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快餐:量大吃不饱刘宏森(上海《青年学报》杂志编辑)如今30岁左右的人或许还记忆犹新:邓丽君的歌是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身份进入当代大陆青年的生活之中的。在邓丽君登陆之前。大陆青年,总是被告知大寨老英雄贾进才的那碗“冰碴饭,”或是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归结起来就是一条“斗争!”这似乎构成了那个时代大陆青年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当这样的青年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时,一些人震惊了。邓丽君告诉大陆青年的是:生活不应该是“冰碴饭”和“斗争”,而应该是“美酒加咖啡”和“爱自己、爱他人”的“小城故事”。邓丽君的歌所以能在大陆青年中独领风骚好几年,并成为今天青年人争相抢购珍藏的经典,根本原因就在于邓丽君的歌带给当代大陆青年把握生活的新的方式。以邓丽君的歌为代表的港台文化对当代大陆青年的影响是深刻的。然而,这种影响在邓丽君之后却消弱了。大多数港台流行歌曲基本上都是对邓丽君的重复和摹仿,是“美酒加咖啡”的更为拙劣的翻版;被翻来覆去唱了10多年的“爱”,似乎也越唱越少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清纯和“小城故事多”的温馨。在邓丽君之后,港台文化提供给大陆青年的主要是量的积累:铺天盖地而来的永无休止又曾似相识的“肥皂剧”,有病  相似文献   

2.
媚俗对高贵的胜利张卫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讲师)大陆青年的时髦行为大都可以从港台流行文化那里找到源头。从80年代初的邓丽君到现在流行的文化衫,港台文化总是以它的温情(换句话说是人情味)在大陆找到着陆点.在这轮文化的攻坚战中,流行歌曲充当了先头部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武器能够对付它的软软的装甲。这种极韧的东西象水一样渗过了意识形态的防线。我无法忘记早年听邓丽君时的感觉:那种羞羞答答的气声却唱出了赤裸裸的爱情表白,那种撩拨和拦阻,使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顿失魁力。现在,邓丽君已经过时了,更多的歌星涌进来,连邓丽君的欲言又止也成了“古典”。人们开始选择更为直白的方式:让我一次爱个够──不知道这句话是调侃还是认真,反正语义上的含混淹没了语法的正确表达。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语言陈述。它指向各种可能性:潇洒、狂放,甚至执着。它适应于各种各样的人。它使真诚去爱的青年发现了爱的坚贞,又使偷情者发现了偷情的火爆。的确,没有理由不喜欢那些歌星,那些温情脉脉的话语:“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何不潇洒走一回”。况且那些歌星们风度翩翩,他们随时不在讨好观众,一曲歌罢,总要柔声细语地对观众说:“谢谢!”这给观众们一种“主人”的感觉。这  相似文献   

3.
“京沪对话”之一:港台文化与大陆青年北京主持人:扬长征上海主持人:金大陆·主持人的话·从本期起我刊与上海的《青年学报》杂志同时推出“京沪对话”系列笔会,旨在发挥两大都市文化学人集中的优势,共同探讨、交流与青年有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头一炮我们打出“港台文化与大陆青年”,本想引出个“精神家园”的大问囹,但一个回合下来,不过是抛砖问路而已。精彩的对话永远在每一个“下一次”,就看京沪同仁们的胆量与智慧了。“京沪对话”之一:港台文化与大陆青年  相似文献   

4.
身心必要的抚慰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特约撰稿人)80年代以来大举北上的港台文化,主要是定位于通俗文化的大众流行文化,其中对青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大陆的学人和教育者,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功能对缺乏精英文化传统对香港流行文化多持审慎的批评的态度。对青年不知”文革”、江青,只知刘德华、周润发不免忧心忡忡。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文化传播的合理性和正面价值。港台文化的传播是与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相伴而生的,参与了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符号系统的解构和转换。今天的青年,从流行音乐和流行歌词中汲取人生的慰籍和指导,而非领袖语录、政治读物或唐诗宋词。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是高咏“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而是唱“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当他们失恋的时候,也不必动用“批判的武器”或“武器的批判”.用童安格的一句“既然曾经爱过,何必真正拥有”便可以自慰和化解了。这种我们都可以感到的当今的青少年更自由、开放、舒展、宽容的性格套用港化语言,叫做“好青春”、“好生命”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世俗化的青年流行文化所塑造的。由商业利益所驱动的港台流行文化。固然有它肤浅、廉价  相似文献   

