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专利权质押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面对专利权质押难的现状,人们的困惑是:既有法律提供保障,又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何以推不动专利权质押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有:专利权价值评估难,专利权价值实现难,专利权质押业务管理、操作难,法律政策的不完善也加剧了专利权质押的难度.解决专利权质押难的出路是:尽可能地消除质权人的疑虑,有利于专利权担保功能的充分实现;应赋予出质人对出质专利权享有转让、许可实施的权利;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质权人利益的保护力度;政府积极作为,完善专利权质押设定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合同生效的三个要件着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签订有效的专利权质押合同应当具备的条件,并从质权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了避免专利权质押合同效力瑕疵应当注意的问题,以确保专利权质押合同有效顺利地履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明确了专利权质押的法律基础,而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它们通过专利权质押来获得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在实践活动中,专利权质押的适用却并不顺畅,这其中既有专利制度本身的原因,如专利技术的公共性、专利权价值的不稳定性,也有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如专利评估机制、专利交易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的缺失。有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专利技术的价值,活跃知识产权融资市场,我们应当象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  相似文献   

4.
张林 《科技与法律》2009,82(6):40-44
专利权质押贷款存在着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专利权评估不准确、专利权实现、丧失专利权、被宣告破产等诸多风险。去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的相关规定,试图通过立法化解风险,但对借款人、专利权人所面临风险普遍关注不够,使得借款人和专利权人在现有专利权质押贷款制度下面临的风险增大。有必要通过“接管”借款企业、建立化解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的风险补偿金制度以及重新确定政府在专利权质押贷款中的职责等措施,真正化解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5.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明确了专利权质押的法律基础,而随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它们通过专利权质押来获得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在实践活动中,专利权质押的适用却并不顺畅,这其中既有专利制度本身的原因,如专利技术的公共性、专利权价值的不稳定性,也有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如专利评估机制、专利交易市场、信用担保机制的缺失。有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专利技术的价值,活跃知识产权融资市场,我们应当拿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专利权质押现阶段发展较慢,但潜力巨大。在促进山东省发展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进程中,需要政府、银行、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的协作努力,有效防范专利权质押风险,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的知识资本向实物资本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专利权质押的设立涉及质押标的范围、设立要件、设立与登记的关系等重要问题。在质押标的的范围上,专利申请权具有可质押性,应被纳入担保标的范围。同一专利权上也应当允许设立多个质权。在质权的设立要件上,应坚持以书面形式为要件,其他形式不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专利权的授予以登记为前提,所以不存在专利权质权的善意取得问题。在质权的设立与登记的关系上,应采纳登记对抗主义,放弃登记生效主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银行在受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时,往往看重专利权人现买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同时强调专利的价值评估.其实,专利的价值评估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而过分看重专利权人现实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又会使那些真正缺乏资金的专利权人得不到贷款.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应着重考虑专利权的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其他技术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并尽可能将专利权质押与其他担保方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个不是很新的概念。在走过几年之后,质押融资究竟面临怎样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本刊编辑部从这一期开始,将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在何方》系列专题,探究质押融资这些年来的得失。同时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和本刊将于近期举办质押融资的专题研讨会,为促进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详情请关注本刊近期专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易继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1993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以下统称《专利法》)都未对专利权质押(又称专利权质权)进行规定,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  相似文献   

11.
专利权质押贷款作为一项先进的金融理念,既可以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一条新的渠道,又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专利产出,帮助小微企业把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也是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式,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试点,却由于多种原因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困境,并尝试破解。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宋伟  胡海洋 《知识产权》2009,19(4):73-7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突破口.我国近几年来,央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措施来推动该业务的发展,也开展了相应的试点工作.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涉及因素十分复杂,推广缓慢.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高的风险和由高风险产生的高交易成本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应该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家担保制度来有效分散风险,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的有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专利权质押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个不是很新的概念。在走过几年之后,质押融资究竟面临怎样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本刊编辑部从这一期开始,将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在何方》系列专题,探究质押融资这些年来的得失。同时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和本刊将于近期举办质押融资的专题研讨会,为促进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详情请关注本刊近期专题。  相似文献   

14.
冯晓青 《河北法学》2012,(12):39-46
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是运用知识产权资产筹措资金的经济活动,是盘活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变现的重要形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知识产权的融资主要形式。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状况不够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完善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基本思路应当是坚持在重视政府引导的同时,强化市场主导机制,建构有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5.
李银霞 《法制与社会》2011,(21):116-116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形资产少,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专利权质押合同初探曹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五种,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它扩大了《民法通则》第89条规定的担保形式,使得我国的担保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7月30日,北京银行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合作协议,普天研究院将以专利权作为抵押,一次性从北京银行获得2亿元的贷款融资,一举刷新了迄今为止北京市单笔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最高放贷额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具有较高资金需求的高新企业,一直是颇具诱惑力的一种融资工具,也是顺应了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的一种融资方式。尽管模式很美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仅有其相应的法律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的理论,包括对传统交付方式、担保物权的价值取向、传统民法物权体系、物权法定原则的挑战。实践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金融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上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着法律保护滞后、登记程序繁杂、评估技术不成熟和知识产权价值风险高等困境。对此,应从缓和物权法定原则、整合登记机构、加强评估立法、一并审查知识产权和企业盈利能力四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叶姗 《河北法学》2002,20(4):93-97
在商业秘密上设定质押是创新的理念 ,可以促进商业秘密的积极利用 ,突破传统的商业秘密的防御性制度体系 ,从而促进资金融通 ,为商业秘密持有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提供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商业秘密的价值性和可转让性决定了其完全符合知识产权质押的构成要件 ,商业秘密质押有支持其合理存在的理论和实证基础。虽然商业秘密的无形性相对秘密性对商业秘密出质构成一些客观障碍 ,但可以从制度合理构造的角度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质押作为著作权利用的重要形式,正日益成为版权产业融资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关于著作权质押制度的立法还比较简单,尚待完善。笔者认为立法应结合著作权的特殊性,对著作权质押的标的、合同登记的效力、权利义务分配等基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以实现出质人与质权人的利益平衡,充分体现著作权质押制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