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贵州省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今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花溪区青岩镇、六枝特区郎岱镇、仁怀市茅台镇、西秀区旧州镇、雷山县西江镇等5个小城镇入选,数量位居西部省份第二位。贵州入选的5个小镇,全部从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中产生。2012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设"5个100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机遇下,贵州城镇建设从示范引领迈入特色提升,更加注重文化品牌培育,借力“文化+”促进新发展。2012年,贵州启动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驶入快车道。打造了一批彰显贵州地域特色、民族特点、时代特征的绿色小镇。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贵州花溪区青岩镇、六枝特区郎岱  相似文献   

3.
谌贵璇 《当代贵州》2014,(23):36-37
正突出主题抓特色:今年9月,第三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将在安顺召开,对安顺而言,这意味着什么?目前大会的准备情况如何?周建琨:第三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安顺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安顺市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突出"活力小镇·美丽乡村"这一主题,围绕展示示范小城镇"改革释放活力,产业增添活力,绿色彰显活动",围绕  相似文献   

4.
正"十二五"以来,贵州以100个示范小城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贵州省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围绕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这一话题,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宋晓路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5.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六枝特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承办2016年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为契机,精心打造了"实业落别·多彩画廊""景文小镇·梦里家园·迎祥郎岱""柳岸水乡·古镇岩脚"等一批特色小城镇。一幅体现文化特色,软件与硬件有机统一、深度融合的六枝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6.
特色小镇     
近年来,贵州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7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拟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公示》,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者相镇、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镇、贵安新区高峰镇、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镇等1 0个小镇跻身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加上去年10月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等,目前贵州已拥有15个全国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助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在贵州大地上竞相绽放。2012年8月,贵州省第一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遵义召开,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吹响了贵州小城镇加速发展的集结号。8年来,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助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在贵州大地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建设特色小镇必须围绕布局合理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特色化、企业高新化、小镇绿色化,延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营造生态链"五化四链"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产业兴镇百姓富、特色靓镇生态美,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提质升级,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贵州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蓝图,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下功夫,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为城镇化提"质"记者:2012年11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推进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在内的"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目前,100个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取得哪些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141.4亿元,同比增长11.4%,位居全国第2位,服务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47%。10月27日,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会暨"十百千"工程启动大会在遵义召开。会议总结了贵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同时启动加快推进10个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10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1000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十百千"工程,意味着贵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再次提速。  相似文献   

12.
正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2018年12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了《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提出了教育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五项行动计划,擘画了贵州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蓝图,标志着贵州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新征程,必将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一些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实现以质取胜。全省上下苦干实干,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奋发有为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根本性的发展目标。过去几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一些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实现以质取胜。全省上下苦干实干,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奋发有为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电信聚焦"互联网+"战略,积极融入全省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贵州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大数据发展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推动大数据发展跃上新台阶。推动大数据快速发展,离不开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为贵州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贵州电  相似文献   

15.
正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于6月7日在贵阳召开。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提出要实施"四大行动",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特别关心、寄予厚望。2014年3月,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示贵州充分发挥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6月,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  相似文献   

16.
孙林 《当代贵州》2013,(11):61-61
旅游小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必将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项亟需推进的工作。贵州省实施的"TOP50"旅游小镇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将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源源动力。"TOP50"旅游小镇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对外招商的形象标识,是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规划开发50个"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3,(9):10-10
●北青网:贵州拟5年造100个城市综合体 在城镇化如火如荼之际,贵州正计划打造100个城市综合体,以加快促进当地城镇化的建设。贵州省住建厅官网消息显示,该厅于1月底启动项目征集和筛选审查工作,目前已基本遴选确定了包括22个先期启动试点项目在内的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按照规划,该省将用3-5年时间重点推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各地自行培育一批城市综合体。通过100个城市综合体示范带动,力争到2017年底,全省城市综合体拉动城镇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促进城镇化发展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抢抓被列为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和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机遇,坚持把产城一体、产城互动和生态文明工业新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2013年底,一条喜讯传遍地处"成渝经济圈"和"长株潭经济圈"交汇点,接受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带双重辐射的"黔东门户,工业新城"——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全区各项主要经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是贵州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从"无中生有"到"开花结果",贵州大数据风生水起。大数据正改变贵州。作为全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各地各部门各领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行动抓紧抓实。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个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用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卫生计生工作水平,奋力开创新时代贵州卫生计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事业,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全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新论断、新要求、新思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卫生计生事业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创新提出卫生计生工作"十个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