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促进人获得实质性发展是教育质量话语建构的逻辑起点,建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质量话语体系是教育理论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现代性教育质量话语存在诸如人被抽象化与教育质量观扭曲、唯数字化计算逻辑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不确定性消解和教育实践者伦理责任弱化等弊端。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以人的生成与完善为推动教育质量话语创新的内在依据,以回归教育原点为推动教育质量话语创新的价值取向,在关照和改善人的境况中推动教育质量话语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在密切教育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中推动教育质量话语实现时代转型。为此,要推动教育发展从人的抽象发展观转向对人的发展内在价值的关注,通过回归原点超越数字计算的质量逻辑,在推动教育实践变革中唤醒教育实践者的伦理责任,在更加全面地彰显教育社会职能中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育目标存在着功利性而忽视了人的多方面需要,没有将人的需要摆在起讫点。在教育中引入价值教育,就是要把发现人、关心人、发展人摆在教育首要的位置。思想政治教育从个体的生活实际和现实需要出发,在基于个体生命,指向人的生存;关注个体,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倡导创造价值,实现超越,引导走向自由等方面不断地满足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关心和发展健全的个体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指向,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价值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一代文豪、沫若故里——沙湾区现有学校52所,在校学生23838人,在职教职工1560人。近年来,沙湾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条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公平教育、和谐教育,促进全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凡欣  吴满成 《工会论坛》2011,(2):120-121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属于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门艺术,更是担负着培养人、造就人、激励人的任务。每个成长中的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重视、被肯定、被尊敬、被欣赏,总是不自觉地从他人那里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当这种渴望实现时人们的许多潜能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尊重人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和主张,也是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民主、平等、开放的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就要站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高度去把握人的本质和主流,把“人”放在人应有的位置上,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就是尊重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从“灌输为主”向“灌输与参与并重”教育方式的转变。二、尊重教育对象的民主权利。尊重人,关键是把教育对象真正作…  相似文献   

6.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学院一贯的教育理念。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而艺术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人和提高人的素质,其实质符合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性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坚实基础。本文运用人文与艺术教育关系的理论,旨在阐述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其对高职学院艺术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性作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的公共性与教育的异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公共性要求学校教育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并且以公共利益为终极追求。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教育公共性不断被消解,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甚至人的整个生命都发生了异化。恢复教育公共性的关键在于防止教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道德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用道德的本质来审视教育活动及其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伦理实体,教育善恶是教育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是道义的事业、是求真的活动、是公平的“砝码”。教育从善的最终实现,要依靠“教育中人”的德性修养和制度德性来保证。“伦理实体”的论断给教育道德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关于教育道德的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提倡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和加强“教学做合一”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有着现实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始建于1988年,现有教职工59人(含兼职),其中正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28人,博士2人,硕士34人,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8人。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艺术教育和应用心理学5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高专优秀试点专业,教育学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设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教育5个教研室,教育技术学、教育学2个实验室和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中心。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学团队为院级教学团队,教育学学科为院级重点学科。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挂靠在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目前在校学生2005人。  相似文献   

11.
设施内教育,是矫正机构在矫正设施内主要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被矫正人员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道德教育、矫正教学和心理与行为矫正等活动;设施外教育,是指对违法犯罪后被判刑、收容但不适用监禁等设施内矫正的违法犯罪者,放在社会上进行教育改造的措施。在国内外矫正教育实践中,各国矫正机构都重视将设施内教育与设施外教育相结合,并把它们作为矫正教育的基本方法加以使用。设施内教育与设施外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防止“机构化”的消极影响,促进被矫正人员的再社会化;有助于提高刑罚执行的效益;有利于调动社会上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对犯罪的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12.
论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续教育如何利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发展自己,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继续教育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对象、学习模式上有不同,但也有相同,因而继续教育在系统网络、学习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上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完全可以结合的,并且二者的结合会使继续教育达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动态的、相对的公平。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为此,基础教育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高等教育要建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以德主教、智德合一的教育理念体系,最先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兴办私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当前的教育仍具有极大的资源性价值和可借鉴性意义。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境遇变动的,孔子教育理念也暴露出自身的思维局限。对孔子教育理念的价值进行现代审视,有助于我们对其做出辩证的评判和合理定位,进而更好地借鉴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李瑾 《工会论坛》2014,(2):56-58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比例和范围呈逐步扩大之势,沉迷于游戏、情绪悲观、暴力伤人等现象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其根源在于当前环境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过度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完善高校生命教育,就要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生命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其生命教育情怀。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体现着职业技能训练、职业道德训练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多元目标,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中被引入,但由于中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目标,诊所教育的实施面临困境。只有立足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实,进行教育目标的分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分别定位,才能克服中国目前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分离的缺陷,以诊所教育为桥梁逐步实现法学教育的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人们对其原因的诸多思考。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源,而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配置、文化认知与氛围、教育政策的制定等,构成了影响城乡教育差距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女子高等院校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实现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总体要求中发展个性教育 ,形成办学特色 ,这是女子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依法治教,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具体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而国家层面的教育立法侧重原则性的规定,因此,加强教育地方立法,可以有效实现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在我国教育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设定存在问题多多,探讨教育地方立法责任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多重性、教育对象的全面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社区教育能促进社区发展,要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必须加强政府的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合理开发教育课程,建立高水平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