5.
主体意识下的文化世俗化谢维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特约撰稿人)翻开晚报或周末的流行金曲排行榜,人们总是发现那些位居前列或久居不下的歌曲和歌星是港台的“包装品”。据北京团市委和北京青年研究会的一项调查透露,被调查对象的70%在比较喜欢的五名歌星中填写的是清一色的港台歌星,其喜欢的曲目也是港台流行歌曲排在第一位,对待电视和电影上的态度也基本相同。港台文化为何在大陆有如此看好的市场?或者说,大陆青年为何如此热衷于港台文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不仅有“包装”、经济上的发达而形成的“连带效应”等因素,现代社会中青年的主体意识与文化的世俗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主体意识的基本特点是自主、自立和自律。具有这样一种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是生活的“局外人”或“旁观者”,他,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参与、介入到生活之中;他总是要进行选择,在选择中表现他的参与,并通过选择而介入。也正是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种客观需求,文化的世俗化也就应运而生。所谓文化的世俗化指的是,文化已不是过去某种身份的象征,或高高在上的欣赏对象,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世俗的文化允许并鼓励人们的参与和介入,它本身也显得那么平常和普通,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呼唤——谈校园民谣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是时代的先行者”,这话并不夸张。在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似乎更适合于担当“先行者”这种角色。因为,一个时期的某种社会流行文化的流传,几乎总能从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中寻到足迹。譬如,作为时下校园文化之一的校园民谣就是在大学生中先期流行而后再流入民间的,这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人们知道,早在80年代初期,台湾校园歌曲就以《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为主力军,并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大陆校园刮起了旋风,一时间铺天盖地风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最能展露人类心态的文化形式之一,对于男女老少皆能哼上两句的流行歌曲就更是如此。如梦的音乐、如酒的歌,全国两亿多青少年可以说是“流行音乐(歌曲)”中一只浩浩荡荡的寻梦大军。为了了解“流行音乐(歌曲)”这种文化时尚现象背后的青年社会心理、心态、思想和观念行为,我们于2002年7-8月,对黑龙江地区不同职业层面的社会青年进行了一次专题个案访谈调查,试图从“流行音乐(歌曲)”这一角度,对当今青年的流行文化现象作一个描述。大约初识少年时接受访谈的10位社会青年,年龄在21-26岁之间。对流行音乐接触…  相似文献   

8.
一、流行歌曲的"四大高峰"十个三百六十五里路程走过,不知有多少流行歌曲流行.人们也许无法计算得清.虽然十年的时间不算短,可谁也不会忘记流行歌曲波峰浪谷中那些各领风骚的狂潮"顶尖",它们有的至今绵延不绝、方兴未艾,以各自的特色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下深深的印记.沿着十年歌路寻踪觅迹时,我觉得,在青年中最有市场、最具"共鸣效应"的应届以邓丽君开先河的港台流行歌曲;以迟志强为主将的"囚歌热";以崔健为代表的"西北风"和几乎与之同时并起的"东北风".1.邓丽君悄然登陆之后——缠绵不绝的"港台风"十年动乱结束之后,在"样板戏"一统天下被打破的同时,传统歌曲与"文革"的那些歌曲也几乎同时被  相似文献   

9.
2月3日下午,生活在北京的台湾省籍青年学生和在北京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来自台湾的“华夏青年交流协会2002年寒假冬令营”的营员共80多人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全国台联副会长郑东宁、北京台联会长卢咸池到会并对来自家乡的青年朋友表示欢迎。来自台湾的大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在7天的参观、旅游中,他们的感慨颇多,他们说:“百闻不如一见,北京不愧是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的世界大都市,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到处都洋溢着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热情与友好。”两岸青年学生用他们熟悉的语言亲…  相似文献   

10.
“选美现象”初探□徐飞(特约撰稿人)·编者按·“选美”活动最近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作为影响青年文化时尚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现状及发展,不能不引起理论者的关注。本刊发表徐飞的文章只是一家之言,意在促发人们关切并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力图给当代青年以科学导向。·“选美”悄然兴起·1988年5月,云南《女声》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女声杯春城女子双美(仪表美、心灵美)选拨赛“,首开中国大陆”“选美”先河,一时间轰动国内外。到了1992年,大陆骤然涌起一股席卷都市的选美潮,以至有的海外舆论把这一年称为中国的“选美年”。这股强劲的浪潮持续至今,蔚成时尚,成为大陆人难得一见的文化景观,一时褒贬不已。至今,京、津、沪和相当一批省会城市都已经或正在评选出自己的“小姐”,连安徽的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等中等城市,也都举办过这类活动。深圳举行的全国性的“93城市青春新女性表演赛”,成都开幕的“中国首届民族之花大选”,以及呼声渐高的“中国小姐”、“中华民族小姐”的评选,越发使大陆的选美时尚流光溢彩。早年,报名参加“女声杯春城女子双美赛”的仅134人。她们承受了不少冷嘲热讽。如今,参加选美已是青年人的时尚,再无多少顾忌。我们还是  相似文献   

