谈判及其程序性磋商等问题进行了频繁的信函往来。此举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普遍认为,两岸如能恢复中断了两年多的对话,将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和台湾海峡乃至东南亚地区稳定大有助益。国际舆论对近期两岸关系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列迹象表明两岸关系有所缓和。法新社报道说,当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时,台湾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关系是一种交往实践.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对话和独自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使了两岸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形成,两岸关系从扭曲的交往模式走向合理的交往模式.在两岸关系中构建交往理性,是本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语境下的尝试.两岸的儒学传统可以被发展为别具一格的两岸的交往理性.一种以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两岸交往伦理的建立,必定会对两岸的平等对话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3)
<正>自1978年两岸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变以来,至今已经历近40个年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开放两岸交流。随后大陆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两岸交流成为两岸互动的应有之义以及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可欲路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岸学者在海外开始初步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23)
<正>30年前的1987年,台湾当局在大陆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同胞往来交流的新一页,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对立与隔绝的历史,为日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同胞的密切往来与各项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开放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序幕,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没有开放交流,就没有往来,就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祖国大陆掌握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并推出一系列对台重大举措,营造了两岸缓和的氛围,促进了两岸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8.
鲁洪柯 《台声》2010,(8):38-39
<正> 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件特大好事。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提升两岸经济的活力和潜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向前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交流合作一直是两岸关系中最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11)
<正>5月2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金门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会面,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政策和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张志军表示,厦门和金门虽一水之隔,却因内战交往隔绝了约半个世纪。厦门金门的这段经历,是两岸关系过去的缩影。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自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同时,进一步明确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结束敌对状态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