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大的突破,产业革命"八要素"是施工图。从生机盎然的春天出发,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不断向纵深推进。夏季,行走在贵州的乡间地头,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等高效经济作物随处可见。自今年2月开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以来,贵州各地行动迅速,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改变传统种养方式,从"为吃而生产"向"为卖而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八要素"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施工图。按照省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全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施工队长"的职责,牢牢把握"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向纵深发展,贵州广大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涌流。八个村的"八要素"实践,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的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产业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一头连着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为了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贵州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聚力农村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突破。从威宁"三白"到镇宁樱桃,从关岭牛肉到贞丰石斛,从湄潭茶叶到新蒲辣椒……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品牌赋能打造绿色健康高地,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村产业兴旺,脱贫攻坚才有希望,乡村振兴才可展望。农村产业革命是农村发展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对接大市场,贵州山珍正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藏在深山的黔货正源源不断进入千家万户。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础,是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首先要种得出。去年,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今年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又再次强调,要按照"八要素"找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资源消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发展目标上,由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转变;在发展思路上,从"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在农业生产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从相对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在发展路径上,从依靠投入、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在整体布局上,从调整经济结构向调整社会结构转变。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转变农村经济方式,须通过以下途径:消除误区,更新观念;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集聚,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改善生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把握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当前,全省各级党委切实履行"施工队长"职责,按照"八要素"要求,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贵州广大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涌流,农业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水城县农村产业革命在全省具有典型性。就水城县深耕产业"八要素"的做法和成果,本刊专访了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产业革命,正在使贵州农村产业发展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全省优化"一县一业"布局,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进规模种植、差异发展,对接市场,通过品牌化标准化"订单农业",确保订单落地、农业产能释放。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黔南州三都自治县都江镇光明村,山高坡陡耕地少,分布零散难以实施规模化种植,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使这里成为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是贵州脱贫攻坚关键之年,重点要打好"四场硬仗",其中最难的是产业扶贫。"农村产业发展,不仅关系贵州280万贫困农民脱贫,而且关系2000万农民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深刻指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在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贵州,只有先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城市(镇)才能做大做强,进而才能达到"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之理想状态,并最终达到统筹城乡之目的。这里还必须明确一点,即贵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以"农村城镇化"作为"政策主导"(重点支持、优先发展),这是提高其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所谓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城镇的集中过程或者说是形成小城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创造转变、贵州速度向贵州质量转变、贵州产品向贵州品牌转变。贵州茅台、老干妈等10家自主品牌企业及货车帮等3家创新型企业参加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贵州公路集团参与建设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桥梁界"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斯金奖……截至目前,贵州省共有品牌产品6966个,其中贵  相似文献   

12.
新型工业化     
方亚丽 《当代贵州》2021,(14):18-19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贵州聚力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实现工业大突破,推进十大工业产业工作机制,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撑起全省工业经济"四梁八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行动,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是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转变全省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贵州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和同步小康的重要路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探讨推动贵州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全面启动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将首批16个单品和企业打造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以单品培育带动重组打造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联合舰队"。2020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00.85亿元,同比增长12%。这份优异的成绩单,彰显了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但必须看到,贵州食品加工企业小、散、弱的情况比较突出,脱贫攻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部分爱心产业也需要转变经营模式。食品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加快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从促进新兴产业开放创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以金融、物流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开放发展等方面切入,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是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四大任务之一。《贵州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全省要以发展新经济、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贵州持续抓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含金量,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迈进。"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殷嘱托,为贵州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向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生产者,带回经营者,输出打工者,返乡创业者",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化工产业将依托全省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档次,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和升级,推进产品差异化发展,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品,走精细化、系列化产品的路子。2016年,贵州化工产业焕发出了新活力,全省化工行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28亿元,工业增加值337.8亿元,同比增长12%。贵州提出,大力发展精细磷化工、现代煤化工、锰、钡等金属化  相似文献   

19.
王庆  肖正愚  王东 《当代贵州》2007,(17):57-58
面对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中华民族只能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没有退路。贵州虽然是能源资源富集的区域,素有"西南煤海"的美称,但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能源效益偏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贵州的面前:贵州的煤炭究竟能"燃烧"多久?贵州的煤炭开发如何与再造贵州的秀美山川融合?当"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大政出台之后,贵州的能源产业理应回归科学发展的轨道,贵州的能源开发更应该从深层次的方向转移,千万不能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富后危机"的尴尬之路。对此,记者从贵州燃气产业的构建中发现,贵州燃气产业近20年的发展变革,始终恪守着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一种责任、一种气度、一种精神进行"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为当今基础性公用企业如何走科学发展道路找寻了突破口。从贵州燃气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企业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靠什么?要靠无形资源。它不是靠硬型资源的投入,不是要靠消耗多少煤、电、石油,要靠增长方式。这是贵州燃气产业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然要求,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