11.
近5年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纵观最近5年的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已经建立,并且在大众中培养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发达的声像技术和通讯技术被迅速和广泛地用于制造流行品。在中国社会转型中逐渐进行着新的社会分层。一部分高收入青年群体成为流行文化的主流消费群体,并形成了“小资”和“新人类”为代表的两类亚文化。两者都自我标榜为时尚∶“小资”推动了“怀旧”风潮,而“新人类”则兴起了新潮文化。此外,青少年流行文化出现“小众化”的趋势。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仍然带有“后殖民”的色彩。欧美和日韩的流行文化产品仍在大量进口,占据了较大的流行品市场份额,并引导着流行文化的指向。值得注意的是港台和广东作为西方流行文化中转站的地位正在被北京和上海两地取代,两岸三地的流行文化出现趋同和互动的趋势。而京、沪两地自身在流行文化生产上则有进、有退。面对市场化转型中的变动不居,中国青少年普遍感到困惑和迷惘,他们以想象中回到过去的方式逃避现实,由此引发了“幼稚化”的流行。流行文化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则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民族主义、“左派”思潮、“犬儒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2.
▲青年人才流动出现“围城”现象 据《工人日报》消息, 近一段时期上海人才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刚刚从校园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外企作为他们的“第一栖息地”;而与此相反,在外企摸爬滚打几年后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却对国企、民营企业产生了兴趣。“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上海市劳动管理部门将这种矛盾的心态,形象地比喻为“围城”现象。有关人士认为:人才市场“围城”现象的形成,其实并不奇怪。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其“品牌”效应对中国的大学生们具有…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1,(12):48-49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2009年4月3日,飞机载着一批特殊的“客人”降落台北松山机场,他们是“大陆老台胞返乡谒祖文化巡礼参访团”的成员们。团长林丽韫,其他14名成员有副团长田富达,团员张洽、李敏宽、郑坚、郭平坦、徐兆麟、陈弘等到大陆的第一代老台胞。  相似文献   

14.
正由大陆与港台演艺界共同参与拍摄的新版电视连续剧《半生缘》近期在上海举办发布会。这是改革开放后,大陆与港台演艺界第三度携手将张爱玲同名作品影视化。2017年再度启动拍摄的新版电视剧《半生缘》,邀请到香港演员刘嘉玲扮演"姐姐顾曼璐"这一关键角色。大陆青年演员蒋欣则扮演"妹妹顾曼桢",与来自台湾的青年演员郑元畅搭档演情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入世的临近,饭店领导在狠抓服务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和优质服务。为了使青年们应对不同的客人,掌握服务质量的标准,总经理制定了日“晨会”、周“例会”、 月“研讨会”的制度,对服务态度、质量进行及时检查,分析、总结,确保优质服务。3年来,青年们把研究客户心理和优质服务结合起来,如有一位美国客人由于心情不舒畅,对一位前台服务小姐大动肝火,而当这位客人再次来店时,这位服务小姐依然笑脸相迎,并对其态度不好完全谅解,该客人在离店时特别写信表扬了这位小姐,“认为她的服务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6.
朱余生 《两岸关系》2008,(10):40-41
王国达1959年出生在台湾,1989年开始到大陆寻找商机。1992年底他在上海七宝镇开创力国针织有限公司,从事袜子生产,至今已15个年头。“我的祖先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已经是第8代了。1992年我从台湾移居到七宝镇,从我算起我是第一代……”回忆这段经历,王国达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17.
林文静 《台声》2009,(8):19-20
7月8日,深圳黄岗口岸。30多名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学生随着热风来到大陆,好奇而激动,不断地左顾右望,不停地拍照留影。他们是前来参加全国台联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广东分营的营员们。广东分营共有营员34人,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主要来自东吴大学、政治大学和台湾大学等高校。  相似文献   

18.
995年5月8日,享誉海内外、深受港台、大陆歌迷喜爱的台湾歌星邓丽君因哮喘病发作猝然去世。人们在为这位一代歌后英年早逝备感痛惜的同时,也对哮喘病这一顽症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强烈的关注。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  相似文献   

19.
一号模特儿之死钟涤当1988年“首届北京女子青春风采大奖赛”举办后,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了选美活动。一旦选美在大陆解禁,很快便成燎原之势……“绵阳小姐”的竞选,使绵阳有了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有了“一号模特儿”1992年春,在全国“选美”浪潮中不甘寂寞的四川...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埠的口岸,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上的重镇,“海派”中国画的辉煌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印证了上海近现代美术承前启后的地位。从1996年起,“上海美术双年展”和“上海艺术博览会”这两个大型国际性展览诞生,标志着这座城市在文化交流上积极主动的雄心。而一批新锐的上海青年艺术家们也为上海的艺术创作和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上海新视觉”1999年年末在上海开幕的“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上海新视觉”展中的20位艺术家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风格流派不同,气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