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 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兼署江苏、安徽两省巡抚等要职。于成龙从一位七品县官升迁为正二品封疆大吏,以政绩卓著、廉洁奉公而闻名天下,受到万民拥戴,皇上褒奖,堪称奇人奇事。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位三百多年前的清官,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鄂尔泰一生建树颇多,政绩斐然,但以其任云南巡抚云贵总督、云贵广西总督期间(雍正三年十月二十六日(1725年11月30日)至九年七月初六(1731年8月8日)的政绩最为突出。他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开辟苗疆,既扩大了清王朝...  相似文献   

3.
李卫督浙     
<正>李卫是江苏徐州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殁于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家庭富有,为此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他出钱捐了个兵部员外郎的官职,此后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又升任云南布政使,仍管盐务。雍正三年又调任浙江巡抚。雍正五年,更被特授为浙江总督,直到雍正九年调任直隶总督,主政浙江前后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杭州是否要修复左公祠,对此,我们应该考虑西湖文化的当务之急。11月29日某报“人文版”中《杭州应重建左公祠》一文说兰溪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陈星发现清朝浙江巡抚杨昌睿撰、两江总督陶澍书的“左公祠碑拓片”,呼吁寻找原左公祠地点云云。此“左公祠碑拓片”不看便可断为赝品,且伪造水平粗劣。浙江巡抚杨昌睿当为杨昌浚,一个巡抚总不至于将自己的名字写错。此一误。两江总督陶澍死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如何能为死于1885年的左宗棠写碑?此二误。陈星又说,  相似文献   

5.
保定直隶总督轶事(之二) “模范督抚”李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云 《乡音》2006,(11)
直隶总督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最早的直督之设是在清顺十八年(1661年),当时清廷下诏直隶、河南、山东等15省设立总督,苗澄首任直隶总督,驻大名府。此后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专设直隶总督由李维钧提任,驻保定,遂成定制。直隶总督存在了190余年,共有75人100任次直隶总督,李卫是第四任。  相似文献   

6.
直隶总督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最早的直督之设是在清顺十八年(1661年),当时清廷下诏直隶、河南、山东等15省设立总督,苗澄首任直隶总督,驻大名府。此后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专设直隶总督由李维钧提任,驻保定,遂成定制。直隶总督存在了190余年,共有75人100任次直隶总督,李卫是第四任。  相似文献   

7.
梁章钜字宏中,号苣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清初徙居福州,所以自称是福州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七年(1802年)成进士。曾任礼部立事,充军机章京,升用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知府。道光年间,历官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前后五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因病辞官,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溢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黄钟瑛,原名良铿,又名鎏,号赞侯。生于清同治八年九月二十日(1869年10月24日),原籍长乐。其六祖黄德章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迁居闽县南关外茶亭街,遂为闽县人。父黄河澄(1836—1888年),同治二年(1863年)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举荐出办乡团练,保奖五品同知衔;母李氏,生六男、二女,钟瑛居第五。  相似文献   

9.
从“清风两袖”说开去王位东“两袖清风”,是说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典故出自明朝。据都穆《都公谭纂》卷上记载:明朝时,于少保(谦)曾为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在他还京时,没有带回任何物品财产。当时河南人遍传于谦的廉洁事迹。于谦在他的《入京》诗里...  相似文献   

10.
<正>王竑(1413—1488),湖北江夏(今属武汉)人,生于河洲(今甘肃临夏),26岁中进士,在江苏做过二任漕运总督、一任江北巡抚,官至兵部尚书。王竑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诛阉党、恤百姓、修边防、劝皇帝、强漕务、理盐政,是明代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著名官员,最为百姓传颂的是他为国为民的那份生死担当。反对阉党,稳定局势明朝历史上共有三次大的阉宦之祸,分别由王振、刘瑾和魏忠贤引  相似文献   

11.
杨志文 《前进》2016,(1):59-61
正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浑源人。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粮盐道、开归陈许兵备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河南巡抚,道光十五年(1835)任河东河道总督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病故于治河工地。因治理黄河有功、办事实心,道光帝赐谥"恭勤"。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把家风列入党员领  相似文献   

12.
张小芹  卢紫微 《前沿》2013,(20):162-163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目录,书中按照我国古代传统的四类分类方法,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就采进的书籍情况看,各总督、巡抚采进的书籍记录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将对各总督、巡抚采进的书籍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其特点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雍正的惩贪之术──抄家刘绍春雍正登上皇位的第一年(1723年)正月初一,同时向总督巡抚以下的官员发出十一道渝旨,历数官场种种积弊,发誓要“整纲饮纪,澄清吏治”!原来,康熙帝晚年,人已倦怠,只沉浸于自己前半生的丰功伟业回忆之中,不再图振兴进取。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14.
自光绪二年(1876年),刑部侍郎袁保恒奏请“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的左宗棠再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最终实现台湾建省——晚清台湾建省历程人们都非常熟悉,学界也有很好的研究。但人们并不清楚,清代前期曾有康熙六十年平台将领蓝鼎元“易台湾总兵而设提督”、雍正末年台湾知府沈起元“台湾道行巡抚职权”和乾隆二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金首倡台湾建省之议。  相似文献   

15.
刘墉于谦白居易李学乾近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颇感兴趣。一品宰相,清贫如洗,告老还乡,觅了头小毛驴坐着,观至此处,不由得忆起一首古诗来:“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阎话短长。”这首诗的作者是人们熟知的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任巡抚...  相似文献   

16.
王毅鸣 《前进》2014,(10):61-62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山西永宁州(吕梁市离石区,其出生地现划入方山县)人。他生活于明清改朝换代的战乱动荡之世,44岁出仕广西罗城,至67岁病逝于江宁(南京),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始终以勤政爱民、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为政精神,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风范,深得广大民众的爱戴和康熙帝褒赞。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二年(1737年),侍郎吴金提出台湾建省之议,在朝中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并很快被否决。然而,这是史籍对台湾建省最早的记载,也是当时有识之士对台湾的思考。此后,这一议题被不断提出并以不同方式实践。嘉庆十一年(1806年),将军、总督、巡抚及水陆两提督巡查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制确立,台湾建省再次提出及正式设省。这是清政府对台湾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台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爱情究竟是什么?为何能令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倾倒,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沉重代价呢?让我们听听科学家的说法吧。基因决定你爱谁芸芸众生,谁是她的白马王子?你的红颜知已又是谁?古人将此归于“缘分”。不过,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大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M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又名体臭)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设立咨议局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重大举措之一,1907年10月朝廷命令各省总督巡抚迅速慎选官绅创办。1908年7月公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限令一年之内一律成立。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清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三日,浙江总督兼巡抚的李卫,在驻地杭州突然接到和硕怡亲王、大学士张(玉廷)、蒋(廷锡)于十月十日寄来的信,信内传达雍正皇帝密旨,内容是:“十月初九日奉上谕‘岳钟琪处有投书之奸民,初始不肯供出伙党之姓名,后被岳钟琪发誓引诱,始陆续供出十余人。其在楚(湖广,即今湖南、湖北)省者,已差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