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20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指出,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三农"工作全局,举全省之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贵州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会议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谋划部署新发展阶段贵州"三农"工作,坚定不移推动农业农村朝着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产业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一头连着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为了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贵州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聚力农村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突破。从威宁"三白"到镇宁樱桃,从关岭牛肉到贞丰石斛,从湄潭茶叶到新蒲辣椒……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品牌赋能打造绿色健康高地,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村产业兴旺,脱贫攻坚才有希望,乡村振兴才可展望。农村产业革命是农村发展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3.
<正>明思路,出政策,总领脱贫攻坚大计承德县"四大班子"所有领导到基层所联系的贫困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提出脱贫攻坚意见建议。结合全县脱贫攻坚总体情况,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出台了"1+13"系列配套文件。制定24条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的补助优惠政策,每年从县本级财政资金中拿出3000万元,为贫困村的党员群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村提供各项优惠补贴。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贷款  相似文献   

4.
怎样使我省农业上新台阶,实现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稳定脱贫奔小康,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强化认识,牢固地位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春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进一步探讨如何抓住机遇,使方兴未艾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高效益地向纵深发展,实现兴黔富民,稳定脱贫奔小康,必须真正认识到“农业是根本”。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上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最大的群体,他们不仅是我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工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推动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和社会安定团结的保障力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如  相似文献   

5.
消除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激发脱贫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随着互联网、物流、电商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合伙人"形式的出现,加强了政府、企业、农民的协作配合,提高了农民在脱贫工作中的参与度、主动性,激发了农民自主脱贫能力,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新盼望,有效的推动了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一、为何培养,要把握时代背景千秋功业,关键在人。基层干部是"三农"队伍中的主要成员,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然要求。(一)这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当前碧江区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并指出:"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脱贫攻坚的难点在哪里、关键是什么?能否长久脱贫、脱贫后能否致富?贵州通过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发展路径,主动通过农  相似文献   

8.
正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9.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黔西县正查补扶贫短板、巩固脱贫成效、清零贫困人口,啃下脱贫出列后最后一块硬骨头。让黔西人民盼发展、思发展、谋发展、赶发展、快发展的信心更足、力量更猛。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这一重大举措绘就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宏伟蓝图。农业强则农民富、农民富则农村美,当前,查补扶贫短板、巩固脱贫成效、贫困人口清零是黔西县脱贫出列后必须啃下的最后一块硬骨头。在水西大地,贫困正退出历史舞台,振兴乡村的道路正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1.
张桂春 《新长征》2020,(1):54-55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水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晴雨表,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指标。因此,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连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给予了特殊强调,并推出了"一免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20,(4)
正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紧迫感积极稳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初步成效。内蒙古农村牧区既有"三农"发  相似文献   

13.
正织金县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苦干实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习"结合出成效,农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民致富路越铺越宽。产业革命进行时,乌蒙大地战犹酣。精准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毕节市织金县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苦干实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习"结合出成效,农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民致富路越铺越宽,人民群众正向着美好生活大步迈进。枇杷树成"致富树"  相似文献   

14.
正他是扶贫的使者,生于农家,长于农村,学于农业,心系农民。他奔波在炎陵的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成了村里和百姓家里的"常客",事关脱贫的大事小事,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他是拼搏的勇者,"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是他的口头禅。到炎陵工作的8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每周奔波800公里以上,抱定"脱贫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没日没夜,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5.
正初春时节,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贵州各地群众已开始抢抓时节,走进田间地头,翻土、播种、育苗……开展各类农事活动,好一幅繁忙的春耕生产画卷!2019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一战就是要抓好当前春季农业生产。贵州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继续"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对春耕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黔东南州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奋力攻坚脱贫战工作中,黔东南州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改革创新,推动"三变五帮"易地产业扶贫新模式,拓宽脱贫攻坚的路径渠道,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取得了积极的初步成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和大力推广。一、黔东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创新脱贫举措奠定了良好基础过去的"十二五"时期,黔东南州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挂末位置跃升到中游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当代中国已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决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首次将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阐明了新时代国家对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坚定意志。在这重大历史变革时期,立足于决胜脱贫攻坚,发端于六盘水、完善于贵州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  相似文献   

18.
正思路一变天地宽。山还是那座山,但认识变了,山不再是一种束缚和羁绊,而是一种资源和优势。到2020年,49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贵州如何破题?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路径之一。在近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提出要立足实际,不断厚植发展优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新跨越。贵州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探索出一条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  相似文献   

19.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接稳乡村振兴"接力棒",才能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加速前进,全力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转变为现实图景. 提升基层堡垒的"战斗力",以"组织强村"赋能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村级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发展目标上,由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转变;在发展思路上,从"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在农业生产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相对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路径上,从依靠投入、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在整体布局上,从调整经济结构向调整社会结构转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转变农村经济方式,须通过以下途径:消除误区,更新观念;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集聚,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