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周虎  姚雪 《当代贵州》2016,(48):28-29
正水城县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发展一个园区,激活一个集镇,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积极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近年来,水城县积极探索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机制,以景区为核心、公司为平台、产业为支撑、股权为纽带、就业为保障,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发展一个园区,激活一个集镇,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将地处边远、自然环  相似文献   

2.
<正>"一年里最高兴的时候就要到了。"在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村民唐仕芬望着自己种下的5亩红心猕猴桃硕果累累,幸福写满脸上。进入8月,猕猴桃即将迎来采摘季,在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像唐仕芬一样获得感满满的人很多。作为"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水城县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百里猕猴桃产业  相似文献   

3.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47):58-59
正水城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司为试点,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成功探索出"五连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股份农业"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充分发挥立体型气候资源优势,立足山地特色,以组织化、规范化、市场化为主要路径和方向,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扎实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水城县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  相似文献   

4.
正水城县主题教育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诠释初心、担当使命,推动主题教育在脱贫一线开花结果,发挥实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水城县紧扣目标要求,超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从严从实督导,突出抓好规定动作落实和自选动作创新,全县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水城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股权化、智能化、联通化的要求,开展产业结构大调整工作。随着产业规模壮大,红心猕猴桃正当"红"。孟夏时节,在水城县"百里猕猴桃产业带",黄绿色的红心猕猴桃已经挂果。"大概要到8月份进入盛果采摘期,我们现在就是在地里打零工,每天工钱60元。"5月17日,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镇宁组村民吴志兰正在给猕猴桃套袋。吴志兰家的8亩玉米地去年流转到润永恒公司种  相似文献   

6.
正水城县坚持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围绕全县"八大特色产业"精准选择和布局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参与多个产业发展,实现"立体式""叠加式"覆盖。"脱贫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要实现脱贫,那就是一句空话。"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多次强调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水城县积极创新以"十网并联"为载体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坚持用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7年减少贫困人口2.27万人,21个贫困村出列。近年来,水城县积极创新以"十网并联"为载体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按照省委提出的"3586"工作思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用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8.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33):48-49
正水城县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打好"组合拳"、唱好"大合唱",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水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目前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08万户16.6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1.12%,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此,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马上就办"的作风,攻坚拔寨、全力以赴、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摆脱贫困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19):50-51
正水城县立足山地特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好退、套、变、管、销"五套组合拳",全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良好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与否,是水城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通过二至三年的艰苦努力,把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起来、巩固下来,是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在水城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暨2015年第二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总结会上,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全  相似文献   

10.
正水城民营经济覆盖各行各业,与全县脱贫攻坚相互交织,壮大民营经济的过程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过程。2018年,水城县民营经济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3.52%,提供就业占比高达90%以上。2018年,水城县民营经济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3.52%,提供就业占比高达90%以上。民营经济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柱。"水城民营经济覆盖各行各业,与全县脱贫攻坚相互交织,壮大民营经济的过程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过程。"水城县副县长任广向说,近年来,水城县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做优民营企业成长环境,壮大民营经济主体,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水城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村干部职业化为抓手,打出一套精彩的脱贫攻坚"组合拳"。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水城县紧紧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定位,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村干部职业化为抓手,将"三变"改革成果转化为扶贫攻坚的动力,打出一套精彩的脱贫攻坚"组合拳"。  相似文献   

12.
正5月26日,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的猕猴桃树正值花期,一朵朵娇嫩的花缀满枝头,空气中甜香扑鼻。米箩镇作为猕猴桃产业园区的核心区,漫山遍野种植的都是红心猕猴桃。"我可以很自信地说,红心猕猴桃现在是六盘水市必不可少的一张名片。"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说。六盘水市局部昼夜温差较大,立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采取"三变"+特色产业模式,水城县共完成特色产业189.7万亩,基本形成了"九大特色产业""九大产业带""九大农业园区""三百产业长廊"格局。驱车从水城县城出发,沿着水黄公路、玉马公路一路前行至米箩镇,海拔逐渐从1800米降至1000米,"凉都"的丝丝清爽慢慢消散,"百里猕猴桃产业带"渐入视野,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新果挂满枝头。这里两面环山,狭长的地理环境极像一个"聚宝盆","红心猕猴桃"正是其中一宝,而最被人们所珍视  相似文献   

14.
正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奔小康,水城县立足深度贫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机制,打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大决战"。受区位、自然、地理等因素制约,水城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欠账大,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目前仍有贫困人口3.25万户11.66万人,未出列贫困村107个,深度贫困村70个,贫困发生率17.3%,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奔小康,水城县立足深度贫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机制,打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大决战"。压力层层传导确保责任到位  相似文献   

15.
正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地处乌蒙腹地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水城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啃硬骨头、攻难险关,踏石留痕,攻城拔寨。聚焦聚力"两不愁三保障",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生态水城正经历山乡巨变。2018年,水城县实现17.94万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6.5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78%。  相似文献   

16.
正水城县通过"志智双扶",强化农民培训,大力推进农业技术服务,激发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和脱贫志气。"不要钱、不要物,只要学到好技术。"这是水城县玉舍镇俄脚村种植养殖大户周训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周训军不仅自己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发展起了产业,还经常这样鼓励村里其他贫困户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农技培训。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大县的水城,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组织大量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到乡村第  相似文献   

17.
正"在雨天施肥,效果好。平时施肥的话,需要马上浇水,来促进肥料的吸收,提升肥料利用率。如果冬季的底肥没有添加充分,春天的抽芽可能会受到影响,一旦发现抽芽不多,就要及时的补充肥料了……"2月13日,记者来到水城县猴场乡猕猴桃种植基地,农技专家正现场给农户们讲授猕猴桃种植技术。为了加强猕猴桃冬春季管理,水城县猴场乡把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业专家实地传授猕猴桃栽种及管理技术,为全乡精准扶贫、产业结构调整传经送宝,打通  相似文献   

18.
正水城县推动民族文化与"三变"改革、易地扶贫搬迁、特色城镇、全域旅游等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以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助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新路子。水城县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坚持把民族文化作为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创新"五融五化"机制,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力度,推动民族文化与"三变"改革、易地扶贫搬迁、特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不久前,水城县成功脱贫出列,宣告了六盘水全市整体摘掉了贫困帽。水城县在这些年的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张志祥:水城县上下奋力拼搏,艰苦作战,持续总攻,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胜利,提前一年实现脱贫出列,成功撕掉了贴在水城人民身上的贫困标签。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一是乡村基础设施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20.
闵小林  熊峰 《当代贵州》2017,(48):50-51
正水城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截至2016年末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9.23万人,所有乡镇实现"减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城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及六盘水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和要求,着力实施大扶贫战略,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