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飒 《人民公安》2013,(22):51-51
“办证难”问题频现。根源在哪?是机关人员‘态度问题?还是权力部门作风问题?抑或足制度问题?《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显示,8(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遭遇过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情,只有19.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不说明具体流程,多次要材料”、“互相推诿”及“脸难看”占据前三位。此外,“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难找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社区警察广仁“伊藤先生吗?打扰了。”一个星期六早晨,成田警佐出现在伊藤家门外,进行入户访谈。“从上次访谈到今,是否换过工作?”“电话号码和传真号码有无变动?”“买车了吗?”“最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事情?”问题一个接着...  相似文献   

3.
漫话时尚     
漫步街头巷尾,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时尚”的标志,什么“时尚小屋”、“时尚杂志”、“时尚美容店”等等。但是,什么是“时尚”?“时尚”的内涵是什么?“时尚”的东西为何惹人爱?带着这些问题,我漫游在网上和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于是就有了如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多角度设问。在课前,围绕问题,精心设计系列性提问,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例如关于“一国两制”问题,既是热点问题,又是课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复习这一知识点时,我结合课本知识设计了十个问题:(1)什么是“一国两制”方针?(2)提出“一国两制”方针的根据有哪些?为什么说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是切实可行的?(3)“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台湾当局提出的“一国两府”有什么区别?(4)“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和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为什么不会…  相似文献   

5.
“轮功”问题的出现,由最初绝大多数人希望健身强体发展到非法的反科学反政府的组织活动,加上不少的人们至今不以为然———“不就是练练功吗?”,受其影响的人数确乎不可低估,这就有了认真弄清一些问题的必要。“有”,还是“没有”?世上有“鬼”吗?世上有“神”吗?世上有“救世主”吗?应当说,这些都是很基本、很初级的、照例大可不必来讨论的问题,可是被有些人蓄意闹糊涂了,照李洪志和“法轮功”的教义,那就是“鬼”、“神”、“救世主”都有,而我们的回答很明白:根本没有!先引一段话:“人死血脉,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民党大佬郝柏村致信台湾媒体,提出“正视中学史地课本”问题,在台湾引起波澜。台湾中小学生课本的“去中国化”问题现状如何?危害在哪?近20年的教育改革为何无人喝彩?教育关乎人的价值观与民族的未来,讨论教育问题永远不嫌过多。  相似文献   

7.
任强 《时事报告》2012,(3):82-83
早在两干多年前就有先哲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实际上,不均是正常的,不均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问题。这个程度是多少?西方经济学用“基尼系数”作为参考指标。到底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反映什么问题?如何才能缩小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8.
李晓鹏  邵凛 《今日浙江》2011,(19):36-37
“经济责任审计‘一把手’,你最关心什么?”、“领导执政过程中,你觉得哪些方面成绩显著、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哪些方面不尽如人意?”、“你觉得针对领导们的一些传闻是否属实?”“你对本区域的发展是否满意?”今年6月以来,桐乡市综合普通干部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筛选成“菜单”.结合进具体审计评价领导干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我真的是一个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大家认可的领导者吗?” “我能给下一代领导者什么样的忠告呢?” 尝过做领导的辛酸滋味的人,一定都反复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相信每个领导者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独自留在没有开灯的漆黑的房间.看着窗外五彩斑斓的街景,苦思冥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艰难抉择的一瞬间,不禁向幽暗的夜空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父亲.这时候会怎么做?如果是我最尊敬的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杨仪 《群众》2011,(10):96-96
何谓“健康”?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多余,因为许多人对于常挂口头的“健康”一词的含义并没有完全搞明白。 “健”、“康”二字,各有所指。“健”指人体器官健全、功能正常,是“体质好”的意思,一般不难理解。问题在于“康”含何意?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有注:“康,安也。”  相似文献   

11.
李力 《湖北宣传》2007,(1):23-2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这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与‘陕”两字对调意义何在?何为“又好又快”?如何才能做到“又好又快”?为此,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对上述问题加以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06,(2):31-38
今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几度起伏,其存在的背景是什么?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国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威胁论”该如何看待并沉着应对?认清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我们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3.
“经济责任审计‘一把手’,你最关心什么?”、“领导执政过程中,你觉得哪些方面成绩显著、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哪些方面不尽如人意?”、“你觉得针对领导们的一些传闻是否属实?”“你对本区域的发展是否满意?”今年6月以来,桐乡市综合普通干部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筛选成“菜单”.结合进具体审计评价领导干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程步云 《前进》2001,(4):15-16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抵御各种侵蚀和诱惑的前提。目前,加强“三观”改造,守住思想道德防线,首要的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回答好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问题”,即: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近年来,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特别是像胡长清、成克杰等典型案件表明,“为什么,做什么,留什么”这三个问题,确实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解决好的大是大非问题。  第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如何“治”?或谓“依法”呀!那么,换个问题:依什么法?“依法治国重奖论”不是论述给“依法治国”者以“重奖”,而是要回答“如何‘治’”或“依什么法”的问题。不当之处,敬祈教正。法曾被许多人看作是一种冷冰冰的甚至是恐怖的东西。流行口头的“法网恢...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人员曾做过一次调查,他们向管理者提出三个问题:“你认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每天做什么花的时间最多?”“你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结果显示,90%以上的答案都是“决策”。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7):39-40
最近台湾发生几起有关“认同”的争论,包括“台语文”事件及两岸几位学者对台湾民意结构趋势不统反独的忧虑等。这些争论如果回到源头,还是两组老问题,第一组问题是,台湾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台湾人是什么人?第二组问题是,台湾人如何建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8.
黎启海 《人大论坛》2011,(10):12-13
“你知道选民证吗?你见过选民证吗?你用过选民证吗?”近几年来,一些网络论坛掀起一阵阵“晒选民证”的热潮。一网友在某论坛发帖晒出大学时代人生第一张《选民证》时称,“以后就没有第二次了……”甚而,更有细心的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咨询,“今年已具有17年选民资格,应该获得多少张选民证?”从这些网络舆情,引发笔者深思一个问题——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是否“应当发给选民证”?  相似文献   

19.
罪?非罪? 看完卷宗,我抬起头,接过科长递来的香烟,点燃。“这个案子,有一个核心问题。但不是刑事上的,而是刑事附带民事上的。就是肇事车辆到底是哪里的车?”“等一下,董律师。”副政委坐直了身体,“你的意思是说。定杜风杰的罪没有问题了吗?”我略微考虑了一下说:“是这样。”他叹了口气,把身体重重地靠回椅子,把头转向了别处。我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他的不满。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然而,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