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通过对农民工犯罪心理的分析,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借用文化冲突理论,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杨德敏 《行政与法》2004,(10):85-86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失业严重,加之自身素质低下,造成城市农民工的犯罪活动频繁发生,并以侵财型、犯罪数额少、季节性和团伙性为主要特征,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只有政府转变观念,消除制度歧视,建立涵盖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农民工教育。这样,才能改善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成了城市犯罪的高发人群,他们犯罪的原因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农民工犯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旨在分析农民工犯罪问题,以期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在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从农村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又给城市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新的隐患.本文对农民工犯罪的基本特点作了归纳,分析了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完善各项制度和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犯罪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的生活状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等等都是农民工犯罪的诱因。农民工的身上揉和了农民和工人的双重特点,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期待被关注的脆弱心灵和沉重的生活压力。少一些淡泊和不屑,农民工犯罪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检察工作实践,从法律角度认真地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对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和对策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城市中特殊群体的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农民工犯罪中的运用为视角,研究农民工的犯罪现状、完善相关制度、确立具体可行的措施,以期对农民工犯罪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城市里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或维权成本过高,就有可能导致其采用过激手段--犯罪,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在城市生活状况恶化使其底层意识加剧,不认同城市、市民,缺乏如加洛法罗所说的怜悯心态,导致有关财产和暴力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在为城市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犯罪按照其动机可以分为两类,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和对他人利益侵害式犯罪。私力救济式农民工犯罪,是农民工在合法维权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极端的维权方式。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社会信任角度分析此类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农民工维权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蜂拥而至,加剧了城市务工人员和城市的真正迎接力之间的矛盾,农民工强烈的城市化诉求受到阻碍,是诱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化诉求,可以有效预防新时代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0.
王志红 《法制与社会》2012,(22):287-289
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是城市化最突出的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身份诉求受阻、城市定居诉求受阻、权益公平诉求成为诱发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之一,关注和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诉求、城市定居诉求、权益公平诉求是有效地抑制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城市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成为当前城市社会各种犯罪活动的重要一族。本文试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从犯罪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民工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粗浅的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12.
《检察风云》2012,(20):18-20
他们在城市长大,却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寻找梦想和希望,却发现了现实的残酷和不平等。家庭教育的缺失,成长环境的恶劣,对前途的迷茫不知所措……各种原因导致一些身心还未完全成熟的农二代子女走上犯罪道路。好在,他们从未远离我们的视野。从学校到派出所,从检察机关到社会工作者,大家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农二代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指引他们走上更光明的发展之路?2012年8月24日,本刊编辑部和上海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召开研讨会,请来朱家角胜利小学、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朱家角派出所等负责人,共同探讨农民工二代子女犯罪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预防和控制农民工犯罪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试从分析造成民工犯罪的社会层次原因着手,指出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的政策失误,是导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应转变政府角色定位,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并成长的第二代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近年来引起关注。相对剥夺感强,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受排斥及封闭心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心理原因,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魏鑫 《法制与社会》2010,(33):148-148,154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治安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成因、对策、对于从根本上预防、遏制抢劫犯罪、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雪冰 《时代法学》2011,9(6):53-59,65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对自身生存发展构成的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以非法手段和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具有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对象确定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事先有预谋等特点。公力救济难到位和社会保障水平低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外在原因;用人单位违规失信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直接原因;行为人的人格扭曲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内在起因。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旨在当今现实条件下努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已步入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也成了社会的顽疾。本文在研究这一群体特点、犯罪情况的基础上,从社会根源、社会原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社会不公平竞争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生存空间进行探索,研究不公平竞争与其犯罪的关联,以期发展三元协调促进的防控理论,并寻求消除不公平竞争机制,铲除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土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军  王珏 《犯罪研究》2010,(3):33-39
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以苏州工业园区农民工犯罪问题为蓝本,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纽带断裂、社会结构解体、公民参与不够、社会信任不足等导致的社会资本缺失,是引发农民工犯罪现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因素。强化农民工与社会的纽带、稳定社会结构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是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社会控制能力、减少和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合理取向。  相似文献   

19.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一直以来,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的影响,加之自身素质低下,造成了城市农民工的犯罪活动频繁发生,危害了安定的社会秩序,侵害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激化了社会矛盾,增添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着笔,重点分析了当前农民工犯罪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0.
简述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大批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这对于本身平等就业权就存在缺损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更加重了其负担。本文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从平等受教育权的相关理论入手来探究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缺损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